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球慢性病报告:致命的误解
黎黍匀
历史原因造成了人们对慢性病认识的不足,于是人们对慢性病一直存在不少的误解与偏见。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全球各国的人们对慢性病的10条误解。WHO提到,现实中,错误认识慢性病,使得简单的健康主张变得充满变数。这些错误观点又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国民众对慢性病存在的各种误解,而这些误解又是慢性病得以机会危害民众健康的根源。
误解1:慢性病主要危害高收入国家
从前面的公害事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确实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盲目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大量慢性病。到目前,慢性病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而目前五分之四的慢性病却是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慢性病流行趋势最严重、危害最大。
误解2: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先控制传染病,然后对付慢性病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对慢性病的无知造成的。如果不能提前让公众知道预防慢性病,最终造成的危害许多是终生性的,带来更巨大的费用开支。事实上,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死亡的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传染病,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误解3:慢性病主要危害富人
慢性病对付的是人,不管是富的还是贫的,一切平等对待。只要违反了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行为,谁都可以得慢性病。事实上,穷人比富人更有可能患慢性病。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穷人更容易因此而失去生命,而因此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将个人和家庭都推向了更加贫穷的沼泽地。
误解4:慢性病主要危害老年人
慢性病是不分性别年龄大小的。调查的客观数据就已经证明了这点。几乎半数慢性病死亡,过早地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慢性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如儿童超重和肥胖已经是日益显著的全球问题,大约2200万五岁以下儿童超重。在英国,2~10岁儿童超重率从1995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28%,在中国的城市地区,2~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现象在1989~1997年期间有显著增长。在过去,儿童和青少年Π型糖尿病闻所未闻,而现在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出现。
误解5:慢性病主要危害男人
也许,男人比女人更有机会大范围地违反自然规律,违反健康的生活方式,似乎让人们觉得男人更容易得到慢性病。可是调查证明,关于心脏病等疾病,几乎同等程度危害女性和男性。2005年全球慢性病调查发现,女性占47%,男性占53%。现在慢性病男女的属性开始淡化了。
误解6:慢性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
这种认识只是单一地归纳引起慢性病发生的原因,不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慢性病发生的其他因素。二手烟问题已经让儿童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儿童在许多公众场合甚至是父母是烟民的家庭,都无法为自己的健康进行保障。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油腻、过多加工、污染有害的食品,都让儿童健康渺茫。同样,贫困人群无法得到基本的营养饮食保障,单一的饮食、环境污染的土地食物、污染水源等等,这些因素仍然让他们面临慢性病的威胁。
误解7:慢性病无法预防
大量人群由于缺乏对慢性病的了解,得了慢性病后,一般查出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期过早逝世。而目睹患者逝世的人们,误认为慢性病无法预防。大量的慢性病晚期病人的去世,不是加强了人们的警惕心理,相反,而是大大加强了人们对慢性病的恐惧心理。实际上,80%心脏病中风、Π型糖尿病和40%以上癌症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误解8: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太贵
人们很多时候看到的是慢性病的结果,而不是它的过程。结果可以直接影响人们对慢性病预防的认识,甚至造成错觉。晚期慢性病患者治疗代价巨大,让人们误解慢性病的预防花费更大。排除生活在污染地区,慢性病预防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比如中国广西的巴马,位列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当地人常年喝玉米粥、吃玉米饭。巴马的百岁老人,终生没有见过高科技的东西,很少吃药。原因是当地的环境和当地的杂粮饮食模式对慢性病预防,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WHO的调查提到,一系列防治慢性病的措施,对世界所有地区都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如预防心脏病并发症的药物,其关键成分已经不再受专利的限制,花费相当低廉的价钱就可以购买到。
误解9:似是而非观点——我的祖父吸烟超重,他活到96岁。
这样认为的人,很显然他在说自己,看,我跟他一样,所以不用担心我的坏习惯影响我的寿命。你的遗传你的环境你的体质你的心态你的食物等等,都可以决定你的寿命。如果你的环境已经让你无法得到健康,而你却认为自己的祖父可以活到96,你也当然没问题,问题就来了。你祖父时代的美丽环境已经过去了,而你生活在一个四处都充满威胁健康的环境里,如果大意,别说健康,可能活命的几率都很低。中国古代有个“刻舟求剑”寓言,说一位书生过河,不小心在河中间掉了一把剑,于是他在船上画了掉剑符号,到了岸边,就从船上记号处打捞自己的剑。观念是否在上演这样的故事?“吸烟的祖父活到96”不等于“吸烟的你也活到96”。当然,在任何人群中都有一些人显现不出其他绝大多数人所呈现的典型模式。就慢性病而言主要有两种:有一些人虽然有许多慢性病危险因素但仍能健康长寿;有一些人虽然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慢性病危险因素但还是患了慢性病,甚至在年轻时就死于并发症。这些人确实存在,但非常少见。但是,绝大多数慢性病可以追溯到相同危险因素并可以预防。不能因为炫耀他人的长寿而忘记了给自己进行预防。
误解10:人总得死于某种疾病
如果翻一翻世界上长寿的老人去世前的状况,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就会哑口无言。无数健康老人安静无病地离开人世,并非是想象发生那样是死于疾病的。尽管疾病有三种类型,一是生理性疾病,即生活习惯、心态、饮食等不当造成体质发病;二是病理性疾病,即器官受到损伤引发的疾病;三是命理型疾病,即一生下来身体的基因就注定此人生病的疾病。这种误解来自忽视了前两种诱因。
人生一世,大小疾病虽不能避免,但死亡并不需要缓慢、痛苦和过早地发生的。慢性病不会立即导致突然死亡,多数是使病情不断加重,身体日渐衰弱下去。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以帮助人生活得更长久更健康。即使经常抽烟的巴马长寿老人,也不断需求避免身体继续恶化的中草药植物来解毒,并非任由疾病不断恶化下去。
一些发达国家曾经是慢性病大国,但是通过预防和控制,已经显著下降,在最成功的国家下降了70%。从1970~2000年仅在美国就使1400万人免于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英国则挽救了300万人。此外,如果预防到位今后十年能防止3600万人过早死亡,这当中大约1700万年龄在70岁以下。如果实现全球慢性病预防目标,在今后10年将为中国带来累计经济效益360亿美元、印度150亿美元、俄罗斯2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