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我国新疆西部一带,栽培历史已有5000年,以上已有一个朝代之久。中亚野苹果被认为是现代栽培苹果发源地之一,为欧洲及美国栽培苹果的原始种。 欧洲苹果栽培起源于希腊,随着300年前新大陆的发现,苹果由欧洲传入了美洲,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栽培,现代栽培苹果乃传至亚洲,此后澳洲、非洲也相继引入栽培。
我国原产的绵苹果在秦汉时代就有记载,在魏晋时代已有栽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关于柰和林檎的详细阐述。柰就是现在的苹果,包括槟子在内。林檎即沙果,故苹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至今仍有绵苹果分布,河西走廊地区是其中心产区。目前作为经济栽培的品种大部分由国外进入,被称为西洋苹果,栽培历史不到200年。
营养价值
苹果,古称柰,又叫滔婆,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高。苹果品种很多,如国光、青香蕉、黄香蕉、红星、祝光、胜利等均较有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用。
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苹果中的维生素C保护心血管,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苹果还能防癌,防铅中毒。
适用人群: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
营养评价:按照均值,每100克中生命力指数67.50,防病指数为74.37。(参考《肠胃决定健康》)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微酸,性凉,归脾、肺经,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润肺开胃,益脾止泻的功效;主治中气不足,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轻度腹泻,便秘,烦热口渴,饮酒过度,高血压等。
参考:含蔗糖、还原糖、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宁酸、醇类、果胶、维生素C、钾、钠等成分。
用途:用于烦热口渴,或饮酒过度;消化不良或脾阴不足,少食腹泻。可生食、绞汁、熬膏,或以干品研末、煎汤。
生长季节
苹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和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发育成果心,花托发育成果肉,胚发育成种子。果实的体积膨大,前期靠细胞迅速分裂的细胞数目的增多,后期靠细胞体积的膨大。果实体积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较快,初期和末期较慢,果实重量以成熟前一个月增长最快。果实发育期的长短,一般早熟品种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133天,晚熟品种为137~168天。
苹果着色的好和差与糖分的积累、矿质元素的协调、环境条件和激素种类、含量等关系很大。后期喷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进苹果上色。
苹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终花期,花梗随花谢而一起脱落,通常称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后一周左右,子房略见增大,可持续5~20天,称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7~14天,果实已达到拇指指甲大,对产量影响较大,称为生理落果,云南一般发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云南晚,发生在6月份,故称“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故称采前落果。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营养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实之间争夺养分、胚内生长素缺乏外,是梢果争夺养分激烈所致。因叶片的渗透压大于幼果,争夺养分的力量比幼果强,所以除枝时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长外,还应及时追施谢花花肥,补充养分。
注意事项
1.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由于肠壁溃疡变薄,苹果质地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纤维和0.5%有机酸的刺激,不利于肠壁溃疡面的愈合。
2.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 均不宜生吃,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病、糖尿病的人宜少量、细嚼方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