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法则五:勤能补拙
黎黍匀/文
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很多人不是本专业出身,却创造了专业的成就。在发明历史上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包括青霉素的发明——源自意外、牛痘的发现、在十八世纪举办的反光微粒学说的大赛中竟然证明微粒学说是对的,以及很多成功人士都告诉人们,其实理想本来不是做这个的,然而现在却做了。
《我相信我会找到妹妹》一文,讲述的就是典型:卡佩基对媒体说:“我最初搞遗传学研究,没有什么宏大的梦想,只是想通过研究遗传学找到二战失散的妹妹,虽然多年来我尝试很多途径都没有音讯,但我知道她还活着,我不会放弃,我坚信总有一天会和我的科学梦想一样实现这个目标。这不,上帝让我实现了!”1991年,卡佩基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2002年成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并且是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2007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卡佩基和另外一位科学家。
脑科学家发现一个现象:人们对自己未开发的领域拥有巨大潜力。按照这样的理解就是,并非你不擅长某个领域,比如有人对股票毫无了解,但是一旦有机会从事了却做出辉煌成绩,这说明是智力提前发展某个领域,并非说明你不擅长。再比如很多人看到财务报表就头晕,但是一旦有机会让他管理财务以后——强迫也好兴趣也好,最后却发现他做得很成功!日后成为了著名的财经人士。原因是以前的头晕是一种假象——一种懒惰带来的反应。因此,人们目前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并非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恰好是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而情绪不喜欢不等于你就不能!所以,如果你不喜欢那个工作,不等于你不能做好那个工作。
这样的情形经常遇到。
——你毕业以后喜欢做什么呢?
——我喜欢从事管理的工作!
这是错误的导向!人们将认为自己只适合做管理工作而不是其他的工作。
——我开始不喜欢这个工作,后来逐渐喜欢上了。
——那是你专心做这个工作。
这才是真正符合大脑程序的。工作没有喜欢不喜欢,只有胜任不胜任。
我们的就业观点本身就很多不符合实际。我们却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根据喜好选择工作,而是根据自己能力能不能来选择工作,结果这些家伙都成功了!
我当然喜欢模仿别人,不喜欢思考。但是不等于不会思考!
我羡慕别人拥有好思维,如果告诉我多好!但是即使告诉你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那是属于“他的大脑”的!转到别人的大脑就不行了。
我不愿意训练思维,最好直接进入大脑变成模式就可以了。那么很危险,大脑拒绝接受这些东西的。不消化的食物无法吸收,不思考过的信息无法进入大脑。
我们的工作就是:没有所谓的爱好,只有能不能!勤奋的秘密就是能够使你形成一个领域的处理模式,也是一个领域的规律性东西。只有勤奋的人获得这个规律,并输入大脑。
你想成功,就告诉自己别情绪化,选择工作没有喜欢不喜欢的说法。同样,我从来都是做了自己不喜欢后来却喜欢的事情,一直都是,包括写这份文章,开始不喜欢,越写却越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