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8868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每天学点中医》 >> 2、中医是发现型医学(2)
2、中医是发现型医学(2)

 

 

面对大自然的成果,人类只能利用

 

1、中医是发现型医学(2)

 

黎黍匀《五分钟学中医》

转摘请注明出处

 

    大约到了距今5000年的时候,东方文明出现,简单的木简、粗糙的造纸术等初步出现,虽然不系统不完善,但是已经让东方人快乐无比,有东西把经验记录下来,传给后代。这个过程人类可是经过了1000多万年啊,可不是小时间。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古人坐在千年的古树下面,看着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流水去了又出来、鸟儿飞了又回来,春天的花、夏天的果、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储藏,都不断在重复出现,重复给予古人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想了一年,一百年,一万年,一百万年,一千万年,终于发现了这些秘密!当这个秘密被发现的时候,智慧的东方人已经建立了原始部落,有了国家的出现,他们是多么的伟大,管理天下的位置可以选择有才华的人担当,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个时代的人们,思维尤其活跃。当这些国家出现,于是中国的初期就出现了。这些人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

    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相当高产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把自己对人与自然的思考都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面,一旦写了就流传千古。难怪,一些哲学家抱怨自己不是生在那个时代,不然说不定某些哲学的鼻祖就是他了。而利于人类生存、利于生命延长的专门学科也建立起来。这就是中医雏形阶段。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时的国家最高医学官员,不是医官,而是食官。医官都是食官管的,医官的地位不如食管的。当然,现在完全是反过来的。为何如此?毕竟古代人知道生病不是好事情,所以,你把人弄成不生病,我们都佩服你。如果谁病了,你的问题就大,水平就差。这个食官的只能类似现代说的“营养师”,医官相当于现代的医生类官员。大概这个时候,“圣人治未病”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知道,这个时期有一本非常棒的书出现了,就是《黄帝内经》。这个书一出来,后面就没有多少人可以超越了。一般只能在这本书的框架内,我后来读到华佗先生的一些文段,也是依照里面的原理展开,《伤寒论》也是,《本草纲目》也是。真是了不起,难怪后人不轻易读明白这本书。但是作者是一个迷。我个人估计,成书虽然是在2000多年前,但是,里面如此有逻辑、符合事实的描述,不可能一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肯定是前面总结出来,当时的人总结和经过自己的智慧集合而成。因为书中很多地方都说到“上古之人”,你想,上古之人是多少年前的?

    至少我们不认为2000年前的祖先是上古之人,如果按照现在人的理解,应该是10000多年前的人类适合称呼为“上古之人”。而当时2000多年前称呼“上古之人”,应该可以推前到13000年以前的人类了。那么,就说明《黄帝内经》是历代人类的智慧集合,因此谁也不敢随意占有著作权,应该是集体的光荣,所以都不写名字了。

图  《黄帝内经》古书

    如果说《黄帝内经》的出现代表中医的出现和建立,那么,就证明中医的出现与自然紧密相连。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中医的出现是因为以下几个条件才出现的:

    1、自然出现,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度思考

    2、人类对自然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3、在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需要,产生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经验

    4、利用自然的经验,积累成为生存的智慧

    5、生存的智慧,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修正,成为系统的体系

    6、国家的出现,中国的形成,东方人的生存和发展智慧成为国家提倡的健康智慧

 

图  据说《黄帝内经》与先圣扁鹊有关

    经过以上五个过程,中医终于出现。所以说,中医确实是与中国人有关,与西方人无关,估计当时中医的出现西方人还不知道在哪里找吃的。其次,中医的出现是建立在自然的规律基础上。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中医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医学体系,而是中国人发现的健康、医学体系。中医源自自然的规律,中医依赖自然而获得发展。

    中国人对自然的规律发现,就这样造就了一门历史悠久、影响世界的养生、医学体系,并为人类所共享。

 

 

 

发表日期:2010年4月23日    浏览次数:2900次
  上一篇:3、中医源自太阳和月亮   下一篇:1、中医是发现型医学(1)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2、中医是发现型医学(2)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7、先有中医还是先有文化? 2010/4/26
·漫步中医4:中医别搞人体艺术 2009/7/26
·临床分析章节暂时不公开 2010/10/25
·20、梦与体质的分析 2010/6/4
·21、脉象与体质分析 2010/6/7
·22、指甲与体质的分析 2010/6/7
·【研究】我国干细胞学术研讨领域趋势
·几滴血AI就可测上百种病吗
·【概念】细胞营养学
·【声明】未授权任何人开设黍匀帐号
·黎黍匀当选健康产业委员会副会长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项目】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机构】黍匀营养机构简介
·【停课】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项目】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研究】我国干细胞学术研讨领域趋势
·几滴血AI就可测上百种病吗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科普]如何快速判断是不是甲流了
·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你的血糖或许不高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视角]夫妻欠九百多万被法院宣告破产
·[话题]睡眠不足靠周末补觉有用吗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6324949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