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代偿作用
黍匀营养机构编
代偿作用是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需要的一种生理现象。肝脏和肾脏都有很强的代偿功能,此外小肠也具备代偿作用,如回肠空肠。代偿作用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譬如说你原来有两个肾,在切除了一侧的肾之后,为了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另一侧的肾就会来弥补缺失的那个肾的功能。一般说来,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多有较强的代偿功能。
产生原因
执行代偿功能的组织或者器官不仅功能加强,并伴有体积增大。如体力劳动者因适应劳动的需要,四肢肌肉变的肥大、结实,收缩力加强;动脉主干阻塞时,供血功能由扩大的侧支循环来进行代偿等。人体器官的设计十分精良,令人叹为观止。很多攸关生命的重要器官,如肝脏、心脏、肾脏等,更具有代偿功能,容易在检查时掩盖了真相。以最具代表性的肝脏来说,即使三分之一的肝细胞受损,肝脏仍可生出一些新细胞或由残存细胞支援,维持基本功能,以致生化检查呈现正常值,结果让人误以为还算健康,而不知珍惜或保养。等到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衰退,身体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如2004年新闻媒体曾经以大篇幅报导高雄某大医院一位专治肝癌的专家,三四个月前健康检查都正常,后来发现肝癌,不到一个月就过世了。这件事引起医学界广泛讨论,那就是忽略肝脏代偿功能的结果。
诊断方式
血压取决于三个因素:心脏泵血量、血管内血容量和血管的容积。
心脏每分钟泵出血量越多,血压越高。如果心率减慢或心脏收缩力减弱(如在心肌梗死后),心脏泵血量将会减少。心率过快也能降低心脏的有效泵血能力,从而降低心输出量。循环血容量越多,血压越高。由于脱水和出血导致的血液丢失,可以减少血容量引起血压下降。血管的容积越小,血压越高。因此,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而血管收缩则使血压升高。
感受器(尤其是位于颈部和胸部的感受器)持续监测血压。当它们察觉到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引起的改变时,这些感受器将触发其他一些代偿因素来进行代偿,以维持血压的稳定。神经将从感受器和大脑来的信号传递给下面几个关键器官:心脏调节心脏收缩的频率和强度(改变心脏的泵血量);肾脏调节水分的排出(改变循环血容量);血管使血管收缩或扩张(改变血管的容积)。因此,当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时,感受器立即发出信号,经过大脑传达到心脏增加心脏跳动的频率以增加心脏泵血量。结果血压即使有波动也很小。
然而,这些代偿机制也有一定限度。比如,当一个人发生出血时,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脏的泵血量,同时血管发生收缩,以减少血管的容积。然而,如果患者出血量相当大,代偿机制将不足以进行代偿,就会出现血压下降。如果出血停止,液体从身体其他部分移入血循环,恢复血容量,随后血压开始回升。最后,产生新的血细胞,血容量得以完全恢复。输血是快速恢复血容量的一种方法。维持血压的代偿机制功能不良也导致低血压。例如,任何疾病只要损害了神经的信号传递功能,代偿的调控机制将不能正常工作。
混淆症状
呼吸性碱中毒,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的共同特点是换气过度。癔症所致的换气过度综合征常易引起注意,但高温、高热、高空、手术后等所致者易被忽视。结合病史鉴别发生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发病。结合血气分析,与CO2结合力减低的代谢性酸中毒相鉴别。用纸袋罩住口鼻,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2的呼出和丧失,以提高血液中的CO2,也可给病人吸入含5%CO2的氧气。如系呼吸机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通气过度,应调整呼吸机,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消除手足抽搐。
预防措施
预防最好的措施是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按照发病原理推导,器官发生病变的过程是这样的:
健康——亚健康——亚疾病——疾病、、、、、、
代偿作用一般发生在亚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一旦越过该阶段,就容易进入发生疾病的阶段。因此,预防措施成为了最核心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