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眼
黍匀机构学员夏圣清编
历史来源
龙眼俗称“桂圆”。
学名 Dimocarpus longgana Lour
英名 longan
科属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龙眼属Dimocarpus
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多产于两广地区,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有关龙眼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汉乃遣单于使,令谒者将送……橙桔、龙眼、荔枝。”此后,在许多古籍中也都有记载,如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皮黄褐色。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枝奴。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直到18世纪后,龙眼才由我国传到印度和南亚一带。
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龙眼的预防疾病指数为63.58,生命力指数为13.83,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用范围(见《肠胃决定健康》一书)。
营养价值
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龙眼花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龙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
龙眼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成分名称 |
含量 |
可食部 |
50 |
水分(克) |
81.4 |
能量(千卡) |
71 |
能量(千焦) |
297 |
蛋白质(克) |
1.2 |
脂肪(克) |
0.1 |
碳水化合物(克) |
16.6 |
膳食纤维(克) |
0.4 |
胆固醇(毫克) |
0 |
灰份(克) |
0.7 |
维生素A(毫克) |
3 |
胡萝卜素(毫克) |
20 |
视黄醇(毫克) |
0 |
硫胺素(微克) |
0.01 |
核黄素(毫克) |
0.14 |
尼克酸(毫克) |
1.3 |
维生素C(毫克) |
43 |
维生素E(T)(毫克) |
0 |
a-E |
0 |
(β-γ)-E |
0 |
δ-E |
0 |
钙(毫克) |
6 |
磷(毫克) |
30 |
钾(毫克) |
248 |
钠(毫克) |
3.9 |
镁(毫克) |
10 |
铁(毫克) |
0.2 |
锌(毫克) |
0.4 |
硒(微克) |
0.83 |
铜(毫克) |
0.1 |
锰(毫克) |
0.07 |
碘(毫克) |
0 |
|
|
据载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味比荔枝真是奴。”
食疗价值
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胃,补心长智,养血安神。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心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汤,熬膏,或浸酒服。
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①《本草汇言》:“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②《药品化义》:“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满呕吐及气膈郁结者,皆宜忌用。”
注意:痰火郁结,咳嗽痰粘者不宜。
生长季节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喜干热生境, 3--4月开花,7--8月果熟。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龙眼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果林地喜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普遍龙眼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