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乳糖不耐症
黍匀营养机构编
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是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而造成的症状。据估计,全球约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该症状发生的概率在北欧约5%,而在一些亚洲及非洲国家则超过90%。简单的说,乳糖不耐症就是缺乏乳糖酶或其活性不足所造成的状况,这种酶是用来消化乳糖的。此类病症在亚洲及非洲很常见。
定义。有些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时,饮用牛奶后,不能分解和利用其中的乳糖,而产生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称之为乳糖不耐症。
原理。乳糖是一种二糖,不能被细胞直接用于产生能量,故需先被分解为单糖。在消化道内存在着许多双糖水解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等,而乳糖的分解是由附着在小肠上皮的外表面上的乳糖酶(lactase)所催化的。乳糖分解D-半乳糖和D-葡萄糖为两种单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而进入血液,并运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参与糖酵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乳糖不能直接被肠粘膜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循环。当缺乏乳糖酶时,乳制品中的乳糖未被分解便直接进入了结肠。此时,肠道内的细菌操纵子(operons of enteric bacteria)将转化为乳糖代谢(lactose metabolism),在体内发酵并制造出大量气体(这种气体是氢、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物)。乳糖以及它的发酵产物会使大肠内容物形成高渗透压的状态。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
(乳糖结构)
类型。“乳糖不耐受症”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叫“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大多属家族遗传性,为数极少,需要专门治疗;第二类叫“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主要继发于小肠粘膜性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局限性肠炎、感染性腹泻等,这些人暂时不能喝牛奶,但症状却是可逆性的。就是说,只要原发性疾病被治愈,乳糖酶活性即可恢复正常。第三类最为常见,约占乳糖不耐受症的95%以上。通常称为“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症”,主要因为乳糖酶的活性伴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而引起,没有其他疾病的影响。这些人群经过适当的适应过程,通常可以从不能喝奶变成可以正常喝奶,并正常地吸收奶中营养成分。也有学者提出了以下五种分类意见: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
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
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5.大剂量服用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全球乳糖不耐受分布图(颜色越深代表发生率越高)
建议。得或者不得乳糖不耐症并非是绝对情况:乳糖酶的可能减少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人们的乳糖不耐受性也各不相同。既然乳糖不耐症不会对人体未来健康造成进一步影响危害,对待乳糖不耐症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减少发生次数和减轻症状的严重性程度上。建议如下:1)避免食用含有乳糖的奶类制品;2)用替代食物保持营养均衡;3)保持日常补钙;4)使用替代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