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11】《證治要訣》谈中风原理及防治
黎黍匀/文
背景:《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医学丛书。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均系明代医家戴原礼撰著。前者十二卷,分十二门,列若干病证,详述病因、病机、症状、治则、治法及治验等。后者四卷,根据前述病证列出所用方药。其中汤类方167首,饮类方36首,散类方104首,丸、丹、膏类方135首。二书互为参阅,有证有方,便于临床实用。
戴原礼是明太祖时期最有名的宫廷医家,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去世,享年82岁,成祖称他为“国朝之圣医”。
现代医学经常遇到“中风”类病案,而明朝的戴原礼早就在其著作《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进行了详细研究。其中阐述的原理和方法,令人击节赞叹!
关于中风的来源。作者认为,人体本身就是容易有“风”侵袭的载体,因此就有了中风的可能。他说:“天地间惟风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古人谓避风如避寇,盖欲窒源以防患。”轻度的称为感风,比较重的为伤风,再重则为中风了。层层递进,不断加重,不可不防。比之当代一些人的研究,不知要清晰到几倍啊。
关于症状表现。作者对中风方面的症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如“中风之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斜,手足瘫缓,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一旦发生,则全身瘫痪不可动弹,神经处于麻痹状态,上半身的器官,如咽喉、口眼变异,其它器官也受连累。跟当代医学说的症状几乎一致。比较严重的情况是昏厥,原因是因为“风邪既盛,气必上逆,痰随气上,停留壅塞,昏乱晕倒,皆痰为之也。”而五脏六腑多发于肝脏,养肝就十分重要。因为“五脏虽皆有风,而犯肝经为多。盖肝主筋,属木,风易入之,各从其类。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或缓或急,所以有斜、瘫缓、不遂、舌强、语涩等证。”所以说,中风为何多发在喝酒人群身上,也是有根据的,肝脏太虚弱,风邪因此得以攻击机会。
不同的中风阶段有不同的反应,作者通过研究,详细列举治疗方法。其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分类,十分科学合理,堪称经典。
首先,作者提出了治疗的根本原理。即“治之之法调气为先。”经云:“善治风者以气理风,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先用麻油调苏合香丸,或用姜汁,或用白汤调。如口噤抉开灌之,稍苏则进八味顺气散。”
其次,分不同人群使用不同方法。关于药方方面不一一分析,这里重在分析其研究方法。如对于不同的阶段,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式:
1.若中饮食,坐卧如常,但失音不语,俗呼为哑风。小续命汤,去附子加石菖蒲一。
2.筋骨疼者,俗呼为痛风,或痛而游走无定,俗呼为走注风。并宜乌药顺气散,利煎复元或青龙丸。未效,用大防风汤或五积散调乳香末。
3.胫细而膝肿者,俗呼为鹤膝风,宜感冒后四逆,手足不遂,牙关紧急,与霍乱后四逆,手足搐捻,欲成风者。草果饮和星各半帖煎服。
4.有无故口眼斜,投以中风药剂不效,盖缘骨虚中受风所致。当于此求之,不可例作寻常中风治之川乌一味,决不可少,宜炮熟用。
5.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之啮,名曰白虎历节风。并宜加减地仙丹或青龙丸乳香。
6.有于窗牖间梳洗,卒然如中,呼为檐风。五积散加防风一钱。
7.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
以上的分类清晰明了,经验丰富,富有成效。
同时他指出,不同时间的问题,有不同的倾重方法。“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初犯和久患不同。
身体健康必须依靠预防,过度严重,则无可救治,因此作者提出警告,不是任何状态都可以救治的,重度都不可以,预防必须注重。“若中人发直、吐清沫、摇头、上撺、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或头面赤黑眼闭口开,手撒遗尿,声如鼾睡,皆不可治。所谓风中脉则口眼斜,中腑则支体废,中脏则性命危。不特中风,他中亦然。”所以作者提醒,不但中风如此,即使其它疾病也必须注重预防,不然十分危险。
此外还举了其它特殊情形,如癞风、破伤风等特殊情形,这里不一一介绍。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分析中风的原理和防治,对临床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且,在营养学上,也提供了必须注重预防再治疗的重要法则。营养学本身就是预防学科,在营养充足的基础上,防治各类中风问题,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方向。而该书的分析和介绍,更能强化了营养学者的这个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