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凉薯
黍匀营养机构 杨颜霞编
历史简介
凉薯别名沙葛、豆薯、土瓜、地瓜、萝沙果、地萝卜。凉薯原产热带美洲。美洲栽培历史很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以后传到世界各地。我国南部四川、重庆两湖、两广等地栽培较多。近年来,凉薯在北方开始栽培。
营养价值
凉薯食用部分为肥大的块根,其肉质洁白、嫩脆、香甜多汁,含丰富的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元素。凉薯不仅风味出众,它有降低血压、血脂以及抗肿瘤作用,从凉薯种子中经过特定的方法纯化分离出一种新的凉薯抗肿瘤蛋白,具有抑制肝癌、胃癌和黑色素瘤的活性。
根据计算,生命力指数为14.88,疾病预防指数为20.18。
据测定,每千克块根中含水分810~880克、碳水化合物76~119克。
凉薯的营养成分含量(100克)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热量 |
55(千卡) |
维生素B1 |
0.03(毫克) |
钙 |
21(毫克) |
蛋白质 |
0.9(克) |
维生素B2 |
0.03(毫克) |
镁 |
14(毫克) |
脂肪 |
0.1(克) |
烟酸 |
0.3(毫克) |
铁 |
0.6(毫克) |
碳水化合物 |
12.6(克) |
维生素C |
13(毫克) |
锰 |
0.11(毫克) |
膳食纤维 |
0.8(克) |
维生素E |
0.86(毫克) |
锌 |
0.23(毫克) |
维生素A |
0(微克) |
胆固醇 |
0(毫克) |
铜 |
0.07(毫克) |
胡罗卜素 |
0.4(微克) |
钾 |
111(毫克) |
磷 |
24(毫克) |
视黄醇当量 |
85.2(微克) |
钠 |
5.5(毫克) |
硒 |
0.16(微克) |
食疗价值
《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凉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性能:性平,味甘,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功效:用于胃热烦渴,或饮酒过度;热伤津液,大便燥结。
附方:
1.凉薯小米粥。主料:小米200克、凉薯 100克。
2.白糖凉瓜:鲜地瓜120~240g,切片,加白糖适量拌食。用于热病口渴,大便秘结,或慢性酒精中毒。

生长季节
凉薯按块根形状分为扁圆、扁球、幼锤形(或圆锥形)种等;按成熟期分国早熟、晚熟种。25~30℃温度和强光照有利于块根膨大,温度低于15℃和弱光照使茎叶生长、块根膨大缓慢以至停止。块根开始形成至采收约需60天以上。一般凉薯播种后经5~6月后可收获肉质根,长江流域早、中熟品种在9月收获,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生食块根应早收,块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贮藏。
注意事项
一般建议如下:
1.脾虚寒者不宜服食。
2.大便秘结者,须嚼食本品。
3.种子及茎叶含鱼藤酮,对人畜有毒,不能食用,但可提取杀虫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