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9】《增订十药神书》谈疾病预防
黎黍匀/文
背景:《增订十药神书》按明外史本传,作者为葛乾孙,字可久,长洲人,乾孙体貌魁硕,膂力过人,精于医学。其父葛应雷以医名于世,著《医家会同》二卷。《古今医统》云:“葛可久名乾孙,震父之子,医实跨灶,心甚仁厚,求治不分贵贱,辄尽心药之,无有不效,著有《医学启蒙论》、《经络十二论》、《十药神书》等书”,后人有增订,因此有《增订十药神书》。
医书《增订十药神书》是明朝葛乾孙所著,关于这个书的来历,作者在序言里讲述了传奇的经历。他说自己三十多年来,到处寻访学者,最终“言国文本”最佳,该人“精通方术,用药如发矢,无不中的”,认为是“神人也”,于是拜为师,得到书册奇方,最终提升了自己的医学水平。由于书里所说的道理,都应验于临床,十分有效,因此他本人就把自己的体会和原书的道理一起编写成了《十药神书》,以给世人养生之用。
在书中的总论部分,作者讲解了预防疾病的第一法则。那就是:“夫人之生也,皆禀天地之气而成形,宜乎保养真元,固守根本,则一病不生,四体轻健。”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是生下来不存在疾病的,先天给予的“真元”,这个“真元”十分重要,守护好则一生没有疾病发生。可见,先天的给予和后天的维护,都是一脉相承,相互连接的。
然后作者认为,人体的疾病发生就是成年后忽视了体质保养,引发亚健康状态,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即“若难,盖因人之壮年血气充聚,津液完足之际,不能守养,惟务酒色,岂分饥饱,日夜耽欲,无有休息,以致耗散精液,则呕血吐痰,骨蒸烦热,肾虚精竭,形羸,颊红,面白,口干咽燥,小便白浊,遗精盗汗,饮食难进,气力全无。”
他指出了不保养身体发生的各类问题:
1.以为身体的血气用之不尽,因此失去保养的观念。血气津液就出现危机。
2.然后是酒色不忌,没有分寸,导致血气损耗。
3.损耗后作息不勤,没有机会恢复体质。
4.积累而引发了呕血吐痰、骨质老化、肾脏虚弱、体质赢弱、阳气外泄
5.严重就血气亏损、遗精盗汗、饮食无进、疲劳无力
这个阶段还不即使治疗,那么就很难救治了。即“斯因火乘金位,重则半年而毙,轻则一载而倾。”
他认为,身为医者,必须了解这个原理才能进行准确的治疗。如果原理不通就“大寒大热之药,妄投乱进”,当然无法有效。因为“大寒则愈虚其中,大热则愈竭其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可惜一般的医生很难知道这个道理。
他举例说明。对于肺痨的病患,他的老师“如羿之射,无不中的”,水平很高。他自然也学习到这个能力。
如对待呕血咳嗽的病患,他的做法是“先服十灰散”,重者就“以花蕊石散止之”,止血之后,患者就要“疏解其体”,于是用独参汤补身,再“熟睡一觉”,醒来后病就“去六七矣”;再次服“保真汤”止嗽宁肺、太平丸润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气,又用保和汤分治,“加味治之”。服药方法是∶“三日前服保真汤,三日后服保和汤”,每日仍配合“薄荷汤灌喉”,睡觉前又“用太平丸咽下”,又含“一丸,缓缓化下”,那么一夜就“肺窍开”,体质好转。治疗的方法详细而系统,攻防皆备,真乃大国手也!
该书的方子用法细节都记录详尽,因此对于当代研究各类临床症状,有大裨益。自书成,历代皆有医家收录学习,如叶天士、林茂萱等人都珍视之。
作者指出,方子的材料大家都是一致的,十分平凡,妙在用法细节。因此,治疗临床,细节决定成败也是十分贴切的说法。他说到:“世之方脉用药,不过草木金石,碌碌之常耳,何以得此通神诀要奇异之灵也?余蒙师授此书,吴中治痨何止千万人哉!”
通过学习此书,不但可以治疗临床的治理,还可以知道疾病预防的重要法则。防治不足而病始来,并非虚言。当代人提出“亚健康”概念,也是利于保健观念的树立,如果不注意预防,的确就要依赖于名医之手了。显然作者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