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儒学经典《论语》乃孔子弟子及后人所编撰。内容涉及伦理、道德、行政、礼乐、求学等领域,是四书五经之一,两千多年以来,盛传不衰。而针对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对现代人尤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当代人的心灵和精神领域由于剧烈的社会竞争原因,得不到良好平衡,属于精神空虚或精神偏颇方面问题多见,急需良好的引导和纠正,让身心得到释放压力,达到和谐状态。《论语》讲究从自身修养做起,立足于自身的修为基础上而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对社会各类事务能够洞察本质,选择最好的方式处理,避免身心受到束缚和损害。如果遇到了不如意的状态,心理进行自动良性调节,避免偏离精神正道,以达到身心健康目的。《论语》提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不但能够在古代得到有效的应用,而且在当代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实际的效应。
通过对《论语》的修身行为和心理健康调节方式的研究,对当代人如何和谐处理各类社会事务有积极意义。
1 论语精要
对当代人而言,《论语》关于人的身心基础的修养有重要阐述,而这方面的阐述,能够很好展示出《论语》的编撰立意,体现出其对人性的关注和重视。只要在身心方面的基础修为具备根基,才能应对各种社会的事务,避免各类事务带来的身心烦恼。
1.1 修身
对于修身方面,论语首先指出了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向决定修身的走向,学习的信息是不积极的、无意义的,则修身不能有效进行。学习的信息属于上进的、积极的,则利于修身的进行。因此,《论语》首篇《学而篇》就要求“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能够在“仁”方面开始修炼,那么就不会接近“恶”的行为和习惯,这是学的第一要点,也是修身的第一步骤。达到“仁”的水平,才能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境界。心理上很多问题就是因“惑”生,因“忧”起,因“惧”乱,本质上说明精神领域不从“仁”开始,那么自然进入心理混乱的领域了,所以“仁”成为修身的第一要务。
其次,树立以“仁”为主的方向,就应重视“礼”的修习。无“礼”不成文,无“礼”不成“仁”,“礼”是“仁”的延伸,是身心行为的具体体现。因此,《论语》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乃立身之本,人生之本,精神之本。所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详细指出了在社会交流当中,一旦失“礼”,即使是恭敬,因为无“礼”就让自己累;即使是勇敢,无“礼”则引发混乱;即使是直话直说,也容易带来挫折;可见“礼”的行为意义深远。而对于无“礼”的行为,是修身的大忌,《论语》是直接反对的。书中举例指出,“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说下级做上级的娱乐行为,是绝对不可以原谅不可以接受的。显示出对“礼”的坚持和维护。
其三,修身要注重孝。所谓孝,《论语》记载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又说到,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的基础还是建立在“礼”之上的,无“礼”则非孝,孝则合于“礼”。合于“礼”,方为“孝”,为“孝”方能顺,孝顺也就达到了。现代人因为不知道“孝”建立的基础,因此解释孝的含义多是偏离原意,无法让人真正做到孝的状态。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按照以上意思,是有偏离原意的倾向的,孝不是局限在子代对父代的“孝”,还要扩展父代对子代的“孝”,才是完整的,因此值得深思。因为《论语》没有将孝局限在子代或父代之间,甚至扩充到君臣、夫妇、兄妹、友朋之间,形成了广义的“孝”的含义。这是修身者需要注意的。
通过三方面的基础修炼,以此达到修身的目的,正是《论语》提倡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要义。然后以此为基础,扩展到家庭层次、社交层次、事务层次。基础一立,则高楼可建。
1.2 齐家
修身基础做到,就应该应用其法则。齐家是第一步,走向社会是第二步,显示出了以家到国的清晰脉络。关于家与国之间的关系,《论语》就明确提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家庭和谐,是国家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行为得当,则对社会的风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孝弟”的人,能够对上下关系、自己的能力和位置有明确认识,自然不会好高骛远,行为悖离现实。以牺牲家庭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社会事业,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违背了“君子务本”的观点,因此,只有“君子务本”,才能“道生”,自然说明牺牲家庭达到事业成功是不“务本”的行为。
因此,齐家是一种“务本”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享受家庭伦理之乐的感受了。只有齐家了,过度到社会,过度到“国”的事务,也自然有基础、有条件了。
1.3 心理调适
由于建立了修身和齐家的基础,一个社会人自然能够对自己的身心进行合理调节。参与到社会事务,必然产生人与人的利益冲突,至于这个冲突是合道还是不合道的,都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心理的影响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积极,二是消极的。消极的趋势是《论语》建议要避免的,提倡积极处理。因此,儒家的行为也被人认为是“人需要的行为学问的总和”。而最高的法则当然是“道”,将行为放置到合于“道”和不合“道”的分类,然后再进行心理的调节,是比较积极的思维方式。
1.3.1 名利方面
对于名利方面,心理一旦执著其中,就容易带来不平衡,使心理扭曲,发生不良结果。这是《论语》尽量规避的行为,因此,提出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这不是说让人无求无勤的消极做法,而是提出不要超越自己能力范围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去追求所谓的富贵,一旦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则就是违“天”和违“命”。如果是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追求,是值得。因此,孔子提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有清晰认识,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去获取,是值得提倡的。不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2 政务方面
对于政务,提倡立基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提倡仕而不学,学而不仕,对于学习的意义是为了用,用了还要继续完善自己的缺陷,要继续再学,强调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其次是对人才要积极对待,“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以这样的积极态度参与公共事务,心理是不会出现大波动和失衡的。而一旦出现心理冲突,首先应该树立负责担当的态度,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推卸责任,才能明确问题核心所在。如此才能不被表象所惑,做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清晰知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以高度的行为规范纠正公共事务中的失当行为,心理虽然有冲突,则也是能够调节正常的,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1.3.3 个人生活方面
对于个人的私生活,尽量减少引起心理不平的做法和行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显示出个人对于生活条件的简朴和精简,不为外物所惑。“食不语,寝不言”,专心养身,心无旁骛,镇静从容,形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确做到了个人生活的快乐境界,尽管在营养学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不影响其精神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孔子赞赏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生活简陋,仍然快乐无比,心理状态十分平衡,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平衡导致内心冲突。
当然,《论语》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和心理分析还有很多,以上的分析主要在当代人比较接近的领域作简单介绍。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