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如果能够将技术描述清楚,就很不错了;而又能把技术通俗的描写出来,就让人惊讶了。如果再能够结合一种启发智慧的思想进去,那一定让人惊叹。
《肠胃决定健康》的作者,之所以另人惊讶,就是在于他不仅仅是告诉别人养生的技能、保养的细节,更是通俗地将高深的营养学思想渗透整体过程。不能不被里面的思想所吸引,让人饶有兴趣地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创新手法?
当然,前提作者必须是一个思考者,不然我们只能领略一个技术工的文章,索然无味。在了解其思想脉略,你就得走进人类的营养历史当中。
一般来说,营养学研究的两个大方向。一个是食物,一个是人体。
食物服务于人体,而人体要适应食物,研究这两个对象成为了营养的核心。不研究外星人怎么吃饭,是因为与人类无关。所以营养学本质就是知道人类如何健康吃东西的学科,所以必须要知道两个规律:
一个是食物的规律
一个是人体的规律
如果不能知道这两个规律,学习的内容就无法真正指导人体,产生好的效果。因此,营养学如此复杂,归结到核心,也就是研究人和食物,他们的关系和规律。
食物有什么规律?
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宗就把营养学的研究展开了。7000年前,人类的最初研究是从食物是否有毒开始的。神农尝百草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毒。
在3000年前的时候,社会有所安定。出了一个黄帝,并把食物的研究推前了,有书《黄帝内经》。记载了食物的核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说,3000年前的祖宗认为谷米必吃,水果呢配合吃,肉类呢增加一下口味就可以了,各种蔬菜就是补充能量的食物,这些都一起吃,所以就合适人体了。总的来说是四份素,一份肉。这就是非常美妙的一个比例,符合自然的法则。
而在2000年前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低,则提出了饮食的法则:“把你的食物当药物,而不是把你的药物当食物。”就是提出了多吃食物少吃药,提前预防疾病为主的医学思想。可惜,后人也忘记了这个教训,反而喜欢多生病而后吃药,证明身体好人生享受好。
不管是中国和外国的,都在古老的历史上提出了整体看待食物的观点,也就是整体饮食预防健康的观点。没有提到吃单一食物的效果,而都是系统地搭配的。但是,到后来的人类就违反了这个规律。
在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提到一个人物。这个人就是笛卡儿(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历史上称笛卡儿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大约在1616年他创立了解析几何,树立了新的思维观点。他主要的事情是把食物从整体进行分解,确定了思想基础。他的思想一出,从此人类就开始了分解的思维,把人的器官分解研究、把食物分解开来研究。于是人类进入了分解的历史,一直到今天、、、、、、而当时的中国到了1616年左右,还没有确立分解思维。出了李时珍等医学名家,确立了食物另外的研究,就是关于食物温、热、寒分类。《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1578年著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食疗的高峰。最后一个就是1900年为主,西方人类按照笛卡尔的思想,把食物分解了,并提取了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成分。从此出来了六大营养素的研究。1950年以后,中国也开始了学习这个六大营养素的跟踪历史,而中国也无任何大的创新了。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学习营养六大元素。这就是营养学的发展历史。
通过以上的文字描述,营养学在人类的历史上,一直按照一个整体方式研究的,后来因为笛卡儿的出现,他提出了分解的思维,在当时的工业革命背景中,被细化为机器思想。而医学界将之应用,成为了最初的解剖学的开始。解剖学当然有它的历史意义和贡献。然而,当今的社会,经过笛卡儿的思想洗礼,基本上已经走向了一个可怕的极端。
笛卡儿的机器思想认为,机器的任何部件可以拆零,然后组装。也就是说,每个部分都可以替换的,如果一个零件坏了,马上可以换一个上来。当然这个想法对一部机器来说,十分的贴切。然后,机器是一个非自动的物体,一旦没有汽油的供应,就停止下来,而且不能自动更新、替换的。因此应用局部、单一、孤立、非联系方式的思想对待,没有任何不对劲。受此思想影响,很多企业的咨询行业,也采取了将一个大问题进行分解,大问题分解为几十个小问题,于是创造了一个繁荣的企业咨询行业。
然而,当这样的机器思想运用到人体方面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出现一个误区。
首先,人体跟现在的机器是有区别。人体是一个完善的系统,每一个器官都很完善,具有相当敏感的不可代替性质。也就是说,你如果把器官搞坏了,只能等待器官自行修复回来,而不是把它换了。如果你要换一个,身体就出现排斥作用,不接受外来的零件。
其二,人体的器官一直处于自动调节的运动状态。你无法说出来人体哪个器官是休息的,一直不动的。但是机器一旦停止,就无法调节;如果机器一直动下来,很快衰竭报废。但是人体不一样,人体时刻运动、调节,直到自然的衰老阶段。相对机器而言,人体是一个永动机,而不是非自动的机器。
其三,对待机器可以应用“单一、局部、孤立、非联系”方式、观点对待,但是,人体不能应用这些方式、观点对待的。人体不是机器,更不类似机器。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需要“系统、整体、联系”的方式、观点来对待。比如单一一个高血压疾病,必须考虑到肠道、神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对它的影响,如果单一地对待高血压,只关心血管来降压,就永远不可能治疗好这个疾病的。
正因为这些原因,我们一直深受笛卡儿的机器思想的误导,应用到了一个不是机器的人体系统上,因此在对待疾病预防方面出现了问题。比如单一治疗手段,比如等器官病了就换一个器官,比如器官自然会病的,无法预防等错误的思维。思维源头是思想,思维的错误,就是思想的错误。
了解了这个深层的思想,我们才恍然大悟,在慢性病治疗和预防的道路上,我们多少人还受机器的思想影响呢?让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错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方向错了,一切的努力就是一种浪费。
在《肠胃决定健康》一书中,作者第一点就明确提出,肠胃是慢性病发生的根源,并逐渐影响到全身,从单一的疾病演变为多发型疾病。这样的观点深度,恰好是对笛卡儿机器思维的挑战,是从思想深度来挑战。作者告诉了我们,疾病的预防,必须按照人体的规律来对待,按照系统、整体、联系的方式来看待。
真是醍醐灌顶,痛快淋漓!
系统、整体、联系的方式对待慢性病,这不是一直是人类始终坚持的思维方式吗?为何如今的人们都是单一、孤立、非联系地对待疾病呢?我们终于在笛卡儿身上找到了答案!没有思想的高度,是无法写出如此深度的理论的。而作者又以通俗幽默地笔调描述出来,当真是趣味无穷,至今,营养科普读物,唯此为上。
以作者的言语结束:思想有多高的高度,营养研究就有多深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