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3784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参考文摘 >> [摘]思考专家是怎样变假的
[摘]思考专家是怎样变假的

 

[文摘]思考专家是怎样变假的

 

    育儿博客有个热点专题:生儿育女,专家的话你听不听?有一位妈妈,因为自补叶酸过量不得不流掉了孩子,本以为自己的方法能对孩子更好,却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其实不只是生儿育女,在生活中关于营养健康、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相应的专家在进行研究,也会发表一些相关的文章或出版一些相关书籍,而且有时不同的专家观点还不一致,那么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专家的话要不要听?不听专家的听谁的?听专家的该听哪一个专家的?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是很多人常常感到迷惑的一件事,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

    作为一名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尽管远算不上什么专家,但多少懂得一些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有一些经验积累,见过或经历过一些社会现象,所以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经常看到很多人走两个极端,要么瞧不起专业人士,不尊重专业知识,要么就是过度迷信专家,专家说什么就听什么。

    显然,专家之所以为专家,肯定对他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有过深入的学习或研究,懂得的知识和技能比一般人肯定要多些,当然不学无术者除外;但同时,专家也是人,不是神,一味完全听专家的有时也会误事,而且专家也有水平之差,有时甚至会带上个人主观色彩,对同一专业问题的解释和处理不同的专家可能会存在差别所谓的专家,要么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传授,要么是通过各种媒体演讲,要么是写文章出版书籍,简言之,所有我们能得到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统称为“专家”。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专业知识(专家)呢?

    通常,就我看来,专业知识可以进行以下大致的分类(我个人的观点):一类是经过理论和无数次的实验、经验等验证的“百分百正确”的专业知识,而即便是所谓百分百正确,其实也存在个体差异;另一类是尚有争议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但尚不十分充足,使用经验方面也有限;再一类就是尚无理论和实验依据,但使用经验表明有一定的效果;最后一类,根本就是错误的或过时的知识。很显然,对于第一类专业知识,作为非专业人士来说,唯有听从,因为多数情况下听从专家的不会有错,这些专业知识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依据,而且使用广泛,安全有效有相当的可信度。但上面我说了,即便是所谓“百分百正确”的专业知识,考虑到人体的复杂些,任何一种理论和实验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个体特殊情况,正所谓这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唯一的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怎么应对?信任专家,尊重科学,没必要轻易执疑,但要正确理解专家的话或专业知识的具体细节问题,比如药物应用的适应证、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合并其他疾病时如何调整等等。如果因为听从这类专业知识而出错,其原因有三:专家没说透彻,民众误读了专家的意思;专家说清楚了,更没错,但错在民众没能按指导执行;专家和民众都没错,但出现了意料不到的特殊情况。所以,既要相信专家,又要正确理解专家的意思,不可一知半解,更不可丢的是,保持一颗警戒之心,特殊情况有时专家也无法预见,多一分细心,出现不适或不能理解的地方或特殊情况,要及时咨询,不能因为专家说过这东西好就一直迷信下去。

    第二类专业知识,基本可信,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专家之间存在分歧。就目前而言,可以说相当多的专业知识都属于这一类,毕竟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尚有限,有太多的未知数无法解释,有太多的问题要么可能没有合理的解释,要么可能没有合适的处治措施。大多数因为听从专家(专业知识)的意见而导致的伤害事件与此有关,你想啊,连专家之间都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大众就更不可能弄得清楚,于是只能听专家的,一旦专家讲得不够透彻或比较含糊,或民众没有理解清楚,出现问题的概率就可能比较大。

    怎么应对?非专业人士当然不可能鉴别这一类的专业知识是否存在争议,而有的专家或专业书籍因为良莠不齐,说得也可能并不十分清楚,这种情况下不妨采取以下办法:尽量听权威专家的(不一定是最年老的,不一定是学历最高的,有时候可以通过他身边的同事打听到)、不要只听一个专家的、不能迷信所谓的熟人专家、要鉴别假专家、不清楚的一定要多问(不必过多在乎专家可能对你的厌烦态度)、不要完全相信所谓的权威媒体(电视台、报纸、网站)发布的专业知识或广告、只买正版的或通过正式渠道购买产品、认真仔细阅看产品的所有相关注意事项、如果发现产品(药品)说明书与专业书籍的有出入,以说明书为准,并尽量亲身咨询专家得到合理的解释(盗版杂志或书籍出错不必说,即便是正版杂志和书籍也存在印刷错误的可能,一般说来,说明书最权威,出错的概率最小,因为有法律效力,你不能因为书中文字出错导致服药错误状告出版社,因为多半已经进行过免责声明,而且杂志或书籍本就是专业交流,而说明书不能随便写)。

    第三类专业知识,尚无充足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但使用经验证明有一定的效果,比如中医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些偏方妙方等等,对这一类的专业知识要慎之又慎,要特别擦亮眼睛。科学离不开经验的积累,但又不能过度依靠经验,经验多半主观的东西比较多,也比较容易出问题。

    怎么应对?一般遇到问题不要首先求助于这类专家或专业知识,可作为最后一种找不到解决办法之时的一种选择,没有其他路走了,试一试也无妨,但对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必须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只听专家说好的方面或只看书籍中写的可能的收益,而忘了风险的存在。“不可不信,更不可全信”。特别要注意,大多数的骗子或忽悠高手们是拿这类专业知识来行骗或忽悠人,因为连很多的专业人士对此都并不太了解,何况普通的民众?于是这就为骗子施展骗术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和极大的方便,民众纷纷上当。

    最后一类,根本就是错误的所谓专业知识,按理说这类知识不应该会害到人,但事实上仍然存在危害。首先,有的专家并非有意骗人,只是因为他不求上进,特别是有部分所谓老专家,没有跟进最新的专业进展,原本正确的专业知识可能在现在已经证明是错误的,而他因为死抱过时的知识而浑然不觉,实在害死人。其次,这类知识由于错误的成分多,多半被人抛弃不用,但显然成本会很低,而所谓错误的知识在某种情况下也有其合理性,于是可能被人利用,进行夸大宣传,从中获利。

    怎么应对?多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基本的医学常识不是专家们的事,而应该成为大众的生活常识;不要迷信所谓老专家,不能以貌取人,特别是在现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年青的专家可能更有活力,不要被白胡子的表象所误读,当然老专家要尊重,但不能迷信;理性看待知名媒体或权威电视台、明星的宣传和广告等。

    专家的话到底听不听?

    一句话,有所保留的听。要避免两种情况:对专家的话处处怀疑,因而执行力太差,害得还是自己;全部相信专家,出现特殊情况或意外情况也不报告,因为相信专家。专家,只是多懂得一些专业知识的普通人而已。书籍,无论是营养美食类,健康保健类,甚至是专业的教材,首先它不能保证印刷的百分百无误,其次,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吃亏;最后,街头有很多的假专家,书店也有很多的假专家写的书,不要看到专家两字就发蒙,不要认为是书就肯定没错。

    说完了要不要听专家的话以及如何听专家的话,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的专家太多了,相关的所谓书籍杂志也多如牛毛,如何鉴别真假专家?以我从医的经验和体会,记住一条也许对你大有帮助,那就是:过分自信就暴露了他的过分不自信;过分肯定就说明他的不肯定。怎么理解呢?你想一想,无论是医学还是其他专业,特别是涉及到人体生理心理,其实是非常复杂,而且个体差别极大,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肯定的结论。就拿医学来说吧,可以说现在的医学是一门“概率”医学,只能兼顾大多数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有少数人得陪着受冤枉罪花冤枉钱。比如说,某一种药物经验证有90%有效率,这相当不错了,但显然,90%就意味着还有10%的人没效,但目前医学水平尚不能完全鉴别出这10%的人群,那就注定有10%的人是白花钱白受罪,这不是医生的错,是目前医学水平决定了的。可以说,大部分的医学处置措施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有哪个医生或所谓的专家总是显得过度自信说过度肯定的话语,比如“包你好”、“肯定没问题”之类的话,那我劝你得小心一些,他如果不是骗子,就是为了经济利益考虑。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人喜欢医生说“包好”、“放心,包在我手里”、“放心,肯定没问题”之类的话,而对医生不太确定的话(其实是最符合科学的话)持反感的态度。一个真正的专家必定是实事求是,那么他的嘴里就不可能总是说过度肯定的语句,可叹的是,很多民众因为某一个医生说得太实际,没有说“包你好”或“肯定没问题”之类的话而对他的医术持怀疑的态度,实在是愚蠢无知的表现,这类人也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因为他只为寻求心理安慰,而骗子是最懂你的心并去迎合你。可以肯定地说,“包你好”,“百分百有效”,或者包治百病,这一类的话一出口,就可以断定他是假专家是骗子。

    举几个最简单、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作为文章的结尾:

    1、专家或书上说:民众普通缺维生素,要补充维生素。这句话显然正确,也有依据,但大多数的民众忘记了或者没有听专家下面的解释或没有看书中的进一步说明,加上电视上的这个那个的关于维生素的广告,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狂补维生素。哪有这么简单?如此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不管个体差异,不注意细节和具体情况以及特殊情况的做法,显然有百害无一利。

    2、关于饮食忌口的问题,有的医生说要忌口,有的医生说不用忌口,到底听谁的?显然,这也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医多半讲究忌口,西医讲究得比较少,不见得哪一个绝对正确,得看具体情况。有的疾病必须绝对忌某些食物,而大多数的疾病以及没生病的的人根本不用过于忌口,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不好,普遍认为不好的东西有时也需要吃一吃,每一样食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必然有它的价值在里面,关键是合理应用,均衡饮食是最重要的。所以,你用不着今天听了这个专家的讲话就马上改变饮食习惯,明天听了另一个专家或看了某一本书就马上改变饮食习惯,否则你会累死,反而有害。

    3、关于情感婚姻方面,就更复杂了,不可能有一个万全之策。所谓的专家只能给你提一些建议,让你受到一些启示,然后思考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心理调整办法。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很多所谓专家自己的情感婚姻都一团糟,你怎能全靠他来救你出苦海?所以,懂得了道理,就去试一试,不要总指望“专家”直接救你出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876850100j519.html

 

发表日期:2010年6月3日    浏览次数:1245次
  上一篇:[摘]陕西神木全民免费医疗   下一篇:[摘]美原油泄漏造生态灾难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摘]思考专家是怎样变假的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文摘]美恶评肯德基麦当劳 2009/6/26
·[文摘]久坐仰卧起坐伤腰椎 2009/6/26
·[文摘]维生素C防感冒 2009/6/26
·[文摘]歌王杰克逊心脏病逝 2009/6/26
·[文摘]早餐食欲不好处理 2009/6/26
·Extends Lifespan 2008/3/29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概念】细胞营养学
·【声明】未授权任何人开设黍匀帐号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典礼】献给营养函授结业的学员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视角]夫妻欠九百多万被法院宣告破产
·[话题]睡眠不足靠周末补觉有用吗
·[视角]河南考生高考内卷后的创伤
·[人物]一年卖170辆保时捷的女销冠
·韩媒:水断食减肥在韩青少年中盛行
·[评论]消失的陈安之、刘一秒、翟鸿燊
·[信息]尿酸高就会得痛风吗?不准确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711246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