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1532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生命自然 >> [研究]自然之伤—来自心肠篇
[研究]自然之伤—来自心肠篇

  

来自“肠胃”的自然之病

 

黎黍匀/文

 

 

 

在本书的上部分,我们已经详细研究了人体疾病与肠胃的关系。

现在,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知道,大自然目前已经被人类破坏得支离破碎,也就是说,大自然已经“生病”了。

几十亿年前大自然都没有过这样的“病”。

几亿年前大自然都没有过这样的“病”。

几千万年前大自然都没有过这样的“病”。

几百万年前大自然都没有过这样的“病”。

几百年前大自然都没有过这样的“病”。

而现在,大自然“生病”了。天境、地境、人境都“病”了。

谁造成的呢?当然是人类。

人类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人类也病了。人类的肠胃得了另一种非生理的病,即“精神类”肠胃病。当肠胃开始患上“精神类”疾病,人类的思想就会对自然的一切都充满敌意,充满征服的邪恶念头。

就像中国古人骂人时说的,“一肚子坏水”。

“一肚子坏水”的人类作出了让自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折磨、蹂躏、践踏!

 

肠胃有个“大脑”

 

人们经常用“心想事成”作为祝福语,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但是,目前医学界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时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人思考时会发现,有时感觉发自内心的,于是有“心想”之说。有人还觉得自己身体的某些其他部位也会想问题。中国古人还创造了许多过去被认为不科学,而今天看来却是真知灼见的如把”“都看作有智慧、有情感的成语或说法,诸如:述说衷肠”“古道扬肠”“荡气回肠”“满腹经伦”“一肚子委曲等等。骂人时,说对方“一肚子坏水”也是存在的事实。

中医从来就将人的七情六欲与机体的器官对应,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理论。

日前西方科学家也发现,人除了头部有大脑外,竟然在胃肠处还藏有一个“大脑”,并且控制着人的悲伤情感。

英国医生兰格利(J. N. Langley)于1921年首次提出肚子内藏有神经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的主任格尔森(Michael Gershon)于1996年重提此话题,并引进肚子里的“第二大脑”概念。格尔森通过深入研究一项新兴学科-神经胃肠学发现,这个“腹脑”实际上是一个肠胃神经系统,拥有大约1亿个神经细胞,主管消化。“腹脑”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递。它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的分泌等。其运作过程采取大脑指挥四肢一样复杂的反馈方式,但完全独立于大脑之外。

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观察人的肚子能够了解人的思想人的决定是从肚子里作出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95%都产生于腹部第二大脑。它能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能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输,这也许影响到一个人的理性决定。这也正应了在德国流行的一句俏皮话,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和作出最佳决定

此外,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格肖恩介绍说,这第二大脑也会生病,并导致神经机能病。而另据悉,许多科学家已将一些病症的起因归为腹部大脑神经系统没有发挥功能,例如神经性恐惧症和抑郁症等。

第二大脑是原始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在物种进化的初始阶段出现的管状蠕虫和稍后的腔肠动物,就是凭借这种腔肠神经机能赖以生存的。为完成更为复杂的动作,动物需要更为复杂的神经系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最早的爬行动物已经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但其腹部的神经系统并未消失,自然选择将其留存在某些哺乳动物体内,以帮助母体中胚胎的发育。在某一发育阶段,胚胎中会出现两个独立发育的脑,到后期它们通过迷走神经联系起来。两个脑在节奏上存在相似之处。对于高级动物,要求胃肠道神经系统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指挥与控制功能。并且保留了原始生命生存本能所需的反射功能与自卫能力。当生命体遇到外部危险时,就会迅速分泌激素并做好应对的准备,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胃部的神经就开始兴奋起来,迷走神经促使生命体开足马力制造血清素,加大了对胃部的刺激,中止了胃的消化程序,和全身一起进入紧急状态。对于内因性危险——细菌、病毒的侵袭,即使大脑处于睡眠或休克状态,肠道神经系统也能独立地感知、传达信息、启动肠道免疫系统与之抗争,同时还会将信息经迷走神经反馈给大脑的。

现在,为研究胃肠道神经系统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反射的奥秘,于是就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神经元胃肠学。研究发现,分布在食道、胃、小肠、结肠组织叶鞘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与大脑的工作原理一样,它们之间也在快速地传递着信息,独立地感知,接受信息,并作出反应,使人产生愉悦或不适的感觉。几乎所有控制大脑运转的物质——主要的神经接受物质如5-羟色胺、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在胃肠道系统中都有。大脑中最基本的蛋白质——神经肽和阿片肽,在肠道免疫系统中也广泛地存在。而且胃肠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数以亿计,比脊髓中的神经元还多。因此细胞生物学家把胃肠道神经系统称为人第二大脑

第二大脑对人的快乐和痛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溃疡、慢性腹痛及吞咽障碍的患者都被医生告知他们的疾病和情绪有着密切联系,是他们腹部的“第二大脑”出了毛病。
   
“腹脑”不仅具有记忆功能,而且像大脑一样有情绪反应。“腹脑”和大脑相互联系,一个出了毛病,另一个也受影响。例如,忧虑、消沉、急躁、肠易激综合症(IBS)、溃疡和帕金森症都会同时体现在大脑与消化系统;25%服抗抑郁药患者有胃痛;“怀兔”的感觉是由身体在紧张状态下产生的一股激素波所造成,而紧张反过来可刺激食道处的神经,导致窒息的感觉。格尔森发现,70%的慢性肠胃病患者在儿童成长时期都经历过父母离婚、慢性疾病或者父母去世等悲伤。 
   
“腹脑”还会做梦。人在沉睡无梦时,胃肠器官进行柔和有节奏的波形运动;但做梦时,内脏开始出现激烈震颤。人如果吃得不好常常会做恶梦,而且许多肠胃功能紊乱的病人总是抱怨睡不好觉。 科学家目前利用“腹脑”,采用生物反馈疗法,使患者凭藉大脑的精神作用,加强自己的肠胃功能,成绩显著。

 

坏肠胃,坏了自然

 

科学家发现了肠胃是另一个“大脑”。

科学家发现这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科学家发现“第二大脑”和头部大脑一样,拥有思考、思想的所有物质和神经系统。

科学家发现,当“第二大脑”变坏的同时,人类就产生邪恶的念头和行动。

产生邪恶的念头、“一肚子坏水”的人类,导致了不顾后果的行动。

大自然在这样的邪恶行动下,天境被破坏,地境被破坏,人境被破坏。到了2006年,人类已经创造了十大环境问题: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终于“病”了,病地奄奄一息。

自然终于到处都是“慢性病”的痕迹,水被污染、、土壤被污染、空气被污染、河流被毒害、植物在灭绝、动物在灭绝,最后了人类的食物也已经开始中毒,“生病”……现在,我们已经面临大自然的七大威胁。

我们生存的环境都已经被破坏,那么健康的出路在哪里?

 

环境破坏,催生“保健品”

 

我们不能不吃东西,但是环境已经让我们能吃的食物变质了!

我们的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于是,人类创造了营养师的职业!

但是,你一定会感到,现在不管是医生还是营养师,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都会面临专业的恐慌。高明的医术、营养学在这些事件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奈。所以,如果一个营养师没有明白大自然,谦虚地了解大自然规律,营养师职业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职业,成为一种职业的形式。单纯的营养知识,是不能为预防慢性病带来实质效果的。

人们却没有去深层反省自己的行为过错,于是又创造了“保健品”的世界为自己的生存着想。

这里记录了人类为保健事业作出的巨大努力:

一、全球进展记录

1990年德国科学家Fischer 完成了简单碳水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1912年波兰科学家Funk提出维生素的概念,并从半糖中提取出尼克酸。

1913年美国科学家McCollum Davis 以及Mendel 同时发现维生素A缺乏导致夜盲症。

1914年美国科学家Kendall证实碘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获得诺贝尔奖。

1918年美国科学家Osbome Mendel证实钠的必需性。

1924年美国科学家Thomas Mitchell 提出以生物价来评价蛋白质质量的方法。

1926年荷兰科学家Jansen Donath 分离出抗脚气病的维生素。

1926年法国科学家LeRoy证明镁是一种必需营养素。

1927年美国科学家Summer证明酶是一种蛋白质。

1928年美国科学家Hart及其同事研究发现铜与铁对血红蛋白的合成均是必需的。

1929年美国科学家Burr GMBurr MM发现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1930年英国科学家Moore证实β-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前体。

193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组证明锰为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1932年美国科学家KingWaugh从柠檬汁中分离出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作用。

1932年德国科学家Brockmann从金枪鱼的肝油中分离出维生素D3

1933年德国科学家Kuhn从牛奶中分离出核黄素。

1935年瑞士科学家Karrer等完成核黄素结构的测定和人工合成。

1933年美国科学家Williams从酵母中分离出泛酸,后证明泛酸是辅酶A的成分。

1935年美国科学家Rose开始研究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确定8种必需氨基酸及其需要量。

1936年德国科学家KoglTonnis从鸭蛋黄中分离出生物素

1937年匈牙利科学家Gyorgy证实生物素可以预防大鼠和鸡摄食蛋清而产生的病理变化。

1936年美国科学家Evans从麦胚油中分离出维生素E,瑞士科学家Karer完成了人工合成。

1938年美国科学家Lepkovsky获得了维生素B6结晶。

1938年美国科学家McCollum通过大鼠试验证实钾是必需营养素。

1939年丹麦科学家DamKarer分离出预防出血的因子维生素KDam获诺贝尔奖。

1940年美国科学家Shohl采用结晶氨基酸溶液进行了静脉输注。

1943年美国第1次发布“推荐的膳食供给量”。

1945年美国科学家Angier等完成了叶酸的分离与合成,证明叶酸治疗贫血作用。

1948年美国科学家Rickes等从肝浓缩物中提取可治疗恶性贫血维生素B12

1953年美国科学家Keys 发现动物脂肪消耗量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发生率成正相关。

1953年美国科学家Woodward完成维生素D3的人工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5年英国科学家Hodgkin等完成了维生素B12结构的测定,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1957年为解决宇航员饮食问题,美国科学家Greenstein 发明要素膳。

1958年美国科学家Prasad 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人类锌缺乏病。

1959年美国科学家Moore 提出营养支持中最佳氮热比例为1150g:kcal)。

1959年美国科学家Mertz Schwarz 的研究表明铬是胰岛素养的辅助因子。

1961年瑞典科学家Wretlind 采用大豆油、卵磷脂、甘油等原料研制成功脂肪乳剂。

1967年美国科学家Dudridk提出静脉高营养的概念。

1968年瑞典提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人民膳食的医学观点”。

1970年美国科学家 Schwarz发现钒为高等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1970年美国科学家 Nielsn发现了镍是高等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1972年美国科学家 Carlisle发现了硅是鸡和大鼠生长和骨骼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1973年美国科学家Rotruck等报道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辅助因子。

1977年美国科学家 Blackburn等调查发现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1977年美国发布第1版“美国膳食目标”。

1992年美国发表了第3版“膳食指南”与膳食指导“金字塔”。

1997年美国提出“膳食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中国进展记录

1938年中国中华医学会特刊第10号发表《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

1945年中国营养学会成立。

1952年中国出版《食物成分表》。

1958年中国《营养学报》创刊。

1959年中国进行首次全国性营养调查。

1980年中国报告硒与克山病的研究工作,提出人体硒的最低需要量。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

1989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第1版《中国膳食指南》。

199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主编《食物成分表》出版。

1992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第3次全国性营养调查。

1993年中国《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在北京创刊。

1993年国务院颁布《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

1994年中国《肠外与肠那营养》在南京创刊。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第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举行营养师资格考试,并决定每年举行1次。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要》,其中提出在我国将实行营养师制度。

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出版。

2003年中国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2003年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市成立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这些辛苦工作,实际上又给了现实中的人们多大的贡献呢?

当人类用“一肚子坏水”进入营养保健行业之后,保健市场实际又是怎样的呢?保健品真正让我们能够脱离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之后的“苦海”吗?

 

 

 

 

 

 

发表日期:2008年5月13日    浏览次数:2524次
  上一篇:益健配餐软件   下一篇:[研究]自然之伤—谁让我们奢侈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研究]自然之伤—来自心肠篇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2008/3/14
·健康管理在商业健康保险中的作用 2008/3/14
·[科学杂志]为什么人类易受HIV感染? 2008/3/29
·[科学杂志]艾滋病毒载量与人类基因变异 2008/3/29
·关于七月开展有奖征文活动的预告 2009/6/27
·[新闻]黍匀营养夜校隆重开课 2009/6/13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交流】食物营养成份逐年下降有退化现
·[书讯]《干细胞市场营销》目录
·【常年】历代养生古文写作专题课程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增加了总β放射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南通回应禁止制造销售殡葬用品不妥
·王海打假:天赋五常稻花香属于冒充
·[健康]当心这些越养越病的假养生建议
·[疫情]国家卫健委关于疫情最新通报
·[分析]陆挺: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来出
·[信息]定价无标准,万物皆干细胞吗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254512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