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虚证与实证
黎黍匀 《五分钟学中医》
前面说过不同的寒证和热证,其实分别属于阴、阳方面带来的表现,根源在于阴阳类症状。从病理上来说,阴阳症状各有不同。
类别 |
阳症状 |
阴症状 |
1、表现 |
急性的、躁热的、功能亢进的 |
症状表现慢性的、虚寒的、功能低下的 |
2、脉象 |
脉象浮、数、实 |
脉象沉、迟、虚 |
3、舌头 |
舌色红绛 |
舌色淡白 |
4、证类 |
热证 |
寒证 |
5、归类 |
实 |
虚 |
以上是笼统的分类。实际上,中医分虚证和实证,是根据疾病的产生来源划分的。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至。只要调理阴阳平衡,就能恢复人体正常功能。体内正气亏为虚,体外邪气盛则实。因此,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通过判断疾病的来源,把各种疾病的证候大范围划分为内外两大类。内来源为虚证,外来源为实证。
当然,我们不必要搞那么复杂,更简单的说就是:
假设人体从健康——受侵袭——体质下降——形成疾病四个过程发展,那么,在从健康——受侵袭所观察到的人体表现,一律可以归为实证;当体质下降——形成疾病,这个过程看到的人体表现都是虚证。
实证就是人体气血旺盛时,发生健康被干扰的表现症状。
虚证就是人体被干扰没有采取措施,症状从实证变成虚弱的体质,并最终形成疾病的症状。
用现代语言,实证类似亚健康表现,虚证类似疾病状态表现。前面提到的寒证、热证,可以发生在实证阶段,也可以发生在虚证阶段。
中医倾向于研究实证为多,因为预防疾病以它为核心。这也是我们详细介绍两者本质的原因。
二、虚实
1、虚证
是正气虚弱或机体有形物质不足所产生的证候。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等亏损的证候。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气短,或心悸、自汗、盗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舌质淡嫩、脉细弱等。其病因病机为: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失养所致。如饮食失调,脾胃受损;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或房室过度,耗伐真元,以及久病损伤正气等。临床以后天致虚为多见。
类型 |
表现 |
阳虚 |
不温不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调;阴血不足以制阳,则阴虚而内热生,是以五心烦热、盗汗。一般来说,发热是正邪相争的表现。阴虚的发热,通常是在黄昏以后出现。热的时间越晚,说明阴虚的程度越重。虚寒证的病机为:阳气虚衰,温化无权。 |
阴虚 |
症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血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热证的病机为:阴液亏耗,虚热内生。 |
气血两虚 |
气不足以鼓脉行,血不足以充脉道,故脉细弱;舌淡苔少,则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濡养于舌。气虚:乏力、疲倦、懒言、脉沉无力;关于气虚诸症的问题。气是人体动力来源。不足,就喜静而不喜动的现象。血虚:失眠(多梦)、目干涩痛、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关于失眠多梦的问题。人体在运动时,血被输布到周身以荣养四肢百骸;在休息时,血液则流回到肝脏,血液来营养,静心安神。血液匮乏,魂不得养,躁动不安,会梦惊吓不安情景。气血之间的基本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不足气无处依附,很容易同时出现虚损。反之,在气虚时,就不一定血虚。 |
治疗宜用补益法。辨虚证须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才能指导治疗。如脾虚宜健脾,气虚宜补气,阴虚宜滋阴等。均可从脉象中了解之。虚证包含了寒证或热证,如阳虚生寒(即机能过度减退),故阳虚多兼有寒象(虚寒证);阴虚生热(即阴虚液少,阳气偏盛而化热),故阴虚多兼有热象(虚热证)。相对地说,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也多虚证。
2、实证
主要系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证候。但病邪过盛,人体必将增强其机能代谢活动以抵抗病邪,故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机能亢盛。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实证多是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邪气虽盛,但正气犹能抗邪,未至亏损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争的激烈阶段,多为外邪入侵,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留于体。
临床上实证除分有表实、里实证之外,亦有实热、实寒之分。实热,即热邪炽盛。症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腹胀满痛而拒按、尿赤、大便干燥、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滑实。实寒,即寒邪过盛、阳气被遏。症见恶寒肢冷、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痰多喘咳、苔白厚腻、脉沉伏或弦紧有力。
其病因病机为:无论是外邪侵入,还是由于痰饮、水湿、瘀血等所致,皆属邪气过盛。正与邪争,甚则发热;热扰神明、或浊邪蒙蔽心窍,皆可令人神昏、烦躁、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促;痰湿重者,必痰涎多而声漉漉,实邪积于胃肠、传导失调,故腹胀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水湿内停,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正邪交争,搏击于脉,则脉实有力;湿浊蕴结,内蒸于舌,故苔见厚腻。
分类 |
表现 |
寒证 |
恶寒肢冷、常年不温、脉沉迟 |
热证 |
面赤、身热、心烦、舌红、苔黄厚而干、弦紧有力 |
痰湿证 |
肥胖、大便粘腻、舌苔腻 |
燥证 |
烦渴、大便干燥 |
风证 |
震颤、歪斜、走窜 |
气滞 |
胸闷、腹胀、肋下胀满、叹气 |
血瘀 |
口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青紫粗大 |
注意:辨实证也要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瘀血)则宜活血化瘀或破血等。“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
三、虚实夹杂
临床上除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外,常有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等虚实来杂的情况。在治疗上对虚实夹杂的病证,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等不同治疗方法。《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是虚实定义的本源。虚证与实证的关系有三种:虚实夹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虚实夹杂,有六种临床表现:
1、表虚里实:素体卫阳不足,感受外邪后又伤食。症见汗出、恶风(表虚);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苔黄厚(里实)。
2、表实里虚:表邪未解、里气已虚;或素体脾胃气虚而受外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神倦、肢疲、纳呆或食后腹胀痛、喜按(里虚)。
3、上实下虚:痰浊壅肺、肾虚不纳。症见咳喘、痰涎壅盛、胸闷脘胀、不得平卧(上实);腰膝酸痛无力、形寒肢冷、吸气短少、眩晕(下虚)。
4、上虚下实:心虚于上,湿热下注。症见心悸、怔忡、失眠(上虚);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下实)。
5、虚中夹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见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肿、腹大如鼓。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虚实转化。
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实证发展到极盛阶段,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症状;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亦会出现类似实证的症状。
虚真实假:正气大虚,气血不足,运化无力,阴不敛阳。症见腹痛胀痛、脉弦;或高热、脉洪大等(假实)。但腹满胀痛时而缓解,且不拒按,脉弦而重按无力;或见舌淡或胖嫩(真虚)。
实真虚假:实邪内结,阳气闭郁。症见腹胀满痛、拒按、数日大便不行(真实);但精神萎靡、脉微弱(假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