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旺盛,邪气不侵 中医有很多肝病治疗的经验总结。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是有共通性的,那就是对脾胃的养护。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高明的医生见到肝病(这里的肝是中医所讲的肝脏系统,与西医的肝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就应该想到它会影响到脾胃,应该首先顾护、调理脾胃;假如脾气旺盛,不受邪气侵犯,就不用去补它。医术一般的医生见到肝的问题,不知道从调理脾胃着手,只知道治疗肝。
即使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养肝先护脾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肝病患者,最早出现的往往足胃口变差、恶心、腹胀、厌油等胃肠道症状,而不是黄疸、肝区疼痛等肝脏“自身”的症状。由此可见,古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观点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其实,人体是一个整体,肝脏有问题,并不仅仅影响脾胃,其他脏腑也是会受到影响的。相比之下,古人似乎独独对脾胃非常重视,这和脾胃自身的功能密切相关。
在中医看来,脾胃的功能是人体获得一切营养物质的条件,没有了营养物质,生存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治疗疾病了。所以,脾胃是人体日常生活、活动(后天)的根本。
“实”脾,并非多滋补
对肝病患者来说,肝细胞的再生跟身体的营养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慢性肝病患者本身消化能力就比较差,假如此时没有及时得到营养的补充,其病情的恢复就会受到限制。
除此之外,调理脾胃对治疗肝病还有以下两点作用:①“先实未受邪之地”,也就是先稳定未被敌人攻击的后方,从而稳定自己的根基,为持久作战(治疗)打下基础;②截断病情的发展,既然疾病的传变规律是这样的,那么稳定脾胃功能就可以使疾病不再加重。
调理脾胃不是多吃补品,多吃一些滋补的“好东西”。不然,医生也不会要求肝病患者尽量少吃油腻的东西,多吃清淡
原文链接:http://health.news.qingnet.cn/200808/1818243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