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如何应对疲软营销的时代
黎黍匀/文
营销在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无到成熟,从成熟进入了疲软的时代。面临当前的销售困局,如何选择行业、如何选择项目投资、如何发展自己的事业、如何改善自己的工作等,已经成为众多人必须思考的一个话题。
一、我国营销变化的概况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营销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机遇,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策划使营销日益丰富,也意味其发展的势头迅猛,广泛传播。总结这30多年的营销历史,对于当前的销售困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78年—1990年,单一营销时代。我国大陆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市场意识逐渐出现,市场产品供需特点为求过于供。该时期的营销要求不高,而营销人才也相当匮乏,最早从事营销的人员多为“公关小姐”、“公关先生”为主,离真正的营销还相差比较远。而市场信息的传递,多以名片、电话本、信件投递等简单的方式进行沟通,人们对这些信息仍然带有怀疑和抗拒观念。因此,该阶段属于营销萌芽、市场开始接受营销的初级阶段。
1991年—1999年,综合营销时代。经过之前的阶段发展,营销观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接受营销带来的产品信息,物质也大量丰富,竞争逐渐从大城市蔓延到小城市、小村镇等地方,覆盖面比较广泛。而营销的方式也从电子媒体(电视、电台、光碟、录象等)、纸质媒体(报纸、传单、信件等)、电信媒体(手机、电话、电脑等)领域扩散,技术更加综合,受众更加容易接收。因此,品牌为赢家的时代出现,品牌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首要因素,而营销结合品牌打造也成为当时的一个独特亮点。
2000年—2010年,成熟营销时代。品牌经营时代已经衰退,随着品牌的大量出现,人们对品牌的选择更加挑剔和苛刻。营销的技术和方式除了更加综合之外,还对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进行挖掘。而资金雄厚、有先天条件的企业对营销进行了全新升级,也有无动于衷的企业。此时人们对产品的选择已经不是品牌可以影响的了,因此营销进行了人文和细化价值观的时代。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同质竞争、同价竞争、同类竞争等成为了营销不可避免的弱点。营销开始出现文化营销、价值营销、奢侈观营销等形式。
2012年至今,营销进入疲软时代。该阶段仍然延续成熟阶段的特点,但是物质丰富过度,已经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可怕状态。不同质量不同品牌的产品,已经充斥所有的渠道,无处不在。人们对营销的信息接触已经进入麻木状态、疲软状态。尤其是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更加加快了这个阶段风险的出现。人们通过物流的方式完成了市场营销,不在寄托在实体店铺,而购物方式更加从容和广泛获得。此时的营销,几乎耗尽所有的资源进行推广,网络推广成为了营销方式中的核心手段,电视、电台、户外广告、户外媒体广告等营销逐渐影响力仍然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无法于网络营销比拟。此时期进入了观念疲软、方式疲软、物品疲软、销售疲软的时代。
二、营销疲软时代的特点及对策
营销疲软时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复性使用营销模式。由于资金和资源的获取条件问题,小企业或其他商务单位,对于销售的选择方式十分被动,因此选择模仿的方式为多。而这些数量众多的商务单位的模仿行为,直接导致营销方式的模式迅速被复制、广泛被采用,因此其信息疲劳的时间出现也比较快速。
2.物品同质化,供过于求。不同的质量产品不断被创造出来,不管是一流品质的产品还是次品、假冒伪劣产品,都大量充斥于市场。而且,包装的技术提升,使更多的伪造产品得以欺骗性进行营销,导致市场的变数更为复杂,人们选择产品从品牌观点转为了更高要求的专业观点。消费者面临是否成为专家、产品销售者也面临是否成为专家的角色挑战。
3.行业缺乏规范,无序生产、无序营销更为明显。由于各个行业都在大量兴起,调查、调研已经无法得到真正确切的效果,因此制造话题营销引领概念的营销备受欢迎,而这些制造概念的销售模式,必然导致行业更为无序的发展,人们以为任何领域都是充满机会、任何行业都可以成功。这样的错觉导致了人们对销售也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以为只要销售就必然产生利润,这些错觉即使是调查报告也无法发现其不合理性,因为消费者也处于困惑的无序状态。
4.无质量保证、贪图快速的包装将市场复杂化。由于营销的综合应用,商人更容易把无实质内容的产品推广社会,使消费者失去了辨别真假的机会。大量伪造名牌、代加工品牌等的出现,直接使市场信任跌入低谷,因为信任的缺失,营销使用任何技术都十分艰难,而建立信任关系的企业,由于缺乏真正的优质产品而无法满足消费者;有优质产品和信任基础,因为缺乏人性服务意识而遭受消费者质疑和抗拒......诸如此类问题使市场逐渐复杂化、无序化,没有人思考行业是否饱满,复制、模仿、迅速发展等成为这个阶段尤其突出的问题。
5.替代销售成为营销的主要特征。市场已经不讲究所谓的开拓说法,替代别人的市场、消失对手或者整合对手等成为了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点。在矿泉水领域发生的“农夫山泉水事件”,就明显地说明,对手需要从打击竞争者达到替代对方市场的目的,只有如此才能生存。而这样的问题根源就是同质竞争、市场饱和等因素带来的。因此,如何面对替代营销的可怕事件蔓延和扩展,正考验着整个市场。
当然,现实中的营销远比以上的分析更为复杂,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问题,不能一一详细列举,仅以以上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观点。
对策一:观察那个领域已经饱和,不要轻易进入,如果进入就不要求自己非做大做强。对于当前大量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饱和。单是广西南宁,餐饮行业,每天就有数百家的餐饮经营者转让、改行。所以,对于一个创业而言,强硬进入,不思考地进入,未必适合自己。如果发现行业已经饱和、关系已经饱和,那么就不要轻易进入,不如选择工作比较好。如果非要进入,也要思考自己的客户必然在哪个方面出现,如果无法知道、吸引来这些客户,就不要轻易动。
对策二:学会替代不合理不合格不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尽管替代营销的出现是十分可怕的,但是在同质竞争的商业社会,这是必然面临的问题。如果企业不懂如何去替代别人的市场,就会出现恶劣的手段损伤他人,以此赢得市场。但是这样的竞争必然导致整个行业的损伤甚至覆没。为了自己的发展,不惜将整个行业破坏,这是不明智的行为,只能让消费者都拒绝,营销的难度更加增加。所以如何巧妙替代竞争对手、发展出自己的独特产品体系和推广给用户,将是企业和商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个替代营销应该是公平的、合理的、促进行业发展的,而不是野蛮的、虚假的、低劣的,损害行业发展的。
对策三:创新替代模仿。电子商务的出现,使营销得到更好的拓展。阿里巴巴的平台,让大量企业得到发展的空间,这是电子商务时代的独特之处。而最独特的地方是阿里巴巴利用了创新方式,使自己从传统的销售模式中成长起来,达到没有竞争对手的局面。因此,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商业头脑,创新出一个无人应用的营销模式,将使企业或产品进入一个不同质的竞争领域,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多资源应用。当然,这个创新不是表面的形式革新,而是系统地创新,创新出一个强大的系统运作,电子商务不出现以前,是不具备一个系统,当它出现了是因为具备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如果创业者具备建立一个系统的能力,可以选择这个方式营销。
对策四:不参与营销竞争,选择其他工作。不是建议大家不从事商业活动,而是选择工作不去创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创业的。在营销领域,真正可以成功的多为符合创业气质的人员,如果不符合的人从事,可能付出代价比较大。因此,能不创业就不要创业,能去工作就尽量在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看别人创业自己也参与,本质也一种模仿,也不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不理性的创业者减少,也利于减少市场的无序竞争,对于行业的转型、升级等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三、结论
营销疲软的时代,本质是信息疲软、产品疲软。而营销疲软,也是因为无序信息、无序竞争过度导致。
面对营销疲软时代,创业者应该修炼好自己的商业基础,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并创造一个全新的运作系统,如此才能减少损失,赢得未来。
这些基础包括:对行业趋势的了解程度、对产品的专业知识具备程度、对销售具备的资源程度、对渠道的掌控程度、对行业缺陷和发展机会的把握程度等等。这些要求虽然比较复杂、高层次,但是却是保证一个纯粹的创业者成功的必然条件。如果忽视以上基础的建立,创业或者营销将十分艰难,因为销售不是钱多就可以做的了。一张名片一片生意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万张名片一单生意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不发名片也有生意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名片你是发还是不发?
(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