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悼念中国营养泰斗郑集先生
个人简介:郑集先生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溪县,192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郑集先生历任中国科学社南京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等职,曾任中央大学教授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首任理事长、江苏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衰老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郑集先生是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先导者之一,衰老化学的主要奠基人,195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曾荣获英国剑桥人物中心“21世纪最有成就奖”。
斯人已去
“我的经历,这么厚,一本书也写不完。 我从一个贫困的农村孩子, 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做了教授,做了专家,现在活了一百多岁,这是一个奇迹。”这是郑集教授在2009年说过的一段话,当时他已经109岁了。7月29日晚上6点20分,南京最长寿老人、世界最长寿教授郑集永远停止了呼吸。这位110周岁(虚岁111岁)老人的传奇人生将留在众多人的记忆中。8月4日上午九时整,石子岗殡仪馆大礼厅将举行郑集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弥留的日子:看着衰老一点点抽走老人的生命
今年3月20日,郑集老人因为便血被送到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经治疗病情平稳。7月23日,郑老的肺部出现了重症感染,陷入昏迷状态,被转往重症监护室。
抢救一周后,郑老离开了
7月29日晚6点20分,在抢救了近一个星期后,郑老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老人的消化道中有个肿瘤,但并不是这个肿瘤夺走了郑老的生命,郑老太衰弱了,各个脏器的功能都跟不上,肺部感染又很重,要恢复相当困难。”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周苏明告诉记者,老人送到重症监护室时肺部感染已经相当严重,本该是黑色的检查拍片上一片白色。插管、上呼吸机……最先进的医疗力量也回天乏力。在转入重症监护室之前,郑老一直住在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老年消化科薛绮萍主任几乎是看着衰老一点点抽走老人的生命。“刚开始老人还能起来走动走动,到后来身体越来越虚弱,躺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痰咳不出来,再加上长期躺卧造成的胃食道反流,让老人病情急转直下。”
最后心愿:世界和谐
今年6月,郑老和南师附中的毕业生朱皓康向世界130多位领袖发出了一份倡议,倡议书中写道,“坚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的我们希望人类共享同一个和谐的世界。因此,我们向您,世界各个领域的130 位领袖中的一位,发出倡议:希望您坚持和谐与健康的理想并不断地持之以恒地努力!”这也是郑老留下的最后的文字与最后的心愿。“2001年,虚岁111岁的郑老和我的年龄加起来正好是130岁,所以我们这个计划又叫‘130计划’。”目前正在美国的朱皓康告诉记者,早在7月1日,他们就将这其中一封信交给了前来看望郑集教授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戈登·吉。
朱皓康说,他很庆幸自己能在年少时结识这位传奇人物,但是又后悔没有早一点结识郑集教授,但是他相信郑老的精神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当我仰头凝望浩瀚宇宙,静心体悟人生百态时,我的心中会有一颗明星永远为我照亮。”朱皓康说。
郑老5“最”
最长寿教授:1956年,国务院曾将全国最有成就的56位知识分子评为一级教授,如陈寅恪、梁思成、冯友兰等。当年的56位大师中郑老是最后一个离世的。
最长寿作家:2009年,109岁高龄的郑集教授在台湾出版新著《不老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老的作家。
最长寿的发明家:2010年,郑集教授根据自己养生心得发明“寿带”,总结出按摩带健身法,获得发明专利。
最长寿的博主:郑集于2009年教师节开博客普及科学知识,成为世界最老博主,12月获“中国中老年博客大赛特别奖”。
中国最老的志愿者:郑集教授在1993年就捐出全部房产,2009年计划捐出全部财产,提供给营养学和抗衰老学作研究基金,被多家媒体誉为“中国最老的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