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6352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生命自然 >> [研究]自然之伤—天境破坏篇
[研究]自然之伤—天境破坏篇

 

(污染河流)

天境的破坏

 

 

黎黍匀/文

 

 

 

天境包括臭氧层、气候、温度、湿度、风雨、雷电、太阳、月亮、白天黑夜等等。由于人境、地境遭受破坏,天境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对自然的破坏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致。

 

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带来了重大危害。在工业活动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物、氧化剂、臭氧、挥发性有机物和铅等;此外,它还包括大气微量污染物、有毒金属、有毒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废气每年都会超过3吨,弥漫到人类居住地的上空,导致大气污染。

空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和其他生物就会很快死亡,而空气受到污染,就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使农作物、森林、水生系统、建筑材料、人类健康等受到损害,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如臭氧层空洞在南极上空形成;农作物和自然植被遭受污染大气不同程度损害;植物的组织受到伤害,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易于受毒物污染、疾病和旱灾的影响;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空气污染也是森林资源减少的直接原因之一。

大气污染加速了大自然的风化过程,增加了城市大楼和各种物质材料被剥蚀的程度。不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染料、油漆、金属、建材等受到损害,而且世界上留存的许多著名古建筑也遭到严重的侵蚀。

人类的健康日益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对人的肺、肺部的保护层、呼吸道组织等产生严重伤害。人类健康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19301215日,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发生了一起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重大公害事件。据估计,在事件发生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比平时的高出许多倍。这次公害事件发生3天后,发现有人发病,主要症状是胸痛、咳嗽、呼吸困难、流泪、恶心、呕吐等;在一个星期之内,死亡人数达60多人,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同时死亡的还有许多家畜。195212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形成烟雾,导致5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两个月后,又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5年之内,全市的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高达13万吨,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出标准56倍。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粉尘在500米厚的烟雾中漂浮,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了硫酸烟雾,该市的空气受到废气的严重污染。在1961年出现的哮喘病发作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占25%,支气管哮喘患者占30%,哮喘支气管炎患者占10%,肺气肿和其他呼吸道病患者占5%1964年,由于烟雾连续3天不散,气喘病患者开始死亡。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痛苦的折磨而自杀。1972年全市确认的哮喘病患者共达817人,死亡10多人。

 

二 酸雨危害

 

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酸雨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漂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

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死一般寂静。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番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酸雨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三 臭氧层遭破坏

 

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极的臭氧层空洞,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美国太空总署官员说,臭氧层厚度已降到历年来的最稀薄程度,该署2005年在大西洋的北海上空探测出平均臭氧层厚度为160兆升单位,而以往历次探测到的纪录为300兆升单位。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层,能吸收大部分太阳对地球的紫外线辐射。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中微量气体的浓度,引起了平流层臭氧的损耗而出现了臭氧空洞,使地球受到有害紫外线辐射的程度不断增高,改变了自然规律。

当时英国的科学家通过观测首先发现,在地球南极上空的大气层中,臭氧的含量开始逐渐减少,尤其在每年的910月减少更为明显。美国的“云雨7号”卫星进一步探测表明,臭氧减少的区域位于南极上空,呈椭圆形,1985年已和美国整个国土面积相似。这一切就好像天空塌陷了一块似的,科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南极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使人们深感不安,它表明包围在地球外的臭氧层已经处于危机之中。1989年,科学家又赴北极进行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已遭到严重破坏,但程度比南极要轻一些。

臭氧层的破坏,人类将直接面临“天灾”的威胁。
   
首先,臭氧损耗会对人类产生直接危害。人的皮肤,眼睛易于受到有害紫外线辐射的损害,过多的有害紫外线辐射还可以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如皮肤癌和传染病发生率的增加。研究表明,世界皮肤癌发病率升高主要是和紫外线辐射加强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二,臭氧损耗对植物直接产生危害。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它不但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也使植物的发育不正常,种子质量没有保障,它还有可能引起植被分布格局的改变,使对紫外线辐射敏感的植物被急剧繁殖的耐紫外线辐射植物所排挤。第三,人们通过科学实验还证明,有害紫外线辐射可使鱼类和水生植物物种构成发生变化,使多样性的水生生物品种减少,并导致水生生物对水温、营养物、病害和污染等方面变化的敏感性。在水体生态系统中,有的生物物种,其中包括浮游动物、幼体鱼、虾、螃蟹等,还会因为有害紫外线辐射的增加而迅速死亡。

 

四 可怕的温室效应

 

在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地表又将太阳光的能量反射到大气中,大气层和水汽吸收了地表太阳反射的热量,增加了大气层的温度并增大热效应。这种热效应类似于阳光使室内增温的现象,故称为温室效应。平衡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生物是有保护作用的,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地球的平均温度总是保持在13℃。但是,如果温室效应超过了平衡底线,就是灾难的开始。

气候专家认为,现在的地球可能接近于最近100万年最热的时期,尤其是太平洋部分地区,那里是强烈的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发源地。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说,厄尔尼诺现象是检测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厄尔尼诺可以导致气温比平常高。目前地球地表温度在近三十年来,每十年上升了0.4华氏度。

大气中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氟利昂等。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就会上升。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增加,而且制造了大气层原来没有的新气体,从而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人类活动,比如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能迅速导致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些气体的集中,超过了植物和海洋吸收它们的速度,这些气体在大气层中成年累月的聚集,最终导致地球的变暖。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地球变暖将会对亚太地区产生巨大影响。WHO警告称,由于地球变暖,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每年将有上万人面临死亡的威胁。气候的异常,既提高了温度,又增加了龙卷风、干旱及洪水发生的次数。据WHO的数据统计,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西太平洋风暴发生的次数增加了2%,受灾人数增长了30%~40%WHO表示,这个地区的难民数量将在未来的50~100年内保持持续增长。WHO呼吁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各个国家要减少产生温室效应的废气的排放量,同时还要加强对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新发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气温升高已导致了许多地区的水质下降,引发了由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

地球变暖也将使得昆虫的数量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关于65种昆虫的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全球温度不断上升,适应能力极强、繁殖速度极快的昆虫,数量正在快速增加。这些昆虫可以很快地适应环境。更加麻烦的是,人类还未做好应付昆虫动物带来疾病威胁的准备。在人类历史上,动物疾病侵袭人类的事例屡见不鲜,频率越来越高。老的如狂犬病、霍乱、炭疽病、登革热,新的如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非典(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都是动物带给人类的疾病。

荷兰病毒学家乔纳森.希尼经过5年研究发现,从2000~2005年,全世界大约有5000万人感染了狗、牛、鸡以及蚊子等动物携带的病毒病菌,其中7.8万人死亡。目前,能够感染人类的已知病原体共有14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正在“生成”或“再生”。根据过去25年来的记录,每年都会有一两种新生或是变种的病原体侵袭人类。这项研究暗示,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千年内,动物疾病以今天这样的速度发展,人类很可能会因承受不住动物传染病的猛烈进攻而走向灭亡。此外,因气候异常而催生大量有毒的鱼类,也成为威胁人类的一大问题。2006年夏天的菲律宾港口城市就出现了因食用西加鱼而中毒的事件;喝过西加鱼鱼汤的6人中,一些人出现全身麻木、一些人腿脚无力、一些人说不出话嘴巴无法张开现象。西加鱼因为吃了可以分泌毒素的赤潮藻,通过食物链传递方式积累毒素。然而,科学家目前尚未找出有效方法对付西加鱼引起的中毒,更糟糕的是,一般医院也没有完善的设施诊断患者是否中了西加鱼毒。

疾病专家说,引起“流行病大爆发”的原因可能和地球升温有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密度升高、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动物间传染的病原体也越来越可能“跃入”人体,更易在人际传播。比如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它不仅可以通过鸡鸭传播,也可以通过其他鸟类传播给人。另外,这种病毒可能发生变异,直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登革热也有在全球苏醒的趋势,这种动物疾病是在丛林中通过蚊子在猴子之间传播的,同样的情况也可在人类之间发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动物疾病可以发生变异,最终可以直接传染给人类。更为担心的是,对于以上疾病,目前还没有真正有效的疫苗。科学家根据此预测,昆虫可能代替人类成为未来地球的统治者。病毒学专家希望医生和兽医们需要一起努力,解决这个日益威胁全球安危的问题。而全球温度升高又是最根源的问题。

这种可怕的情况,已经从人类居住的城市影响到了远离人烟的南极半岛,情况不容乐观。英国剑桥大学的冰川学家谢泼得(Andrew Shepherd)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警告说,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上的拉森冰架带来灭顶之灾,而其他冰架所面临的危险也比以往所估计的更为严重。他们发现,冰架厚度在1992年至2001年间减少了18英尺。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拉森冰架将在21世纪内四分五裂。谢泼得警告说,如果这些蕴藏着大量陆地冰川的巨型冰架融化的话,全球海平面将会大幅度升高。

20069月美联社美国休斯敦发出警告,北极海域的冰层冬天的融化速度比以往加快。

25年来,北极海域冰层在冬天一直以每十年1.5%的速度缓慢融化。但近两年速度提高了15倍。研究人员说,从2004年到2005年,冰层的数量减少了2.3%,过去一年又减少了1.9%。美国航天局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在北极地区的东部,冬天的海面冰层数量在过去两年内已经减少了40%

20061222,美国《科学》杂志评出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冰盖在减少位列其中。科学家通过机载激光测高、卫星观测等手段发现,地球上最大的冰盖—格陵兰冰盖每年至少消失掉1000亿吨,南极冰盖每年也大概减少了数百亿吨冰。地球上这两大冰盖不仅在减少,而且正在加速减少。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的升高,高山冰川和极地冰层的融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会给沿海居民带来灭顶之灾。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54.5℃,海平面将由于海水膨胀而上升20140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将大陆和海岛、海岸线20公里以内的陆地淹没。由于海滨城市多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如果海平面上升,许多岛屿和岛国会被淹没,全球1/3的人口也将因此受到影响。此外,在海面上升和海水入侵的情况下,大量的沿海湿地也势必消失。最后,还有因全球升温而增加的降水和引发猛烈的洪水,侵蚀海岸、岛屿的情况将更严重,从而使滨海胜地失去作用。人类不但遭受惨重损失,许多生物也因此走向灭绝。在非洲,干旱和饥荒正在进一步加剧,那些严重营养不良的母亲不得不剥下快要枯死的树皮,给自己的孩子充饥。而在欧洲大陆,水灾又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2007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发出警告,世界上一些最壮观的自然奇景正遭受全球变暖气候的威胁。一些保持着微妙平衡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正处于完全消失的危险中,其中包括喜马拉雅山冰川和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森林栖居着地球近1/3物种。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左右,60%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将变成半贫瘠的热带大草原。一些物种很可能未被识别前就已经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热点地区”名单上还包括:恒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孟加拉湾地区、濒临灭绝的玳瑁龟的栖息地加勒比海、北美洲最大的沙漠—墨西哥奇瓦瓦沙漠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温带雨林(那里生长着一种别处没有的南美松树,其寿命最长可达3000年)。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对中国长江上游、白令海和东非沿海森林地带发出了警报。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介绍, 21世纪全球平均降水将会增加,北半球雪盖和海冰进一步缩小。全球平均海平面到2100年时将比1990年上升0.09~0.88米。高温天气、强降水、热带气旋等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的活动是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它在温室气体的增加总量中占49%,居第一位;工业居第二位,占24%;第三位是森林砍伐,占14%;第四位是农业,占13%

“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无节制地被开发和使用,加上土地固碳平衡的破坏,以及工业生产的污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阿尔赫尼斯在100年前预测的气候变化,在今天正逐步变成现实。”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许吟隆博士说。

大自然,这个花费46亿年孕育出人类的母亲,面对未来,充满了波折与苦难。而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还有谁能“独善其身”、永葆健康呢?古人云: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现代一些考古学家推测,人类应该在地球上出现过5次以上的文明,后来又毁灭了。我们现在的人类是否也往这条路靠近呢?

现在南北极已经开始冰雪融化了,温和的日子已不再来,春节的天气和六月的暴热阳光无任何区别。非洲的干旱地区正在饱受太阳过度温暖的痛苦。现在,每一片森林的消失,每一个冰川的融化,人类就像“种”了一个又一个“太阳”,我们还要种多少个“太阳”呢?

 

 

 

 

 

 

 

 

 

发表日期:2008年5月17日    浏览次数:3518次
  上一篇:[研究]自然之伤—致命威胁篇   下一篇:[研究]自然之伤—地境破坏篇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研究]自然之伤—天境破坏篇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2008/3/14
·健康管理在商业健康保险中的作用 2008/3/14
·[科学杂志]为什么人类易受HIV感染? 2008/3/29
·[科学杂志]艾滋病毒载量与人类基因变异 2008/3/29
·关于七月开展有奖征文活动的预告 2009/6/27
·[新闻]黍匀营养夜校隆重开课 2009/6/13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交流】食物营养成份逐年下降有退化现
·[书讯]《干细胞市场营销》目录
·【常年】历代养生古文写作专题课程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增加了总β放射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南通回应禁止制造销售殡葬用品不妥
·王海打假:天赋五常稻花香属于冒充
·[健康]当心这些越养越病的假养生建议
·[疫情]国家卫健委关于疫情最新通报
·[分析]陆挺: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来出
·[信息]定价无标准,万物皆干细胞吗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25516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