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养生文化。优秀的养生文化孕育出各种风格各异、用途多样的养生产品。这些产品原料有的来自食物,有的来自药材,有的是二者兼具。它们经过漫长的时间考验,具有较长久的使用历史,多数呈现出原生态的特征。随着世界各国养生产业的扩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产品正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消费者的青睐。
一般认为,民族健康产品是指以少数民族为主,以大自然中的草药或天然食材为制作原料,达到调节亚健康、辅助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保健类产品。如藏、蒙、维吾尔、傣、彝、朝、哈萨克、瑶、壮等医学体系,都包含有丰富的健康食疗方案和产品。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职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健康意识和知识的普遍缺乏,导致慢性病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疾病死亡的首位疾病种类,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真正符合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有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21世纪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全球性出现的健康危机,催生了的健康服务的刚性需求。健康市场顺应时代的需求而迅速形成,养生产品需求增速,不同类型的健康产品也陆续进入市场。民族健康产品也是健康产业中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一、民族健康产品的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日益提高,居民消费力的提升,健康产业的市场发展迅速。民族健康产品在健康产业市场中,具有极大的优势。民族健康产品具有天然特性、历史特性、防治未病特性,这是区别于现代技术生产的健康产品的地方。推广和扩大民族健康产品的市场,能够有效促进民族养生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民族品牌的建立和升值。
1.民族健康产品具有观念优势。来自国家公众营养机构的信息显示,全球65亿人口中,有40多亿人接受民族医药,反映出民族医药的强大生命力。西方国家尤其重视研究我国中医药、保健食品的领域,以弥补单纯医学手段的缺陷;也反映出食品、中医药、西医相结合,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历史发展必然。2004年来自健康咨询机构的报告显示,西方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选择,已经开始从“人工生产”转变为“回归自然”的趋势。而民族健康产品具有来源自然、制作天然的优势,符合市场消费者的观念趋势。
2.民族健康产品市场潜力大。据调查显示,2001年至2004年,全球营养产业市场销售额均达到1500亿美元以上。而2003年中国的市场销售额达到69.4亿美元,占全球营养产业份额的4%,增速达到了14.8%。到2004年,根据中国保健协会对保健食品终端市场进行的调查统计,我国功能食品产业规模约为300-350亿元,在市场销售的规范品种为1917种。功能食品是以其含有功能成分为特性的产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特性,因此,在我国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概念是一致的。民族健康产品与功能食品接近,符合相关规定,适合于保健产品市场流通,对于刚起步的民族健康产品而言,具有发展潜力大、市场容量大的优势。
3.民族健康产品的文化优势。我国历来就有防治“未病”的优良传统,当代社会提倡为社会健康工作的理念深入人心,重视“未病”的防治。《黄帝内经》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说法, 认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元朝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到:“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现代营养学家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六十年”的口号。这些观念都是一脉相承,以预防为主的。民族健康产品正是这些防治“未病”观念下而诞生的产物,提倡少疾、安康、多寿的观念,并经过数千年、数百年的实践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养生文化特色,符合国内外市场的诉求特点,不需要从新创造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解说,更容易建立市场和打造品牌。这是当代科技生产类的健康产品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如果能够将各民族的养生文化详细整理,挖掘深层特征,将有利于其文化优势的突出,促进市场的开发。
二、民族健康产品的发展问题
民族健康产品一方面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存在开发和推广的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民族健康产品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涉及到政策、观念、市场、思维、管理、营销等方面。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民族健康产品在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占有份额极低,市场缺乏规模,难以形成较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企业。
1.民族健康产品缺乏规范研究。由于民族医学的传承方式各式各样,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的民族采用手口相传的模式,有的民族有专门的人才进行有规模地研究,使民族医药发展极不平衡。在我国已发现的12807种药物资源中,85%属于民族医药。截至2002年底,民族药有国家标准的只有906个。从目前情况来看,藏药、苗药的科研开发较好,壮药、瑶药、傣药的科研开发相当滞后。落后的理论研究,导致健康产品制作粗糙,优势不突出,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个别产品的开发,没有经过细致的临床测试和总结,缺乏历史渊源的挖掘,忽视了产品核心成分和功能的提炼,只是单纯的标注民族类别,导致了市场化的失败,这是典型不规范研究带来的结果。
2.民族健康产品定位模糊。民族健康产品多以天然原料生产,以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为目的,但是,因为开发者对养生理论缺乏了解,对市场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了对民族健康产品定位模糊的结果。如夸大民族健康产品的功效,人为神秘化其制作方式,擅自定位为医药产品,虚假肯定部分产品本身不具备的治疗功能,结果导致消费者冲动购买,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者还直接伤害到消费者的体质,带来不可估计的损伤。
3.民族健康产品缺乏特色开发。民族健康产品没有参与到健康产业兴起的阶段,而是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状态的阶段,这样的现实既充满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健康理论和概念的出现,也对市场进行了有效的推广和教育。民族健康产品是不能随意模仿和借鉴这些理论和模式的。一些民族健康产品开发者却不顾及自身产品的特色,缺乏投资意识,错误地将资金投入到市场推广和生产流程,忽视了产品特色领域的研究,通过借鉴和模仿同行的模式,以达到推广和占有市场的目的,结果却因为对理论的生搬硬套,缺乏系统和特色,在市场上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和机会。
4.民族健康产品缺乏科学营销模式。市场的核心是以营销为主,民族健康产品需要达到发展壮大的目的,不能忽略营销模式的研究和选择。由于民族健康产品本身研究的相对滞后,不少民族健康产品厂家缺乏科学营销的人才,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科学的营销模式需要熟悉市场和熟悉产品的专业人才设计。但是,目前能够具备既懂健康营养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的人才相当缺乏,造成民族健康产品厂家低水平启动市场,结果带来了民族健康产品市场开发滞后、持续性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流通和推广。
5.民族健康产品缺乏规范生产流程。民族健康产品多以低水平的技术方式制作,由于原料需要长时间的加工和调配,无法适应大规模的市场生产要求,只能以小市场方式维持发展。民族健康产品在市场开发初期,由于市场小,低水平的生产技术对市场影响不明显。但是,当民族健康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之后,如何大规模地生产、如何有效保证质量的稳定等方面却成为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6.民族健康产品保护方式滞后。民族健康产品开发者多数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产品的开发、地区、商标、专利技术等方面,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与合作方资源共享,失去了有效的投资合作机会,只能继续低水平运作市场,这样不但不利于民族健康产品的有效推广,也造成了各种生产和开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总之,民族健康产品的发展既有非民族健康产品存在的典型问题,也有非民族健康产品不典型的问题存在,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只有解决了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民族健康产品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民族健康产品的发展对策
民族健康产品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开发者进行以下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1.民族健康产品需要整理出其产品本身存在的历史文化。目前的健康产品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层次、高水平、高要求的专业运作阶段。产品的文化提炼已经成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认真挖掘民族健康产品里面本身蕴含着的文化特征,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展示自身的亮点,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民族健康产品的历史文化包括了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医学特色、民族奋斗的故事、民族名言格语、民族乐观故事、民族优秀技术展示、民族建筑特色、民族饮食特色、民族历史生存特色、民族的神话和传说、民族教育方式等方面,这些文化特征都会成为产品特有的附加特色。学者诸国本提出了“保护民族医药文化,发现民族医药人才,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寻找中国传统、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观点,就是提倡民族健康产品应该突出自身的传统、自身的经验、自身的模式,不要盲目模仿、借鉴,避免失去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产品特性。
2.善于整合资源,借助专家优势发掘产品的理论特色。各民族因为历史原因,对于各种医药、食物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造成对民族健康产品的理论解释模糊。民族健康产品厂家应该注重产品特色的提炼,善于整合自身不具备的资源,借助行业专业的专家力量,深度研究和挖掘产品的特色,突出自身的亮点,以利于市场的拓展。盲目模仿其他产品使用的理论,将导致民族健康产品失去本身特色,难以获取消费者的认可。近年来,一些健康产品企业推行“酸碱平衡”、“营养缺乏增补”、“养颜排毒”等理论以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个别民族健康产品企业为了省却研究的时间和经费,直接套用到其产品上面,导致业务推广出现障碍,消费者不认可的局面。主要原因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模仿者是难易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企业开发者应该注重自身产品特色的挖掘,集中体现在1至3个方面的功能上面,对于可能模糊的功能特征,尽量避免推广,如此,不但突出了产品的特色,也利于业务人员的市场推广。
此外,民族健康产品的分类要准确,避免产品人为划入市场“淘汰”类型。如消费者呈现“回归自然”的观念趋势,这对民族健康产品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观念优势,在产品的特色方面,避免传递和宣传人为制造、过度技术加工等信息,突出自然和天然的特性,塑造产品健康可信的积极形象,利于市场的开拓。
3.建立科学的营销模式。目前民族健康产品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市场营销的模式问题。如果选择的营销模式不准确,直接导致市场开拓的疲软。营销模式的选择,是建立在产品特色和产品文化的基础上的。科学的营销模式是符合产品的自身特色和文化特点的,而不合格的营销模式却不利于产品自身特色和文化特点的体现,降低了产品本身的价值。营销模式风格各异,典型的有加盟专卖店模式、企业自我拓展模式、自产招商合作包销模式。这些营销模式尽管在细节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强调了产品特色和模式的适合程度。民族健康产品在营销方面,要比非民族类健康产品复杂;民族健康产品比非民族健康产品增加了民族特色的内涵,如果营销模式忽略了它的内涵,这就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一些民族健康产品企业借鉴过直销类无店铺模式、借鉴过加盟模式、合作营销模式,最终没有成功的核心原因是模式无法体现其产品的特性。
4.强调特色功能,遵守相关的法规法律。由于健康行业对民族医药和健康的研究滞后,民族健康产品的开发,突现定位模糊、缺乏临床实践、功能神秘化的不良倾向。这些不良的倾向,削弱了其与行业对手的竞争力。一些民族健康产品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不惜冒险违反健康食品的相关法规,夸大产品功能,套用不符合产品特性的养生理论,如此不但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还带来了极大的市场运作风险。学者诸国本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在民族医药领域,研究者缺乏临床实践”,习惯性地将医药功能等同于健康产品的功能,这些行为既违反了国家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又容易误导消费者;而且产品缺乏对照比较,循证测试,只凭借个人经验和个性化体质确定用量用法,这就给市场化运作带来风险。由于民族健康产品本身是以养生为目的,预防疾病为方向,其作用功能理论上应该符合国家卫生部同意审批的22种保健功能: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民族健康产品开发企业应该借助专家资源,结合历史实践经验和临床积累资料,分析出产品明显的功能特点,屏弃“大而全”、“治百病”等模式的推广,如此才能达到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目的。
5.积极利用媒体资源,宣传正确和健康的行业信息。营养产业是迎合大众保健意识觉醒及老龄社会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许多产品的功能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大众对营养知识的认识和把握还有一个过程,因此媒体的舆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根据Frost & Sullivan(1961年成立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分析,营养产品企业最重要的发展策略是进行媒体管理,由于个别案例导致的媒体过度关注,会让消费者得到矛盾的模糊不清的保健信息,影响公司信誉,降低消费者信任度。研究指出,向消费者传递正确信息是欧洲膳食补充剂市场成长的最主要驱动力量。相反,2003年美国因麻黄问题造成减肥补充剂出现负面影响,虽然2004年4月麻黄禁令出台,但也没有改变市场下降趋势。2004年秋季消费者还受到的维生素E负作用的影响,造成整个补充剂类产品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民族健康产品由于自身各种特性决定了产品的复杂程度,需要重视利用媒体的资源,积极传递正确而健康的信息给大众,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目前,国家对于民族健康产品的发展,也日益重视,并加强各种措施和政策来支持。开发和推广的民族健康产品,不但有利于健康的促进,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成本,造福于社会。而如何大力发展民族健康产品,成为了当前相当迫切的要求。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要正视历史现实,以现实为基础,勇于探索,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健康产品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民族医药研究很不平衡,一类是历史上有民族文字的民族,另一类是历史上无文字的民族。但是,对于后者,近30年来,相关专业部门经过发掘和整理,用汉文表述了它的医术和草药、理论和实践、现状和历史,为开发民族健康产品提供有利条件。
我们只有建立系统的民族健康产品研究体系、市场开发体系、市场售后服务、市场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市场资源,勇于探索发展模式,才能跨越各种问题带来的发展瓶颈,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