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师出路系列之四
黎黍匀/文
疾病人群是营养师不可以回避的人群,这些人群除了接受医院正规的治疗之外,还需要接受辅助治疗。所谓辅助治疗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1、任何药物都会造成体质的营养成分损失,因为任何药物都允许有副作用。营养师需要减少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带来的可能性危险。
2、任何疾病人群,都是一个营养失衡、营养缺乏的或营养超标、营养有害的体质。营养师需要增加疾病康复所需要的必须的免疫成分的增补和能量的持续提供。
3、疾病人群也是一群大量消耗体内储存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对象。营养师设法增加其体质,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于手术、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生和患者的良好关系。
所以,行业早有说法:
没有一个医生能够说,缺乏营养就可以帮助到疾病人群的。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中心主任于小冬主任也强调该观点。
而英国营养专家认为,如果未来的医生不成为营养师,营养师将在未来取代他们的工作。这是更为极端一些的语言。
未来的医学模式是从关心疾病转移到关心人。
以上的观点,都强化了对疾病治疗全新的认识和预测。也就是说,营养师在未来的慢性病治疗行业中,无法不参与其中,无法离开其中,无法忽视其作用,除非我们预测慢性病一夜之间消失。
我们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很多毫无专业水平的人,通过销售营养增补剂给缺乏营养的人群,结果收到了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一本名为《不要让不懂营养的医生害了你》的书籍,通篇讲述的就是营养不均衡的人群如何被医生折磨,最后他发现了营养一旦增补后,很多营养缺乏类疾病都康复了。书名很骇人听闻,但是内容一点也不惊讶,都是基本常识,那就是你缺乏营养了,就补充,毛病就消除了;如果不补充营养成分,就等着被药物折磨吧。但是,因为其中的文字的夸张和论述的假装深奥、言辞的大胆,都是获得人们的好感。于是国内一大堆模仿的书名出现了,讲来讲去就是缺乏营养素就补充吧!这些书尽管理论肤浅、分析缺陷很多,单一案例论述、缺乏普遍定律的总结,也不影响大观点的正确。
如何区别营养缺乏带来的疾病与非营养问题带来的疾病呢?这是区别一个优秀营养师和普通营养师的简单方法。如果营养师无法做到这点,我们经常看到滑稽的事情发生:一个销售营养品的业务员,就自己曾经为不少人群带来康复的经历,就足以激动一个普通的营养师了,这个产品真是这么好啊,我应该推荐给别人了。但是,慢着,一个销售营养品的人,是根本没有技能区别营养素缺乏人群和非营养类疾病的,如果不分好类,随便给予,一定带来损失。或者说,非营养类疾病人群将因为使用产品而无法康复,不但失去治疗机会还被“实验”了一番还不知道。业务员没有不掩饰失败的例子的,不管他是跨国公司还是普通公司,只要分析错误,一定出问题。2006年看到台湾营养推广者林光常先生不断推行癌症的治疗例子,里面就有一个非常不专业的地方,他把营养素缺乏类带来的疾病等同了非营养素人群,非营养素肯定出问题。果然,2007年就有病患治疗不成功,状告其欺诈。这是一个深刻教训,一个业务员是可以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专业,但是一个营养师是不可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
营养缺乏疾病必须经过营养诊断和健康检测,确定后再进行方案设计。如果不通过手诊、虹膜检测,也可以借助医院的检测报告,我们面对疾病人群,是不能有医生和营养师的对立情绪和思维的,任何一个医生的判断,都可以借签为结论的有益补充。大家尽可能不必学习一些保健企业的态度,动不动就拿医生说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理情绪。你的患者需要的是成功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时间关心医生和营养师的区别,不是吗?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建立一个跟踪的健康档案是十分必须。里面登记了客户的曾经的诊断和后面变化的对比,让你营养临床的技能更加成熟;而且对档案应该保密,尊重任何一个接受你服务的客户,是营养师职业的基本素质。
关于临床营养学的模式和诊断方式,在教材D册已经详细介绍,大家熟悉一下里面的介绍就可以明白。这里不重复了。
讲述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真正的营养师的工作内容了。那就是:
必须熟练设计饮食菜谱
必须熟练诊断健康状态
必须熟练为客户作出营养增补的计划
必须对营养产品熟悉
必须对疾病人群的营养配合熟悉
这样的营养师,可以胜任任何领域的营养工作。我们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人。以后不需要问营养师是否有出路,是否有是看你自己,而不是行业,行业优秀成功人士多了,路自然也成了。等别人铺路,就得交过路钱,不如自己开路好!
我说的开路的人,正是野心勃勃的你,难道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