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2604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参考文摘 >> [文摘]柴巍中教授:营养健康教育新思考
[文摘]柴巍中教授:营养健康教育新思考

 

柴巍中教授做主题报告

 

来源:中国营养师网 发布时间:2008-12-22 11:52

 

 

 

一、    何谓营养教育

 

定义:营养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等的学习、传播、普及和推广过程

方式:专业教育、科普教育

目的:科学饮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二、    营养教育的外延与发展

 

生存模式:健康=生存

生物医学模式:生存+无病痛

现代医学模式:生存+无病痛+心理、社会适应良好

维持生存、预防疾病

维持生存、预防疾病、促进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三、    社会发展和转型背景下看中国营养教育机遇与挑战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农业化:栽培植物、畜养动物,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社会的建立

工业化:货物和服务的商业化生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使人类的体力延伸——以工业制造为主的工业社会的建立

信息化:人类知识和信息的规模化生产和传播,使人类的脑力延伸——以服务业为主的信息社会的建立

三者的关系:相互关联,农业化是工业化的前提,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形成社会的硬优势;信息化提升农业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和效率,形成社会的软优势。

 

四、    从社会发展历程看东西方饮食与发展

 

农业化——中华饮食:精细、个性、人力制作;形成传统烹饪、手工操作、经验把握、习惯进食和偏重感受的饮食生活方式 ,强调感性和艺术性,是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工业化——西方饮食: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科学把握、合理膳食、保持本味、淡化感受的饮食生活方式 ,强调理性和科学性,是工业文明和工商经济的产物

信息化——科学饮食:营养与科学饮食知识、理念和行为的传播和推广。中华饮食→现代饮食,走向标准、科学和合理。

 

五、    中华饮食文化背景下的营养教育

 

主流饮食观念与食事行为方式:制作繁复,形式多样,追求色香味形完美,偏重人体的感官享受,强调感性和艺术性

负面作用:

造成营养失衡,膳食相关性疾病高发

造成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保负担

造成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和消失

造成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的过量和滥用以及环境破坏

营养教育-科学饮食

餐饮行业的营养专业指导

消费大众的营养科普教育

“口身和谐”的“养生为本”饮食文化

健康、积极的饮食文化,与心身健康概念相一致

应与现代营养科学结合-融合

 

六、社会“营养转型”期营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从贫困到富裕的经济增长,伴随收入增长和人口城市化(人均GDP10003000美元)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营养转型”

富碳水化合物膳食让位于富含糖和脂肪的高能量膳食

手工制作让位于工业化加工食品

人类疾病模式从传染病和营养缺乏病转向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肥胖、心血管病和癌症)

挑战:不可避免,尽量减少副作用

机会:膳食习惯的改变是缓慢的,同时受风俗习惯和文化所左右,存在充分时间过度阶段

营养教育:制定公共营养、健康和食品消费政策

 

七、从健康风险、国民营养健康现状与食品安全看营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WHO健康风险评估启示营养教育的机遇

40%依靠遗传和客观条件,

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 60%依靠生活方式和

行为习惯 :营养教育,促进健康,形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势在必行:生理→自我保护、心理→自我调节、行为→自我控制、人际→自我调整

不良生活方式在最常见死因中所起作用

 

八、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提示营养教育的迫切性

 

两大食品安全事件凸现了营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审视当前中国营养教育的缺失和偏颇

中国国立营养机构和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目前国民营养不良现状严重而普遍、公众营养知识和营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其原因为:

建国后取消了大学营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停止

营养专业机构只保留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医科大学和卫生领域

国家取消营养学专业,营养学隶属预防医学,研究主要停留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范畴

营养科教工作局限于卫生领域,与工业、农业、食品、餐饮、政策、管理等缺乏衔接

国家营养教育投入和普及推动工作严重缺乏

 

九、前辈营养学家看营养教育

 

1945年吴宪教授、周启源教授联合发表了《改进国民营养刍议》:

“我国国民体质素弱,其原因固多,而营养不良实为首要。方今建国伊始,培养国民体质应为当前急务,故当前的国民营养的改进工作,实属刻不容缓。”

“然人民拥有资财,力能购买充足食物者,又苦不知选择与配合之道,以求其膳食之适宜;又不谙烹调之方,以求营养效用之无损,欲使人民了解营养理论,固不可能,而提高人民知识水准,使其习于食物之选择与适当之烹饪,亦非难事,此则有赖宣传之普遍,与营养教育之推广也。”

 

十、完善中国营养教育:

 

架构、文化发掘、体系完善

当前中国营养学的发展领域

营养教育

全民营养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营养专业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学科理论研究

生命科学范畴的营养学研究:居民的营养需要、代谢和利用

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研究和综合应用,营养经济学、政策学等学科的建立

传统养生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与融合

发展必要的社会性措施

国家营养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立等

各种社会性的保障措施落实(学生营养餐、大众营养早餐、国家营养改善规划、国家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营养扶贫、营养低保) 

发展各项必需的基础性工作

完善DRIs、食物成分数据库、居民膳食指南

健全营养工作机构和队伍(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

营养立法及法制化

营养检测网络建立和制度化

 

十一、中国营养教育两层面四层次架构

 

中华饮食养生文化中营养科教的发展

传统养生文化中优秀的营养理念

食疗文化:“医食同源”,“药膳同功”;“以食为养”,不能“惟药是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食物四性五味: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

饮食平衡:阴阳性味平衡,饥饱寒热平衡;动静快慢平衡等;

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化:营养科教的发展—强调共性和科学

传统饮食:食用-实用的养生本质的弘扬

传统工艺、方法的现代科技评价和改进

传统饮食科学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发展

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与融合,创造领先有特色的中国现代营养学

 

十二、中国现代营养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专业教育

生命科学范畴的营养专业教育

社会科学层面的营养专业教育

应用层面的营养专业教育

中华养生与现代营养学的融合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营养学的建立

职业教育

营养师培养

营养士培养

 

十三、中国营养教育的重点

 

餐饮领域营养知识和科学饮食理念的推广和普及

中小学生营养科普教育的开展

食品行业的营养化改造和健康化发展

高等营养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公众营养科普教育

 

十四、营养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观点

 

营养学是否应成为独立学科,还是继续隶属医学或农学

营养师是专业岗位(像医师),还是劳动岗位(像厨师)

营养教育是专业教育先行,或是科普教育先行,还是并行

营养教育是偏重疾病预防,还是偏重科学饮食的指导

营养教育是上升到国家指导及政策管理层面,还是停留在学科教育和公众科普层面

营养教育是否应超越生命科学范畴(卫生健康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层面

营养教育与人权、内需、民生、环保、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如何

 

 

 

 

 

 

发表日期:2008年12月25日    浏览次数:1529次
  上一篇:[文摘]日本AV女优饭岛爱自杀:病来身毁   下一篇:[文摘]张兵:营养立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文摘]柴巍中教授:营养健康教育新思考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文摘]美恶评肯德基麦当劳 2009/6/26
·[文摘]久坐仰卧起坐伤腰椎 2009/6/26
·[文摘]维生素C防感冒 2009/6/26
·[文摘]歌王杰克逊心脏病逝 2009/6/26
·[文摘]早餐食欲不好处理 2009/6/26
·Extends Lifespan 2008/3/29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概念】细胞营养学
·【声明】未授权任何人开设黍匀帐号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典礼】献给营养函授结业的学员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视角]夫妻欠九百多万被法院宣告破产
·[话题]睡眠不足靠周末补觉有用吗
·[视角]河南考生高考内卷后的创伤
·[人物]一年卖170辆保时捷的女销冠
·韩媒:水断食减肥在韩青少年中盛行
·[评论]消失的陈安之、刘一秒、翟鸿燊
·[信息]尿酸高就会得痛风吗?不准确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709975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