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广西永福
1 长寿乡出现
从广西永福县福寿办公室获悉,经中国卫生部老年研究会等团体专家的深入调查研究得出权威结论,作为中国首批“长寿之乡”永福县的长寿现象,是自然状态下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的结果。
据介绍,广西永福县的长寿现象古已有之,当地自古就有“水旱无忧三千垌,十里常逢百岁人”的美誉。据史料记载,永福县最长寿的老人廖扶寿高一百五十八岁。目前,永福县七十岁至九十九岁以上老人有一万九千五百九十九人,其中百岁以上老寿星三十六位,每十万人中有百岁老人十三点三三人,远远超出“世界长寿之乡”的评定标准,全县人均预期寿命七十五点二四岁,分别高出中国国内和广西人均预期寿命的三点二四岁和一点九五岁。2006年永福百岁老人的每十万人达十一点八人,超过世界公认的每十万人有七点五名百岁老人这一联合国制定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的标准。
2 长寿原因
优质水资源是永福人长寿的要素之一,永福县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五十七点八四亿立方米,经有关专家检测,永福县境内泉水水质优良,许多泉水达到了直接饮用标准,具有小分子团,呈弱碱性、氧化还原低、矿物质含量丰富,矿化度优于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许多河流与泉水的PH值在7--8之间,最符合人体内弱碱性环境,可使身体更有效抵制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使人长寿。
土壤含硒也是永福人长寿的重要原因。永福县生产的罗汉果、优质米等农副产品富含天然硒元素,罗汉果每公斤含硒一百八十九微克,优质米每公斤硒含量七十五微克,大大超过富硒标准。
永福老人长寿现象是一种智能长寿。这是中国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等专家针对永福长寿现象开展调研后得出的科学结论。2006年7月初,中国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组织百余名专家在永福县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文资源科考活动,从长寿老人生活的生态环境、人文及社会等诸多因素展开科学考证,对永福县一千多名八十五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了血压、心率、验血及身体特征进行抽样综合科研。
3 长寿之星
在第一届中国永福福寿节“十大健康长寿之星”的颁奖晚会上,当刚被评为广西永福县十大“长寿之星”的百岁老人吕佩芳,喝着永福县政府官员亲手端来的丹砂井水时,顿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为敬献给刚刚评出的中国永福十大寿星,永福县政府副县长王宜琼曾驱车百里来到百寿镇的百寿岩下,从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长寿水井丹砂井中,取出一罐清澈甘甜的井水,四邻八乡闻讯赶来的千余农民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永福百寿镇镇长韩小华介绍,丹砂井水长寿历史渊源流长,古已有之。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记有:“廖扶,汉初始安县(现百寿)人,家有丹砂井,寿一百五十八岁。”《旧唐书》、《地舆记》、《广舆记》等古籍中,都有“廖扶丹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的记载。《永宁州志》也记载:“廖扶,永宁人,居夫子岩(现百寿岩)前,家有丹砂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前不久,刚刚从永福百寿岩挖掘出土的清人杨奎《宁寿亭记》石碑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山前有丹沙井,廖扶聚族人饮于斯,寿皆百寿。”廖扶是有史料记载以来中国的最长寿的人;为纪念他,永福县政府在百寿岩前立了一座廖扶汉白玉塑像。整个百寿岩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长寿博物馆。
一百零二岁的潘老吉是永福百寿镇东岸村的长寿之星,他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年龄都超过六十岁了,他和儿女们的身体都还很好,他不时还到地里干干农活、做做家务。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家都喜欢喝丹砂井水,原先不知道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寿星廖扶喝过的井水,现在才晓得,看来这个井水真的还很神!潘老还很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这个只有三万人口的地方,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六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有好多哦,他们个个精神好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