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 暴戾 暴力
黎黍匀/文
人的情绪思维是如此的紧密连接,有时候让人无法识别它们表露出来的特征。而极端思维延伸出来的性格,就有暴躁、暴戾、暴力的三个层次。这些情绪如此强烈地吸引着人的大脑,有时候大脑几乎不愿意作任何的改变和纠正,从而成为一种习惯,而一种习惯加强了一种特征,这些特征进而影响了个人的人生。
暴躁,是极端思维的第一表层的情绪特征。暴躁定义可以认为是情绪处于一种表层的、不自加控制的一种处于思维失控的状态。尽管有人并不明显表现自己的暴躁,也就是说有人采取了沉默掩饰了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能否认不存在该情绪。引发暴躁的因素有:
1、做不喜欢的事情
2、懒惰而被动地接受新的挑战
3、缺乏活力,极端拒绝新的请求
4、拒绝沟通,回避矛盾
可以发现,以上典型的暴躁情绪因素中,与表层的情绪关系紧密,属于不深度分析下作出的决定反应。这样的状态可以知道个体是处于一种烦恼不解的矛盾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能力萎缩、矮化的反应。同时也是一种警告,对缺乏经验的行为、模式要进行全新的分析了,不然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暴戾,是比暴躁程度更深的情绪反应,直接可以触发行为的发生。一般认为暴戾就是一种情绪处于严重失控状态,思维进入钝化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具有攻击性倾向的行为。是暴躁的深度反应,也是个体反应进入影响行为模式的阶段。长期暴戾的情绪,让人心理状态处于极度悲观、失控、人格分裂、失衡、负面行为状态。这些情绪的出现,导致爱心、宽容、忍耐、理解等方式无法进入,从而个体容易出现专横、固执、偏执等行为表现。引发暴戾的因素一般具有以下方面:
1、漠视自己的生活享受过程的特征,过度追求结果
2、漠视他人的行为模式,自我为中心设计行为
3、习惯捷径,缺乏对过程的重视,希望一步到位的习惯
4、一种因为放纵的行为导致的极端表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暴戾的情绪出现跟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是个体长期无法得到与外界良性交流带来的结果,也是个人经常性地重复的行为导致。因此,环境的改善,包括了宽让、和谐、协调、积极等环境的出现,都利于暴戾行为的下降和减少。
暴力,是暴戾的进一步的行动化特征。暴力是建立在一种强烈的极端情绪下、行为失控,并受情绪强烈感染下推动为行为特征的反应。而长期暴力的行为,成为了习惯的模式,情绪就不再起作用,成为了一种无情绪影响的行为特征。暴力是暴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大脑浅层区域完全控制深层区域的状态,并产生破坏性作用的状态。引发暴力的因素有:
1、行为的极端受阻,并威胁到个体生存状态的一种自卫情绪本能的反应。
2、习惯性行为,属于暴戾状态的激发阶段。
3、大脑思维处于迟钝状态,深层次区域受抑制、表层区域极端地反应导致。
4、试图以最快的捷径达到解决问题的结果。
5、一种失控的能力行为不断扩大范围的模式引发。
不管是以上任何的原因导致,暴力的产生都是一种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积累的过程中,深层大脑区域失去控制,完全依靠表层来控制指导个人的行为模式。这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暴力的自卫者会有“忍无可忍”的理由,而暴力的主动方有“这没什么”的习惯模式。正因为如此,需要考虑到行为的长期积累因素,才能对行为模式进行纠正。
而化解暴力的模式行为,必须建立在对长期产生的环境、行为、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纵向分析,然后对各种因素采取包容、建立新模式的方法解决。
以上三者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建立在大脑极端思维状态下产生。因此,纠正或者停止大脑极端的思维模式,有效地利于纠正行为模式和认知的错觉,利于完成个体的远景和计划的实现,达到不损害公众和他人的良性效果。如此才能对网络、媒体、影视等文化载体中的“暴躁”“暴戾”“暴力”等行为有智慧识别,不受影响,不受干扰。
而身为营养师,如果对客户接触的信息流不在意,容易发现客户经常处于暴躁、暴戾、暴力等行为模式中,进而拒绝接受新的改进建议和富有成效的模式调理,从而导致营养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且容易导致个人也容易进入客户的“暴躁”“暴戾”“暴力”的思维模式中,这是万万大意不得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