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9 12:25:42 来源:39健康网社区
2009年6月份的一场“水战”在媒体上突然爆发,“水源地”之争瞬间成为今夏最热门事件。然而城市居民对这样的“口水仗”已经见怪不怪,2008年爆出的康师傅“优质水源”之争;2007年热炒的水质pH值之争;2000年开始的纯净水之争……近10年来中国关于饮用水的争论几乎从未平息。然而,在这些争论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人们却一直不得而知。
口水战缺乏实验依据
以纯净水之争为例
2000年4月24日,居全国饮用水行业第三位的农夫山泉突然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转而生产天然水,原因是纯净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农夫山泉此举立即引起行业地震,被指为不正当竞争。而农夫山泉却说自己只是想要普及饮用水知识,端正消费者认识。在两派的争论当中,各方观点都有专家支持,在媒体上唇枪舌战,互不相让。
农夫山泉表示,纯净水在深度过滤的过程中不仅去除了有害物质,同时也去除了有益成分,致使人体无法从纯净水当中获取镁、钠、钙、钾等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纯净水企业则指出,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来自于食物和膳食补充品,饮用水所提供的矿物质营养素的数量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这两种观点在商界及媒体中争论激烈,但当时中国科学界无论是在实验研究或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面并没有一篇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报道。在争论中,农夫山泉一方在媒体上出示了时为浙江省心脑血管系统中药筛选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白海波领导的“水与生命”课题组所作出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动植物实验表明,天然水及其中含有的钾、纳、钙、镁等元素对维持生命极为重要。但这项研究事后并未发表论文。
白海波所做的动物实验是将发育状况基本一致的20只SD大白鼠切除肾上腺后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置于除饮用水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存活情况(一组白鼠的饮用水为农夫山泉,一组白鼠的饮用水为不含矿物质的水),随后观察到两组老鼠24小时内存活数分别为3只和5只,存活超过6天的数量分别是2只和4只,存活的最长天数分别是7天和13天。
在植物实验当中,课题组将相同的水仙、大蒜、洋葱在未出芽时随机分组,将其根部浸入不同的水中,以观察记录生长情况。40天后,观察到使用农夫山泉浸泡的水仙无论在根重、叶高还是在开花方面,其绝对数值都优于纯净水。
“但这些实验结果是完全没有意义,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境学博士后告诉《科学新闻》,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其动物实验的实验设计极不正规,没有重复,单一结果不具有任何统计学意义,不能说明实验处理间有任何显著性差异;而在植物实验当中,“天然水肯定比纯净水对植物要好,因为植物可以从中吸收钾、镁等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但如果用植物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对人体适用的话,那我们还要小白鼠干嘛?”
2001年,第三军医大学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舒为群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23卷第11期发表论文《长期饮用纯净水、净化水、自来水的大鼠血清矿物元素水平比较》,是国内第一篇正式对饮用水与健康之间关系做出实验研究的论文。在随后几年,舒为群课题组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纯净水的动物实验研究,结论认为纯净水有可能造成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与国际主流观点相同。
“我们差不多是国内做纯净水研究时间最长、最系统的。”舒为群说,目前国内还没有做过饮用水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
误导性宣传频频上演
在此之后,水行业掀起的pH值之争实际上还是纯净水之争的延续,因为纯净水没有无机盐,是酸性的,而一般天然水普遍是碱性的,饮用水的酸碱性争论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的纯净水与天然水的争论。
不久,康师傅率先推出了矿物质水,在纯净水中添加两种矿物元素硫酸镁和氯化钾,广告宣称“通过喝水即可适时补充人体流失的部分矿物质”。而在2009年5月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召开的矿物质水标准研讨会议上,厂家则表明在纯净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镁等添加剂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调节口感,“有其工艺上的必要性”。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集团总部中央研究所罗之纲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向水中添加的硫酸镁和氯化钾两种食品添加剂是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而添加的量则经过了集团研发部门的反复测试,并进行过消费者口感调查。
“对于向纯净水中添加矿物质,这方面的科研几乎是没有的,加什么、加多少,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科学研究。”水营养专家、北京IDM(爱迪曼)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复兴告诉《科学新闻》:“所谓矿物质水,实际上还是纯净水,它与纯净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它添加的矿物元素起不到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效果。”
李复兴表示,一些矿物元素确实在水中会比在食物中更易被人体吸收,但这些元素必须处于水合离子状态,而水合离子状态只有在天然水中才存在,人工添加无法形成。也就是说,人工添加的矿物元素在饮水过程中并不会真正被吸收。
舒为群对此持相似观点。她表示,在水中添加的矿物元素是微量的,而人体对镁的吸收无论是通过食物还是通过水,效果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在今年5月份卫生部的矿物质水标准研讨会议上,与会厂家表示未来会考虑将更多的矿物元素添加在水中,将会形成新的行业标准。对此,李复兴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矿物元素并不是加得越多越好,人体也并不是什么都能够吸收,要添加矿物元素必须要有足够的科学研究。但是为何在没有足够研究的前提下,中国的饮用水标准却一再修订?
“目前中国在饮用水方面并没有自己的研究,无论是《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还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都是来自于国外,只是对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以及欧盟等地相关标准的综合。”北京IDM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赵飞虹表示,国外在制定标准时都要有大量研究数据,在修订时也必须有数据支持,而中国却从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标准始终滞后”。
对此,负责推动标准修订的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秘书处表示:“我们没有作这方面的科研,只是依据国外标准进行的修订,因为这些在外国都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不需要再进行科研。”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整体来说,国家在饮水与健康方面的关注力度很低,投入很少。即使像舒为群这样作了10年研究的老课题组,也只是在1998年申请下来的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随后便再没有了来自国家的支持。“不受重视,经费很难申请。”她说。
除了国家投入不足以外,研究者通常也不愿涉足这一领域。一方面是因为动物实验的周期长、费用高,一次需投入几十万;另一方面,一位饮用水行业内人士告诉《科学新闻》,有些人认为太简单、不屑一顾,还有些人则是担心得罪人,吃力不讨好;舒为群也一再表示“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了”。
尽管国家投入少、研究者不积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自发投入科研,包括医学实验、包括水源的综合评定。目前已有十几家企业在做自己的科研项目。李复兴告诉《科学新闻》,“做这些实验对企业未来宣传是有好处的”。但是,在获悉某一饮用水企业委托北京大学医学部对其产品所做的一个短期动物实验及其结果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病理学家对此并不认同,认为这种实验并不正规,结果值得质疑。
http://health.rbc.cn/ysbj/200908/t20090826_142616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