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破坏与慢性病发生的正比关系
黎黍匀
(广西亚健康科学技术研究会,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 人类环境与健康关系成正比例。环境的优美与清洁,促进健康;相反却危害健康。本文通过对比和研究历史上的环境公害事件,分析了有害气体、有害水质与食物、综合环境破坏、化学污染等方面与慢性病发生的直接与间接关系,说明了环境与健康呈正比关系。关爱环境就是关爱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 环境 健康 慢性病
环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类生存在优美清洁的环境,健康就不容易受到损害,相反就会受到威胁。回顾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近代历史,我们人类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关系处理,出现了严重的偏颇,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从1900年以来,人类就不断制造出公害事件,严重地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从环保角度来看,公害事件就是指对人及环境等都产生危害的事件。在100多年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就不断出现。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深刻了解到破坏环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些公害事件体现出来的慢性病,是以“急性”慢性病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说,本来可能需要20年时间才能产生的危害,经过环境的破坏行为,只经过两三年甚至几个月就表现出来。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人们错认为是急性病,忽视了慢性病的急性表现形式。
环境破坏,可以较快速地对人类健康产生慢性危害,并提前将慢性病的发生提前了5至30年。而当时的人们因为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没有意识到慢性病与环境破坏的有机联系,因此,一般将环境危害带来的疾病当作公害事件而非为慢性病危害事件。
历史上的公害事件,涉及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金属中毒、森林的破坏、生态链的破坏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导致慢性病的发生。这些事件已经导致 “急性”慢性病的产生,并使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和破坏。以下资料引用自国家权威环保部门公布的公害事件,作分析总结。
一、有害气体引发的慢性病
有害气体一般以工业废气为主,以污染大气的方式对人体进行入侵、危害。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核心地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循环系统。如例1到例6的公害事件。
例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多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事件发生3天后,人群出现胸痛、咳嗽、恶心、呕吐等;在7天内,死亡人数达60多人,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同时死亡的还有许多家畜。
例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引发大气污染,导致5911人发病,病者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共有17人死亡。 例3、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43年5月~10月,美国洛杉矶市汽车过度排出废气,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呼吸道疾患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例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一。1952年12月5日,英国伦敦发生烟雾事件,最终导致4000多人死亡,350头牛惨遭劫难。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
例5、英国伦敦烟雾事件二。1962年12月,英国伦敦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伤亡。死者以45岁的人居多。
例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1961年,日本的四日市,发生哮喘病事件。三年后,气喘病患者开始死亡,六年后一些患者因不堪痛苦折磨而自杀。1972年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二、有害水体食物带来的慢性病
有害的水体,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一些食物的污染也给人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这类的公害事件表现隐秘而不易被人察觉,但是带来的间接危害却是相当大的。因此,长期性危害、持续性危害、致命性危害的特点十分明显。如例7至例9的公害事件。 例7、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1968年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居民食用了海湾中含汞污水污染的鱼虾、贝类及其他水生动物,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患,66余人死亡。 例8、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63年3月,日本爱知县居民因为误食混入多氯联苯污染物的米糠油,1400人因此患病,到当年8月份患病者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有16人死亡、数十万只鸡死亡。 例9、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平原地区居民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大米、食物,在1963年前引起“痛痛病”的就疹患者258人,因此死亡者达207人。1963~1979年3月又增130人,其中90%以上为65岁以上的老人。
三、综合环境破坏带来的慢性病
一些环境破坏包括了水体的污染、土壤的污染、大气的污染、有害气体的释放等方式。这些方面同时发生和进行着,给当地居民和生物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致命性危害;伴随而产生的慢性病,一般是直接性危害和间接性危害同时具备,对人类健康带来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相对以上因素带来的危害而言,都是具有相当大的深度和广度的。如例10。
例10、巴西库巴唐“死亡谷”。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20世纪60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到20世纪80年代人口剧增至15万。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1984年2月,一条输油管破裂,10万加仑油熊熊燃烧,烧死百余人,烧伤400多人。1985年1月,一家化肥厂泄漏50吨氨气,30人中毒,8000人撤离。市郊60平方公里森林陆续枯死,山岭光秃,遇雨便滑坡,大片贫民窟被摧毁。该市成为著名的“死亡之谷”。
四、化学污染带来的慢性病
化学污染包括了大气污染后转化为酸雨形式的危害,以及本身具有毒性的气体危害。这些危害因素除了具备直接和间接方式产生危害,还具备直接致命的危害特性,对生命健康带来的损害尤其剧烈。而经过损害的人群,人数集中而广泛,产生的慢性病具有长期性、致命性、广泛性等特点。如例11、例12、例13。
例11、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20世纪80年代,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由于酸雨下降,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汉堡也有3/4的树木面临死亡。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例12、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在1984年12月3日凌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午夜出现毒气泄漏事故,先是近邻两个小镇上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全市70万人中的20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大批食物和水源也遭到毒气泄露的污染,生态环境也遭严重破坏,死亡的牲畜等动物已达4000多头。到1989年2月,已有3300多人因此次公害而丧生。
13、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1986年4月27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漏事故,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五、总结
以上的分析说明,慢性病可以说是环境恶化后的最直观的体现,慢性病发生的剧烈程度、深度、广度是与环境破坏的程度呈曲线上升关系的。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慢性病的出现。人类的环境经过破坏,将导致慢性病的发生从单一疾病到综合疾病的发生。有的环境破坏行为直接危及生命。通过以上四类的公害事件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注意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以上悲剧的发生,使人类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证。
也就是说,慢性病的发生与环境的破坏程度是呈正比的关系。而健康的保证又是与环境的优质程度成正比的。由此推断,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保证,慢性病就很难根除。关爱环境,就是关爱生命。
【参考文献】
[1] 黎黍匀.肠胃决定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