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日前,网名为“kjyhl”的网友在西祠某讨论版发的一份购书清单,引来不少妈妈追捧。清单名为《我的2009年度网上购买书籍全记录》,清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详细和长度,有细心网友数了下,清单中一年的购书量有450本,最让网友难以置信的是,“kjyhl”还称儿子去年5岁时,已将其中90%的书消化。至此,“kjyhl”被网友称为“很好很强大的妈妈”,并急切想知道她的购书和指导儿童早期阅读中的心得。昨天记者辗转采访到了这位有心的母亲。
质疑 “这么多书看得过来吗?” 网友佩服之余担心孩子消化不了
“这只是我去年买的书的一部分,还有部分在长三角和书店买的书没有列上去,如果把所有的加上去,500多本是肯定有的。”“kjyhl”名叫张娟,是一名律师,从儿子3岁起,她开始给他买书,因为书太多,只能分别放在位于城东和龙江的两个家中,目前家中的书柜已被塞满。写这份清单的目的,张娟表示一是为自己去年购书做个总结,二则看看能否给其他妈妈一些帮助。清单中,既有《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开心稻草人》这样的童话书,也有类似《战争之神-火炮》的军事普及系列,类似《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的科普书,还有《这样吃最健康》《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等健康类的书。张娟说,因为儿子爱看,其中以科普书买的最多。
一位网友表示,“kjyhl”的购书清单挺有趣味,比如《弗洛格和朋友们》《外公是棵樱桃树》《花袜子小乌鸦成长故事系列》《男孩、狗和青蛙———无字书系列(6册)》等,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清单出炉后,不少妈妈原样拷贝。佩服之余,还有妈妈提出疑问,“这么多书,小朋友能看完吗?能理解吗?”网友“lvjing75”根据自身经验说:“我也囤了一些,大约400本,宝宝3岁半,以绘本为主,宝宝还不识字,以我读为主,每天2-3本,才消化了一小部分。”网友“陈志美文”则说:“楼主真厉害。不管是你看,还是孩子看,都佩服。我觉得书少而精比较好,看孩子在每本书里收获多少才是最重要。1000本的10%,不如1本的100%。”
讲述 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 一旦阅读中断儿子会“发飙”
“我儿子在轻松的状态下已消化了其中的90%。”对于网友“过量”的担忧,张娟如是说。
张娟的儿子名叫杨文煊,是个性格内敛的小家伙,上幼儿园中班,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由于家中的图书散落在沙发、茶几甚至床上,杨文煊一有空余时间便会自己拿来一本主动阅读。张娟介绍,小家伙的阅读时间一般为每天1个小时,分成中午和睡觉前两次,每次半小时。“365天,不管刮风下雨、生病发烧,从来不间断(当然,是他自己要求的)。”张娟说,阅读重在养成习惯,用时并不多,对孩子也没形成负担,因此不存在部分网友所说的“剥夺”孩子的玩乐时间。并且因为习惯已养成,一旦间断阅读,儿子还有可能“发飙”。“记得有一次,到宝宝奶奶家,我没有带书,下午午睡前如果不念书,宝宝是不睡觉的,没有办法,只好拿他表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来读。”儿子对书听得很专注,有的书读了十多遍,直到全家都会背,这样的书,只要读错一个字,他马上就能纠正出来。
为了满足孩子尽早独立阅读的愿望,张娟给儿子报了认读班。“别的妈妈让孩子认字可能是为了扩大认字量,我就是想让他能早点自己看书。”事实证明,很多孩子事后没有复习,很快将认读班上学来的字忘了个七八,杨文煊因为阅读巩固,不仅认识很多字,理解能力还上了几个台阶。“唯一的遗憾是所买作品中全是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读物,台湾也有部分,大陆原创几乎没有。”张娟表示,大陆的低幼读物与台湾相比差距不小,以至于5岁的杨文煊偶尔读到大陆原创时会摇摇头,无奈地说:“缺乏想像力啊!”浸润了太多奇幻丰富的书目后,杨文煊对《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类的动画片并不感兴趣,甚至嗤之以鼻,认为太过“简单幼稚”,问他最爱看什么动画片,他会告诉你———《爱探险的朵拉》(美国一部大受欢迎的动画剧集)。
心得 自己周末必泡图书馆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很重要
“看到楼主的帖子,我感觉真惭愧。你购书清单上很多书名,我还是头一次听到。”对于妈妈级网友们“佩服到五体投地”的感慨,张娟笑了笑,因为这份购书清单,她接到了不少关于如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咨询。“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家中必须有阅读的氛围,我和先生对阅读的热爱应该对孩子有影响。”张娟的爱人也喜欢阅读,俩人有个共同特点:都不爱看电视。可能正因为如此,儿子的大把时间才没有在电视机前荒废。婚后小两口每个周末必去的地方不是商场,而是金陵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有了小文煊后,照顾儿子事情繁琐,周末泡图书馆的习惯不得已间断,不过“只要有空,还是会看书”。
其次,张娟认为一定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书。这方面她经过大量学习逐渐摸索出部分心得。“当当网少儿图书网页的左边有按照年龄分类的图书排列,我每天都要上去看看,有时一天看两三遍,从中挑选口碑和内容适合孩子的图书购买。”不仅如此,她还会去专业的儿童图书网站查询资深图书编辑、作家的关于最新图书的推荐,例如“好孩子”的“亲子阅读”板块,内容很丰富。在这些地方,她发现了《小乌龟富兰克林》《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青蛙弗洛格的故事》,日本大师岩村和朗的经典作品《14只老鼠》,获得马英九推赞的《小牛顿科学馆》和一系列有趣的“无字书”。也是在这些地方,她第一次听说了台湾童书作家方素珍的大名,在购买多部作品后深深为之折服。
张娟认为,阅读不能有功利色彩,“阅读不是为了认字,哪怕抱着让孩子尽快提高写作能力的想法,也不行。有时孩子自己读着读着会笑出声来,我们觉得很满足。”往大了说,她认为阅读是一种人格完善和精神满足的需要,其影响的外在表现在三五年,甚至10年内也不一定能看出来。她说:“我始终觉得,爱阅读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
花费 一年买这么多书 每月的花费其实不过200元钱
“kjyhl”的购书清单给不少妈妈带来冲击,也有人提出,“kjyhl”肯定是有钱人,“一年买500多本书得花多少钱呢?这个花费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起的。”记者请张娟算了笔账,意外发现,以她如此大量甚至可以称为“不可思议”的购书量计算,每月的花费竟不到200元。
“我从两年前开始买书,每月十几到20本,不排除有的书确实价格不菲,比如《小牛顿科学馆》一共60套,我在网上6折的情况下买了12本也要600多元。不过也有很多书并不贵,加上网上购买的折扣,很划算。3年下来所有书花了8000块,每月划下来不到200元。”张娟说,200元只是一顿大餐的钱,这个支出相当部分家庭可以承受。即使承受不了,折半计算,每月花100元购书,坚持下去,其量也惊人。
很多幼教专家赞同张娟积极倡导孩子早期阅读的方式,他们认为,每天的阅读量可依儿童的接受度为准,一个小时可以,半个小时也行。其标准是孩子不排斥,并表现出乐意倾听和阅读的心态。只要是这种情况,都可以坚持下去。
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幼教教研室马舜琴主任表示,孩子早期阅读起步没有固定年龄限制,2岁可以,3岁可以,1岁半孩子只要喜欢看,也无不可。她认为,阅读和走出户外认识大自然一样,对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想像力的拓展和视野的开拓,都有重大作用。“同时,这两者又是相融的。快乐地阅读同样能帮助孩子拓展视野,也是孩子不出户的情况下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经验 建立兴趣 从图画书入手,过渡到全文字书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早期阅读的兴趣呢?张娟讲述了儿子3-5岁在阅读世界中的“进化”,或许对想在这方面下手的父母有启示。
3岁时,切入书目—《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青蛙弗洛格的故事》。
把儿童带入图书领域时,书目的选择非常重要。这几本书都是孩子很喜欢看的,有的2岁多的孩子也能接受。尤其是《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全册才三四十元钱,儿子特别喜欢看,我们一起读了二三十遍,他简直爱不释手,正是这本书的成功,加大了我后面大量买书的动力。此外,良好的习惯也很必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坚持阅读,在儿童不能独立阅读时,要坚持亲子阅读,对于孩子喜欢的书即使读了多遍,孩子要求读时也要读。
5岁时,切入书目——《青蛙和蟾蜍》(美国)、方素珍的“桥梁书开心读系列”、《花袜子小乌鸦》。“桥梁书”就是指从图画到全文字书的过渡书,方素珍的这套书不错。我们买的第一本全文字书是《木偶奇遇记》,十块钱一本,这本书的好处在于这个故事真是经典,里面有很多贴合孩子心理的描写,“比如撒谎会长出驴耳朵和驴尾巴等等”,当时我们每天一小时,共读了一个月,读的时候孩子一声不吭,事后我发现他对于章节和对话都能记得,并且非常喜欢,由此发现,小家伙可以接受“大部头”了。随后接连买的文字书是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洋葱头历险记》《爱丽丝漫游仙境》(打过折只要8块钱左右),以及北京科技出版社版本的法布尔《昆虫记》和《西顿动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