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4430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论文 >> [论文]论注重保健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论文]论注重保健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论文]论注重保健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黎黍匀

(广西南宁,上古智阳,530001)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慢性病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一些观念使慢性病防治带来困难,需要及时纠正。同样,在营养学领域,错误的观念也主导着一些民众的行为,对于营养健康有错误的认知,不利于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对于相关的科学行为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重视和研究这些观念背后的本质因素,利于指导民众在营养健康方面取得实质效果,对于促进民众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保健;疾病;身心健康;观念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全球慢性病的发生概况,对于慢性病的认识,民众存在着大量的偏见和错误的感觉(简称错觉)。这些观念在很大的范围上,造成了慢性病的防治艰辛和宣教的困难。由于观念的产生具有很强大的暗示作用,慢性病人群在发生之前,依照了自己的偏见或错觉,失去了护理的机会,从而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80%以上的疾病可以预防不发生。重视这些隐性的观念影响,不但是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对于传播营养学,呵护健康也具有重要价值。

    在营养学与保健的关系、保养与健康的关系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错觉与误区。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着其本身的根源与特点。如果忽视了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营养学的传播与健康的促进,有隐性的阻碍。正确和合理地认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把持该观念的人群还是传播营养健康的主体,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不论是人们对疾病的态度还是对营养健康的态度,都值得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了解这些观念背后坚持的价值要点以及沟通的方式,利于对注重保健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背后的观念基础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1 慢性病的误解与偏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全球各国的人们对慢性病的10条误解。WHO提到,现实中,错误认识慢性病,使得简单的健康主张变得充满变数。这些错误观点又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国民众对慢性病存在的各种误解,而这些误解又是慢性病得以机会危害民众健康的根源。下图(来源WHO):

    1.1 误解一:慢性病主要危害高收入国家

该观点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全球比较严重的公害事件中,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确占了多数;这些事件导致了一些慢性病的发生。此外,收入的提高,也对其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冲击,生活方式随之失去准则,慢性病在这些国家得以蔓延和发展。然而,不能一成不变的观念对待发达国家的状况。最近几十年以来,这些高收入国家进行了生态环境的调整和改进,对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并实施了不少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和政策,个别国家还制订了严格的营养师制度,经过长期的坚持,慢性病发病率已经在不断下降。截止2005年,慢性病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事实上,WHO的报告显示,目前五分之四的慢性病却是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慢性病流行趋势最严重、危害最大。

 

1.2 误解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先控制传染病,然后对付慢性病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对慢性病的发生原理了解不足所致。慢性病是与生活环境、习惯紧密相连的疾病。如果不能提前让公众知道预防慢性病,最终造成的危害许多是终生性的,等待传染病控制之后才对付,其实是忽略了慢性病带来的更巨大的费用开支。事实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处于新旧公共卫生挑战的中心。在继续应对传染病问题的同时,他们在许多情况下经历着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死亡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这些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死亡的快速增长预示着这些国家未来将承受巨大的负担。下图(来源WHO):

 

 

尼日利亚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说道:我们没有资本说我们必须先应对其它疾病——艾滋病、疟疾、结核,然后我们将处理慢性病。即使我们只等10年,我们也会发现问题变得更大,处理问题所需的费用更高。

加拿大卫生部长乌贾尔·多桑杰认为:虽然慢性病是最常见和费用最高的卫生问题之一,但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疾病之一。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公共卫生工作对全世界人民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1.3 误解三:慢性病主要危害富人

 

观点的错误在于,以为慢性病有选择性。其实,疾病本身不具备选择性,慢性病同样如此。慢性病的发生条件主要集中在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状况等方面,与富裕贫穷关系不大。WHO调查发现,穷人比富人更有可能患慢性病。在全世界所有地区,穷人更容易因此而失去生命,而因此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将个人和家庭都推向了更加贫穷的沼泽地。

 

1.4 误解四:慢性病主要危害老年人

 

调查显示,几乎半数慢性病死亡,过早地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慢性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因此,慢性病的发生是不分性别年龄大小的。儿童超重和肥胖已经是日益显著的全球问题,大约2200万五岁以下儿童超重。在英国,2-10岁儿童超重率从1995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28%,在中国的城市地区,2-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现象在1989-1997年期间有显著增长。在过去,儿童和青少年Π型糖尿病比较罕见,而现在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出现。

 

1.5 误解五:慢性病主要危害男人

 

调查证明,关于心脏病等疾病,几乎同等程度危害女性和男性。2005年全球慢性病调查发现,女性占47%,男性占53%2005年大约360万妇女将死于冠心病,死亡的每十个人中至少有8人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男女发生慢性病的属性已经开始淡化。

 

1.6 误解六:慢性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

 

这种认识只是单一地归纳引起慢性病发生的原因,不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慢性病发生的其他因素。被动的行为干扰,仍然容易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如儿童的生活方式虽然可以保持健康而有规律,但是却无法选择无烟区域;儿童在许多公众场合甚至是父母是烟民的家庭,都无法为自己的健康进行保障。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样会导致慢性病的发生。

 

1.7 误解七:慢性病无法预防

 

由于慢性病发生具有隐蔽特性,因此,大量人群由于缺乏对慢性病的了解,发生了慢性病之后没有及时得到医治,一般查出时已接近晚期,患者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期,不幸过早逝世。而目睹患者逝世的人们,提前地印下慢性病结果就是死亡的结论。在调查报告中显示,80%心脏病中风、Π型糖尿病和40%以上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早发现,早预防,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下图(来源WHO):

 

 

1.8 误解八: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太贵

 

对于我国长寿老人的调查显示,常年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健康,发生慢性病的几率是相当低的,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饮食模式对慢性病预防,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慢性病的人群,采取合理的药物防治也已经有了保障。WHO的调查提到,一系列防治慢性病的措施,对世界所有地区都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如预防心脏病并发症的药物,其关键成分已经不再受专利的限制,花费相当低廉的价钱就可以购买到。认为慢性病的防治代价昂贵的观念,是不符合事实的。有可能是慢性病晚期患者昂贵的治疗费用,导致了民众对慢性病防治产生错觉。

 

1.9 误解九:似是而非观点——我的祖父吸烟超重,他活到96岁。

 

模仿容易带来错误的认识。民众容易对身边的长寿者进行单一的比拟和联想,而忽略了长寿者本身的个人特性、生活特性、环境特性,从而形成偏见,并对本人的特性、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认为忽略,失去了对疾病的预防警惕,从而形成错误观念。事实上,即使是长寿者本人的家属成员,也不一定达到同样的效果的。所以,注重个人的健康防护,是很有必要的。

 

1.10 误解十:人总得死于某种疾病

 

该观点与我国南北朝时形成的“生老病死”的观点一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鸡猪鱼蒜,逢著便;生老病死,时至则行。”该观点其实不符合生命科学法则。我国中医最早提出的生命演变过程是“生、长、壮、老、已”,疾病并不必然包括在里面。对于疾病的错误理解,失去了预防的机会,从而产生了对发病的起源的误解。正确的认识是,疾病是可以防治的,正确合理的防治,并不会必然产生疾病。WHO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心脏病死亡率与过去30年对比,已经显著下降,而比较成功的国家下降了70%。可以预测,如果预防到位2005年以后的十年,能防止3600万人过早死亡,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实现全球慢性病预防目标,在今后10年将为中国带来累计经济效益360亿美元、印度150亿美元、俄罗斯200亿美元。

    相反,如果任由慢性病发生,损失是巨大的。WHO的报告提供了关于慢性病经济影响的新预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联邦在今后10年可因心脏病、中风、癌症和糖尿病使国民收入损失数10000亿美元。例如,估计从2005年至2015年中国累计将损失5580亿美元,印度将损失2360亿美元,俄罗斯联邦将损失3030亿美元。这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2 营养保健的偏见和误解

    一般认为,比较常见存在的错觉是:“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越保健的人,恰恰是最容易得病的人。”“有没有病,不是由我决定的。”这些观念的出现,有着极其复杂的文化背景,也有着深厚的传统观念影响。

    2.1 观念一: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

    该观点根据史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该观点存在历史悠久,范围广,在WHO的全球慢性病调查中,也是其中的一个明显误解。南北朝时期已经是步入了不合理养生的阶段。《黄帝内经》认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按照《黄帝内经》警示健康法则的时间,可以知道,古代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不爱惜身体、自我伤害身体的行为。到了南北朝时期,风气尤盛,如当时的竹林七贤,皆“以酒为浆”者多见。如此,过半百而衰,衰而病者就很多了。如此的背景下,很容易出现疾病,而对疾病又不进行深度研究,就会出现“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的误解。这样的误解,容易使人失去对疾病预防的积极心态,带来主动损害身体的错误倾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在传播营养学促进健康的知识前,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观念的影响,理性地为民众讲解其中涉及的疾病原理、自我能动作用、防治与发病代价的大小对比、健康科学的饮食对防治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利于消除民众对这些观点的误解,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营养健康知识的传播。

    2.2 观念二:越保健的人,恰恰是最容易得病的人

    观点的出发点是认为保养才容易发病,不保养反而健康。坚持该观点者,有可能的情况是认为病人才是注意保健的,非病人不建议保健。实际情况是一种错觉。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引导,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当疾病的发生后,经过医生的叮嘱或专家的建议,自己个人的利弊衡量,最终产生了注意饮食、日常行为等方面的保健方式。然而,也有患者是面临健康危机才进行以上的保健行为的,或者是晚期疾病状态,尽管是采取了保健方式,仍然无法起到恢复健康的效果。患者的家属或所谓了解信息者,容易产生直接的感觉:保健了也无法得到健康。这可能是该观念产生的根源。然而,社会上注重健康养生的成功案例的信息反而传播比较少,疾病的负面事例比较多,因此导致了大众容易出现以上观点。

    2.3 观念三:有没有病,不是由我决定的

    宗教文化的传播,民众对疾病的认识也增加了一层新的理解。对于疾病的产生根源,医学领域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两个核心因素引发的,一是外因,二是内因。其中外因客观、明显、可以直接观察到;内因与心态、遗传、情绪、性格等方面有关联,不能客观观察到,只有患者容易觉察。宗教领域认为,疾病的出现与其它未知因素有关联。由于我国历史上比较重视佛教,而佛教比较推重“因果报应”说,因而使民众对疾病的看法产生了另外的观点。但是,由于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民众一般不是很清晰地理解“因果报应”道理,而是采取了所谓的顺受的方式对待疾病,因此产生了以上的观点。然而,即使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也不是一味的等待所谓的“报应”,还是强调人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对行为进行有效的改进,以获得新的行为纠正结果。从另方面来说,不少人发生疾病也与个人违反养生规律有紧密关系,这个违反规律的行为即是“因”,此“因”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即“果报”,也是比较合理的解释,符合科学的解释;因此佛家进一步指出,只有消除如此愚昧的“因”,才能获得好的“果”,并不是只讲此次的因果,而不管纠正后符合健康的因果。而悟性缺乏者,有可能错误理解疾病是永久的“因果报应”关系,而消极地对待疾病,最终导致了体质的恶化。这明显是不符合真正的佛教本意的,即使是宗教的本意,仍然是爱人、护人为主,引导达到智慧境界的,“我佛慈悲”即是佛教的表现,而误解了佛教的本意,对待疾病就得到错误的结论,这是必须要注意的。

    3 观念的产生与根源

    生命的两种形态:健康态和疾病态,是比较常见的。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误解和错觉,都有共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

    3.1 相同点

    信息的缺乏。对于慢性病的误解和偏见,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的缺乏而引起,由于信息的缺乏而错过了防治机会,从而引发为疾病或严重疾病。而在健康领域,同样存在该类问题,因为缺乏对健康守护的知识或信息,而错过了健康的机会,导致疾病或营养失调。

    文化的影响。在全球民众对慢性病的十大误解和偏见当中,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比如宗教性质的笃信“疾病是无法治疗的惩罚”观点,让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充满了变数。而在健康领域,同样认为疾病的产生不由自己掌控,采取了放任健康失控的态度,都是与文化的影响有关。然而,这些影响又是属于误解文化所产生的观念,有待行业去引导和积极纠正,梳理清楚各类关系的实质和本质。

    条件的限制。在慢性病的十大误解和偏见中,有些人群发生疾病是属于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产生的,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手烟的环境、污染的食品等问题,这些条件的出现,使防治行为比较不容易进行。同样,在健康领域,儿童和成人也面临以上问题的困扰,使健康的防护失去基本的防御条件,这是值得深思的因素。

    3.2 差异点

    在对待疾病和健康的观点方面,也有差异的地方。

    首先是体验的误解和非体验误解。疾病产生后,患者通过疾病的体验,对疾病的防治产生了可能符合实际也可能偏离实际的观点,这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思考。而健康人群对健康的重视、对营养的理解,是不存在疾病的状态下发生的联想,属于非体验条件下进行的思考。这样的区别将导致行为的选择的差异:疾病人群将容易进行健康行为的回归和认同;而非疾病人群对健康行为的认同度不高,属于随意性质比较常见。如此将产生对健康行为的忠诚度的差异。

    其次是经济条件的选择。疾病患者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属于被动方式,经济方面的投入属于必须方式;而健康人群对疾病的预防态度,属于可有可无的心态,因此经济方面的投入主动性比较明显,非必须形式进行。

    其三是健康知识传播的难易。疾病人群有过疾病的体验,对于健康知识的认同程度比较高,重视预防和行为的规范,即使是有固执观念者,内心也认可健康行为能够带来的积极效果。而非疾病患者,对于健康的态度随意性明显,使健康知识的传播的难度增强,也对健康营养知识的传播者素质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4 结论

    从疾病和健康人群对待健康的观念,可以知道,信息、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以对民众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导致了各类疾病观念、健康观念的产生,这些观念再引起行为模式的选择多样化。因此,在进行疾病防治的宣传和管理方面,有必要系统调查、研究、分析,才能达到真正的实施效果。

    同时,疾病和健康的科学观念引导,不能离开文化背景的了解。当前不少健康知识宣讲者,由于自身文化基础或广度的缺乏,对于部分人群出现的强势习惯性观念不能做到有效纠正,失去里秒度 宣讲的效果,这是值得注意的方面。只有在文化方面和传统影响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在根本上把握问题的实质,制订出符合该类人群的健康知识模板,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社会的公共环境,仍然是健康观念坚持的一种不稳定因素。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生活方式的错误选择、饮食的偏好行为、工作性质的条件限制等,都对人们坚持健康的观念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儿童与妇女,容易受到二手烟的污染,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公共场合,都容易接触到二手烟的污染源;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控烟草,切实保护好儿童和妇女的健康利益,仍然值得社会各界同仁的一致重视和努力。惟有如此,方能保证健康环境的出现。

    因此,通过对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误解和偏见观点进行深度分析,有利于促进疾病的防治和控制,也有利于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行为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作用。

    参考文献:

    1.黎黍匀.肠胃决定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R].WHO,2005.

 

 

发表日期:2012年10月4日    浏览次数:2502次
  上一篇:[论文]蓝莓汁对压力大鼠认知障碍作用   下一篇:[论文]《论语》修为精要与身心健康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论文]论注重保健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2009/6/17
·[研究]用营养揭开光绪皇帝死亡之迷 2008/3/31
·[研究]总统威尔逊因病催发二次大战 2008/4/1
·[研究]总统叶利钦:因慢性病远离权力 2008/4/1
·[论文]我国民族健康产品发展对策 2010/4/29
·【研究】营养学学科整体缺乏创新精神 2018/10/8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交流】食物营养成份逐年下降有退化现
·[书讯]《干细胞市场营销》目录
·【常年】历代养生古文写作专题课程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信息]清华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系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增加了总β放射
·[信息]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南通回应禁止制造销售殡葬用品不妥
·王海打假:天赋五常稻花香属于冒充
·[健康]当心这些越养越病的假养生建议
·[疫情]国家卫健委关于疫情最新通报
·[分析]陆挺: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来出
·[信息]定价无标准,万物皆干细胞吗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243185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