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里士满区有一所穷人学校——圣·贝纳特学院,它是贝纳特牧师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创办的。1983年,一位名叫普热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50年来,该校出来的学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
为延长在美国的居住期,他突发奇想,上书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要求得到一笔市长基金,以便就这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当时布隆伯格正因纽约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到选民的责备,于是很快就同意了普热罗夫的请求,给他提供了15万美元的经费。
普热罗夫凭借这笔钱,展开了漫长的调查活动。从80岁的老人到7岁的学童,从贝纳特牧师的亲属到在校的老师,总之,凡是在该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只要能打听到他们的住址或信箱,他都要给他们寄去一份调查表,问:“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
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3756份答卷。在这些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他们知道了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普热罗夫本来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搞清楚这些没有进过监狱的人到底在该校学了些什么,他的真实意图是以此拖延在美国的时间,以便找一份与法学有关的工作。然而,当他看到这份奇怪的答案时,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决定马上进行研究,哪怕报告出来后被立即赶回捷克。
普热罗夫首先走访了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老板说:“是的,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字。谁知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还能用来做尺子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人表示友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作润滑粉;演出时也可临时用于化妆;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支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有险情时,铅笔抽掉芯还能被当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总之,一支铅笔有无数种用途。贝纳特牧师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着眼睛、鼻子、耳朵、大脑和手脚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足以使我们生存下去。我原来是个电车司机,后来失业了。现在,你看,我是一位皮货商。”
普热罗夫后来又采访了一些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发现无论贵贱,他们都有一份职业,并且都生活得非常乐观。而且,他们都能说出一支铅笔至少20种用途。
普热罗夫再也按捺不住这一调查给他带来的兴奋。调查一结束,他就放弃了在美国寻找律师工作的想法,匆匆赶回国内。
目前,他是捷克最大的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
2000年圣诞之夜,他通过e-mail给纽约市政厅发了一份调研报告《醒着的世界及它的休眠状态》,算是对前任市长的报答。
读者感想
前不久,读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普洛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对美国圣·贝纳特学院毕业的学生作了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是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之后,他共收到3756封回信,百分之七十几的学生回答说:知道了一支铅笔的用途。
这个答案让普洛罗夫博士感到很意外,也很费解,一支铅笔能有多少用途呢?竟让如此多的学生念念不忘。
带着这个疑问,普洛罗夫博士走访了纽约市最大的一位皮货商。这位皮货商告诉他:“贝纳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支铅笔的用途。起初我以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字。但后来在贝纳牧师的引导下,我发现,原来铅笔有很多种用途。比如,用铅笔做生意,可以获得利润;用铅笔作礼物,可以送给朋友;用铅笔作尺子,可以用来画线;用铅笔作武器,可以用来自卫;把铅笔芯抽掉,可以作吸管;削下的铅笔屑,可以作装饰画;用铅笔段,可以作玩具的轮子;将铅笔芯磨成粉,可以作润滑剂……总之,一支铅笔可以有很多种用途,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会显现出不同的用途。其实,贝纳牧师是为了让我们这些穷人的孩子明白——有手、有脚、有眼睛、有智慧的人,比一支铅笔更有用途,而且任何一种用途都可以使我们很好地生活下去。我以前是一个司机,后来下了岗,但现在我成了有名的皮货商。”
接下来,普洛罗夫博士又走访很多的人。他发现,从圣·贝纳特学院出去的学生,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他们都拥有一颗乐观的心,都生活得很幸福,并且都能说出一支铅笔至少二十种用途。
不久,普洛罗夫博士放弃了在美国寻找工作,回到了他之前一直不愿回的祖国——捷克。多年后,他成了捷克最大的网络商。
当我们在某方面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和失败后,我们忽然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悲观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不同的价值,都有无数种用途。如果让比尔盖茨去当农民,他不一定能成为农业家;如果让奥巴马去当工人,他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找准自己的最佳用途。只要你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想,你就会发现,你不止一种用途。也许,你换一个选项,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当我们没有双手时,就用眼睛生存;没有眼睛时,就用耳朵生存;没有耳朵时,就用鼻子生存;没有鼻子时,就用智慧的头脑生存……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善于自我发现和挖掘,就会迸发出无尽的潜能,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作者: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