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三口之家
女大学生牵手南昌盲人丈夫14年 演绎爱真故事
一名是河北省一所师范院校毕业的女大学生,一名是江西省南昌市的盲人小伙,两名原本相隔千里的青年相识后,历经种种困难与波折,用真情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爱情故事。4月15日,记者在南昌市贤士一路居民小区采访了女大学生小琴和她的盲人丈夫相爱14年的感人故事。
14年前结下一段奇缘
35岁的万哈林老家在南昌县向塘镇,目前在南昌市贤士一路居民小区开了一家哈林盲人按摩店谋生,从事盲人按摩行业近20年,如今已是一名高级按摩师。万哈林的妻子小琴是河北省邢台市人,目前在南昌市昌东镇一所民办学校工作。
1999年7月,19岁的小琴从河北省一所师范院校毕业,由于分配工作一事尚无着落,小琴经人介绍来到南昌市万寿宫商城旁边的一家种子店打工。初到洪城,小琴没有什么朋友,工作之余有点无聊。一天晚上,小琴店内的老板娘去附近一家盲人按摩店按摩,小琴也跟着老板娘去玩,就在那里,小琴认识了给老板娘按摩的盲人技师万哈林。在交谈中,小琴得知了哈林双目失明的不幸经历。原来,万哈林曾经也和其他男孩一样健康,18岁那年,万哈林在南昌打工时,一只飞蛾撞入他的眼睛,不久他感觉眼睛红肿,看不清东西,之后到一家医院治疗,确诊为青光眼,由于延误病情,最后双目失明了。遭遇这样的沉重打击,万哈林对生活依然乐观。得知小琴的家在很远的河北省时,万哈林对她非常热情,两人日渐成了朋友。小琴对记者说,那时她经常和哈林见面,当她牵着哈林的手过马路时,真切地感受到被人需要的幸福,原来善良可以赢得一份温暖的友情。几个月后,两人相爱了,万哈林虽然看不见女友美丽的容颜,但是却能感受到她纯洁的心灵,而在小琴眼里,哈林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她托付终身的男人,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他的心却是透亮的。
恋情遭遇重重阻力
2000年4月,小琴在母亲多次催促下,决定回河北老家,万哈林恋恋不舍,在火车站分手时,小琴泪如雨下,她不知道自己这段恋情还能不能继续。小琴回到老家后,被分配到当地一所小学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把自己在南昌恋爱的经历告诉了母亲。母亲听罢非常生气,她无法接受女儿找了一个没有稳定工作的男友,更何况还是一个盲人。其他家人知道此事后,都纷纷表示反对。然而小琴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她心里,一直放不下远在南昌的哈林。两人联系全靠写信,每个星期都有书信来往。2001年,小琴趁学校放假,多次背着家人往返南昌与河北邢台市,每次短暂相聚后又要伤心别离。2002年,万哈林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小琴的家乡,他到达邢台市后,小琴的母亲始终不愿让他进门,无奈之下,在当地等了两天后,万哈林只好伤心地返回南昌。
2003年,看着女儿天天忧愁日渐消瘦的样子,小琴的母亲终于让步了,同意她和万哈林往来。此后不久,小琴和南昌一位盲人小伙相爱的事情也被学校领导和许多同事知道了,几乎所有人都劝她放弃这份不现实的感情。长辈们的关爱,同事和朋友的忠告让小琴心里很乱,但思前想后,最终她还是向学校递交了辞职信,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当时有校领导劝她,留下来前途无量,还有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位条件不错的对象,都被她拒绝了,无论谁劝说,小琴都没有动心。2003年10月,小琴再次来到南昌,见到了万哈林,有情人久别重逢后喜极而泣,这一次,他们决定将爱情进行到底。
残酷现实考验有情人
起初,万哈林和小琴在南昌市船山路一家居民区二楼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然而几个月后,由于地理位置不理想,加上店租等各种开支太大,生意不景气,不到半年他们的盲人按摩店便关闭了。之后,万哈林又继续到别人店里打工,一边打工,一边想着如何再次创业。后来,万哈林和朋友在贤士一路一家社区医院租了两间房经营盲人按摩生意,刚开始生意难做,不仅没有多少生意,还要支付1000多元房租和水电费等,不久合伙人便提出退股,于是万哈林只好自己单干了,慢慢地生意越做越好,日子也开始好起来了。2004年12月,小琴和万哈林打了结婚证,那时他们没有自己的婚房,甚至没有添置一床新被子,出租屋就是他们的新房。结婚当天,小琴的妈妈从河北来到南昌参加女儿的婚礼,看到女儿的婚礼简单寒酸时,她难过地哭了。小琴也流泪了,激动的泪、幸福的泪和伤心的泪交织在一起。对于小琴而言,虽然没有奢华的婚宴和丰厚的嫁妆,但是能和自己心爱的人相守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婚后,两人的日子过得很简单,2007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次年,他们筹钱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从此生活终于安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因为房东涨价一年搬几次家了。苦尽甘来,这对有情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小琴的妈妈早已接受了女婿万哈林,哈林按摩店生意稳定,小琴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有一份稳定收入,6岁的女儿乖巧可爱,也很懂事,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盲人按摩师愿意授艺献爱心
万哈林说,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创业过程中,许多好心人给予他和妻子无私的帮助,如今他的事业稳定了,时常想着如何回报社会。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省少年管教所开办一个公益按摩培训班,把自己多年来掌握的按摩技能免费传授给那些失足的少年,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时,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谋生,再也不犯错误。他认为少管所里的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坏孩子,只要全社会有足够的宽容和关心,那些孩子一样可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文/图 大江网记者吴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