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王红旗:《山海经》是文明源头之一
背景:王红旗(网名帝禹山河图、经典图读山海经),男,1946年10月出生于河北涿鹿赵家蓬,1970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研究领域涉及科学、文化等,注重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社会文化现象,撰写书稿50部,出版专著20余部,如《宇宙的重构》、《符号之谜》、《灾祸与生存》、《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等著作。
我研究《山海经》有四十多年了。三十多年前就参加过全国第一届《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的。通过我的研究我深知《山海经》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公元前的典籍,但它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为了解读《山海经》,很多学者都做过很多努力,今年最新一项成果,我认为就是芦鸣先生刚刚出版的这本《山海经探秘》。他这本书内容很丰富,他主要有几大块,一个是他刚才讲的,他画出的世界地图。我想讲的有两块:一个是,它从生殖文化角度对《山海经》进行解读。这个解读我认为可能含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不一定全都对。因为生殖文化崇拜在古代,原始社会,就是先秦时代或者先夏时代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山海经》也记载了很多涉及到生殖崇拜,但是它没有直接说出来。比较明显的,就是它记载动物,就是自为牝牡。比如双双,数剔,它是左右有手,这都被认为和生殖文化有关的。最重要的还是对女娲的记载,它记载了女娲十肠,它记载的是生殖文化的崇拜,因为女娲是作为最早的创造人类之神,她实际上是制定婚姻制度,里面有很多生殖方面的故事。
第二,再补充一下,就是《山海经》是最早最多使用阴阳的一个典籍。阴阳的概念多是从山的正面和背面来说的。因为阴阳都是耳刀旁,但山两面的气侯和环境差异非常大。芦鸣先生还有一个重要的,说《山经》460座山,我统计的是447座,芦鸣对这些山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他在这本书附录上有一览表,就是对460座山,在全世界的分布,一一都写了对应,我看了一下,范围遍布全世界范围。其中涉及到中国的山脉在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等一共72座山,南山经没有。他做这块主要用的音讯的方法,就是根据同样发音做对照,这个做法在《山海经》里也有,在《山海经》大荒经里,它的发音我认为就是一种音译的写法,跟汉语直接读,读不出意思,这些都没确定,我觉得他拿出这个表,别人还没从来没标注过。我倒建议芦先生把这个表所列之山的位置都在世界地图上标出来更好,若只用文字的表达,对地理不熟悉的都不知道是哪个洲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直接看出这个山在哪儿?这个山跟原来记载的是什么关系?这是我对新书作者提的一个建议,就是绘成一个全图,这样我们一目了然,因为对还是不对,好判别。第二,你采用音讯为主要的解读方法,这是一条线,我希望你还能找到一个参照系,就是除了音讯解读之外,还应该把这个山,像说出玉,出铁,还有河流,可以更多的对应上,还有它的动物,还有什么。
这时芦鸣说:你提的这个建议我插一句,我第四本书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就是专门来解释这个地理的。因为《山海经探秘》这本书主要是解读它的思想,一个是刚才叶舒宪先生讲的,就是欲望。它的核心思想是讲欲望。第二,有了欲望就有规矩,所以欲望和规矩是它的两个核心思想。你讲的山,我在标它的时候不仅仅找位置和对应它的名字,最重要是河流流向,河流流向都有,我在做,没有停下来。
接着王红旗继续说:解读《山海经》还存在一个问题,它有一个上下文的问题,因为我研究过符号学,符号学要作为一个密码来解读的话,涉及四个人,一个发信元,一个收信员,然后是代码,就是你的音讯也好,字意解释也好,还有就是上下文一个知识体系不光是一本书能说的,它跟上下都有联系。像刚才说的,它跟甲骨文,就是王亥受难这些的故事,甲骨文里也有这个故事,这就等于有上下文了,就是《山海经》能跟商代发生的故事有联系。如果加上上下文的话会更充分一点。我研究《山海经》很多年了,我大概知道《山海经》学术领域里分几派:一派就是虚构派,认为它是文学,是故事,代表着一种精神。还有就是记录了很多远古信息,这里比较突出的就是地理派,地理派可以分为:世界地理派,还有就是华夏派,就是我和其他人,还有局部地理派。每一派解决问题还是不一样,我对《山海经》时间、创作都有重新的解读。像叶先生提到铁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山海经》在春秋战国,主要是战国以后的作品。但是我对这个有不同的解读,因为《山海经》记载着大量的矿藏资源,铁是其中的,玉和铜之类的。记载的铁,并不是说当时要用铁冶炼,制作铁器,而是把铁矿石作为颜料,因为铁矿石是红色,这种颜色的应用,山顶洞人在一万八千年就用它撒在墓前,所以记载的铁矿石不是用来冶炼的,都是当做颜料。所以这个铁证不存在,就是不能成立,或者说不充分,这样的话我就对《山海经》时间的解读,是这样认为,就是《山海经》是有四部分书组成的,这四部分书最早的是《五藏三经》,这是大禹治水之后完成的,全国的地理考察,国土资源的考察的文字记录,这个时间应该在4200年前或者更早,为什么我这么说?《五藏三经》没有记载大禹以后的事情,以前的事有,黄帝、炎帝有。就是当时人不知道后面的事情。海外四经是记录夏后期的事情,还有一些夏代的事情,但是它没有记商和周时代。到《大荒四经》,把它排在《海内经》之前,那个排法是不对的,这个是错排了,实际上《大荒四经》在《海内经》之后,它记的是商代的事情,《大荒四经》记载了大量的商代的故事内容,但是它没有记载周代的,只有《海内五经》记载的时代内容,甚至有秦汉,还有印度、朝鲜这些都有了,而且它特别倾向于追溯历史沿革,就是谁是谁的后代,都是《海内经》记录的。这四个让我们知道《山海经》为什么这么重复,实际上它是不同朝代记的。这样的话,《五藏三经》的分布,这是把它的东西南北中,26个山脉,477座山都画上了,这是我夫人画的,原图是高5.4米,宽7.8米,总面积是42平方米。这幅图主要特点,把26条山脉都对位了,这是4200年前的地形地貌,它描述的地理地貌是符合四千多年前的,这里主要有两个参数,一个就是山东半岛,这是《东次三经》记载的,当时渤海海岸线比现在要靠西,因为最多的海岸线,这个海岸线一直在变化,古代所说的沧海桑田,就是渤海海岸线,这个都是有历史考证的,在京广线这条线,在一万年前最低的时候比现在还低一百多。这个图里把《五藏三经》全说了,哪个山跟山的关系,东西南北中互相的交界在什么地方都用这一张图可以完整的表述出来。
对于世界地理派,我也持谨慎的一种支持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五藏三经》基本上是华夏派,它从南边到南海,东面到日本列岛,它包括济州岛,西边到天山,这个范围基本把华夏都包括了。但是《海经》的话我认为这里头可能记载的,包括超过华夏地理圈的。因为我问过一部分《山海经》的泰斗,我问他《大荒经》说了寿麻国,那个是什么?就是太阳垂直照射,人没有影子。我说寿麻国在哪儿?他说就是在现在的西边。假如《山海经》地图记载了斯里兰卡,中国跟斯里兰卡的历史交往可能会提前到三四千年前了,或者更早,就不是公元前300年前了,假如芦鸣先生的世界地理的,哪怕确认一部分,我们跟世界交流的时间,很多都会提前,我认为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都需要继续努力。
我还要说《山海经》介绍了非常珍贵的信息,但是常常被我们忽略了。我看《北山经》介绍了三桑无枝,这四个字多认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看了几十年,一直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去年我看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讲的是云南的纳西族还是哪个少数民族,他们那儿有一个葬俗,就是亲人死了以后,第一年要砍一棵树移栽到住的旁边,把枝全砍掉,就留上面的叶子,第二年再载,第三年再载,三年以后,等于这个人葬礼就完成了,这就是三桑无枝。假如说这个解释是对的,说明少数民族的习俗是很源远流长的,而且可以证明什么?就是西南少数民族他们可能原本居住在《北山经》,《北山经》在哪儿呢?包括吕梁山、太岳山跟王屋山和太行山。这可能记录我们民族的迁徙过程,这个迁徙过程能找到他们民族的根,因为他们都说是迁徙来的,从哪儿迁徙来的不知道。《山海经》还记录了寒食节的习俗。我们都知道指鹿为马的故事,赵高不会随便拿一个鹿说是马,他是找了一个特殊的鹿,既长的像鹿也像马,就是这种动物有没有呢?《山海经》记载有,它是在南山经,它的名字叫鹿蜀。假如当年秦代的时候,南方还有这个东西的话,他可能是特意找来,来考验群臣是忠诚于他还是忠诚于秦二世。
因为今天时间不太多,我已经出了七八本书对《山海经》进行各方面的解读,我特别感谢各位老师,为一本《山海经探秘》著作开一个研讨会,我觉得这在《山海经》历史上是头一次,别的书可能搞过,但是规模很小。我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能够把《山海经》认识能够提高一块,我认为最后把它定义为什么呢?就是《山海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易经》的源头可以找到《山海经》,我们历史源头可以找到《山海经》,最后都能追溯到《山海经》。根据我的分析,它的时间很长,在四千多年前。假如能认识到这点的话,我希望中国中小学课本能对《山海经有正面的介绍,以前鲁迅的文章介绍过,是把它当做奇怪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它是中国文明的载体。因为我研究《山海经》很长时间,中国人听到这过,但是是什么都不知道。假如能进入中小学课本,一定对《山海经》重新认识。另外我们也考虑要拍摄《山海经》电影,我也写了剧本,希望通过电影形式,将它的能在世界上传播,这希望各界人士都能予以支持。
2014-10-22 19:38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