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为何不要过度考证字词
黎黍匀/文
阅读《论语》,目前有不少人喜欢通过《说文解字》等工具书来阅读,理由很充分:如果不了解当时的词汇含义,怎么能理解《论语》说了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语言含义跟现在是不一样的。
问题在这里,《说文解字》是在汉朝出现的,而论语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相距数百年,即使是距离一百年也很遥远的了。而《说文解字》未必忠实于原来的意思。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字典,它是规范一些常见的意义,不是所有词汇都包括进去的。这就意味着人们活用一些词汇的时候,并非是字典可以解释的。比如现代人早上问好不是说“早安”,而是说“你吃(早餐)了?”对方说:“吃了。”就相当于说:“早上好,”对方也说:“早上好。”这是一个活用的方式,如果1000年后的后人看到咱们这个对话,是不是先查“早”“餐”的含义,再确定我们是商量吃饭的事情呢?这就进入一个自我的误导状态。
实际上,即使是二千年前,一些词汇的本意还是不变多少的,用不着都考证,个别词汇考证是需要的。
即使是考证又出现一个问题:字典的解说真的确切吗?能达到象形文字表达的高度和准确吗?由于象形文字不容易还原本义,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很少查看象形文字,但是象形文字远比《说文解字》清晰多了,古老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得不到更多的本意解释,即使是看到象形文字,你认为本意是什么?也是后人的猜测,未必是原始的含义。比如一个“祝”字,有人认为是跪拜模式祈祷,有人认为是赎罪,有人认为是受处罚......解读比较复杂了。
所以,依靠字典不是唯一的出路,理解《论语》要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语言叙述的逻辑关系来理解,如果只依靠字词来解释,不但失去了原文的含义,更无法体现出其精神内涵。
简单举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呼?
关于《论语》开篇的讲解,就很多人误解了上千年,至今出版的《论语》讲解都很多都是不达原意的。比如南怀瑾、钱穆、李泽厚、李里等名家版本,不是截断原意就是没有透彻理解。有的通过字词来分析,说习是“羽加白”,本意是鸟初飞,不断反复。其实习本意就有“实践”的意思,“羽加白”也是说实践,这个考证就搞复杂了,没有必要,直接就是“做”的意思。有的通俗版本翻译更离谱:学习后再温习......把习解释为温习记忆!这是孔子最反对的,孔子一生强调行动实践,这个记忆是现代版本的说法,离原意太远了。
其实我们推理逻辑就知道了,“学”了干什么?就是要“做”。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个推理就明白的事情吗?非要不逻辑,还弄复杂。而南怀瑾老师的讲解更是匪夷所思了,他说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几百年后有人认可你了,你就开心了,即使已经不在人世。这个意思更是怪异了,其实这个意思可以当作南老师自己的引用扩张理解,但是离本意是太远了。
因此,很多人没有把第一句话解释清晰,导致对《论语》的理解越来越偏离原来的本意。
真实的本意是:
孔子说:学习了什么就要做到什么,(如果你这样做到了,你将面临两个结果):有友好的人不远千里跟你学习,拜你为师,难道不开心吗?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别人反对你,不理解你学习到的东西,说你疯,而你不生气,不是很君子风度吗?
所以说:《论语》第一句话就把整本书就定下了基调,那就是人必须生而学之,这是你一生的使命,但是这个使命将面临两个结果:有人拜你为师,有人打击你。注意,孔子不认为是为师就是很难的,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既然是这两个结果,那么人生第一个学习的东西是什么?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学什么以后就会出现有人拜你师、有人损你面呢?
所以第二句话很有逻辑的衔接上去了:学仁!
这些章节是非常有逻辑非常顺畅的。而解释的人把这个本意就忽略了,实际是“丝丢笨”!所以,解读《论语》,不可以不了解本意解说,不可以乱套词意解说,不可以忽略逻辑关系解说,不可以不从原则解说,不可以延伸含义夸大解说,不可以缩小偏离原义解说,不可以不忠实原书精神来解说。
那么《论语》的本意是什么?精神是什么?原则是什么?以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