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北大、清华是两个大垃圾场
王绍璠 2019-05-07 00:21
网文称:在国内,清华、北大响得不能再响,毕业后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自然科学诺奖为零,又没有厉害的科技企业,大头就什么石油、银行类的,人究竟去了哪里?不是牛到上天吗?难道都去了国外?不至于全部吧,起码有很多还是留在国内的吧,那究竟哪里去了呢?中国有在国际上响当当的企业吗?制造业类的、电子类的、IT类的?究竟怎么回事?被吹上天的、从小影响里顶呱呱的这些人,蒸发了吗?怎么没有效益的?都去了国企?亏了有国家补贴、效益跌下又不会裁员,都在轻闲中变回废人了吗?怎么回事了?
龙心之声:中国精英,该承担些什么?
01
记得有一次在清华举办大型年会,王老师致开幕辞,热情洋溢,激情四射,智慧火花,照耀整个会场。结尾时,王老师抛出了“垃圾说”,听众哑然。
中午宴会之时,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找到我,投诉说,那个王老师前面讲得都挺好,只是最后一句话不该说啊。最后一句当然就是指上面那句话。我于是就问:“王老师前面讲得好,讲了些什么呢?”他的回答很有代表性“我忘了!”我心里想,看样子,王老师还骂对了。
“骂人”的话,大家记得清清楚楚,不骂人的话,没有几个人记得。几年过去了,有些朋友见面,还没有忘记这句话,可谓“刻骨铭心”啊!
02
如果时间允许,王老师一般在讲了那句话之后,还会附带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源于日本禅寺,说是有一位小和尚刚刚进寺庙,老和尚让他扫院子。他扫完院子后,问老和尚:“这些垃圾,放在哪里?”老和尚呵斥道:“八格牙鲁,这世界上没有垃圾。你可以把这些叶子和树枝收起来,冬天可以用来烧火。”小和尚说,“哦,知道了。”于是,就用袋子把叶子和树枝收起来,包好,接着就问,“师傅,这些垃圾,如何处理?”老和尚仍然呵斥道:“八格牙鲁,我说过这世界上没有垃圾的,你怎么还问!你看院子里坑坑洼洼的地方,可以将大的土块石块填在里面,不就平整多了吗?”小和尚说,“哦!”于是,就按老和尚的办法做了。
最后,小和尚又来问老和尚,“师傅,这些总该是垃圾吧?”老和尚仍然大喊,“八格牙鲁,这世界上是没有垃圾的,你看屋檐下的石坑,可以把这些碎石子、小泥土填在那里面。”小和尚做完之后,才真正体会了师傅的用意,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没有垃圾。”
03
王老师常说,“垃圾是不到位的宝藏。宝藏是到位的垃圾。”北大清华,曾经是孕育大师的摇篮,曾经是新文化的发源地,曾经是承担社会正义、呼唤社会良知、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藏。如今,在市场化大环境的推动下,他们失去了方向,他们不再以天下为己任,他们变得自私,他们丢掉了精神,他们成了一堆没有放到位的宝藏,以至于被禅师“骂”为垃圾。其实,岂止王老师在骂,骂的人多啦!记得季羡林先生在北大百年校庆时讲了两句话,一句是“办大学,要靠大师,不是靠大楼。”一句是“希望北大跟以前办得一样好。”这两句话,着实比王禅师讲得文明多了,可是明眼人还是能体会出其中的“骂”。
04
笔者作为北大清华两个垃圾场毕业的学生,初次听到这句话,其实并不奇怪,也不以为“骂”,反倒成了一个“鞭策”,使我时刻清醒。让我更为懊恼的,不是王老师的“骂”,而是北大清华为什么就不能“被骂”?每每看到人们对于王老师骂北大清华两个大垃圾场的激烈反应,我的心中就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
这些人究竟怎么啦?
誓死保卫北大清华?
北大清华是大小姐骂不得?
北大清华是人们心中的偶像,碰不得?
北大清华是智慧的化身,惹不得?
究竟出于何种原因,人们这么听不得说北大清华的不好?连青红皂白也不分。
05
据我所知,国家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每年给北大清华投资三个多亿的建设资金。北大清华的学生,成了社会的骄子,父亲母亲为了北大清华的孩子,含辛茹苦,供养他们上大学,平均消费居各高校之首。北大清华的教授们,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外面讲课出场费从动辄数万,老板级的教授年收入都在百万元以上。
近二十年来,北大清华依托金字招牌搞培训,赚得盆满钵溢,是其他任何高校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至于国家级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跨国研究项目、横向课题等,北大清华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国家、社会、人民,对于北大清华,可谓宠爱有佳。
06
然而,北大清华对社会的回馈如何呢?北大清华成了留美预备学校,北大人清华人争先恐后地出国,出国后百分之八十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北大清华的学术腐败,较之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北大清华成了“假洋鬼子”的大本营,他们甚至不要中国的土博士,一切向“洋”看。北大校长以三分之二的老师有留洋背景为骄傲。北大清华是官场,又是名利场,“劣币逐良币”、“近亲繁殖”等现象司空见惯,恶性发展。有才华的老师进不去,没本事的庸才蹲着茅坑不拉屎。北大清华流行一句话,“北大清华无小事。宁可不做事,也不可出事。”官位要紧,自己的利益要紧,哪有什么士大夫起码应有的良知与良心。北大清华虽然在中关村旁边,可是对于中关村的智慧辐射作用,微乎其微。
北大清华虽然每年发布不少论文,可是多数不过是为外国人做注脚。北大清华虽然每年输送聪明绝顶的毕业生,可是他们中究竟有多少感恩国家的栽培,社会的哺育和人民的厚望……尽管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不是所有北大清华人都在腐败堕落,但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对北大清华说“不”呢?
他们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他们没有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难道就不允许老百姓指出来吗?
07
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近日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这份在业内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榜单引来中国网民的热议。
人们惊讶地发现,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两所高校北大和清华均未进前十。位列“榜眼”和“探花”之席的是中国香港的两所大学,而日本以57所大学的绝对数量,称霸于前200强。一时间,国内许多媒体惊呼:与中国香港、日本等地高校相比,北大、清华沦为亚洲二流!一些网友认为,此事多少有损中国人的脸面,但更多的网友则由此热议中国高校与世界的差距。
08
作为一个清华人、北大人,笔者看到上述现象,讲出上述话,脸何尝不热?心何尝不愧?我也是其中一员啊。母校的悲哀,就是我的悲哀。我时常担心一种趋势,那就是我的校友们,他们以北大清华为光荣,以北大清华为靠山,搞小团体主义,搞精英主义,殊不知,北大清华,不仅仅是北大人的北大,清华人的清华,而是整个中国人民的。没有中国人民,就没有北大,没有清华。北大清华曾经是何等的光荣,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正确!
那里曾经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朱自清、金岳霖、闻一多、王力、曹禺、冯友兰、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刘半农、茅盾、马寅初等等名字,如雷贯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今天,我们很难找到这样量级的名字了。
北大清华的精神堕落了。
北大清华的思想僵化了。
北大清华与中国社会的距离加大了。
北大清华的问题,从笔者看来,其实远比“垃圾场之骂”更可怕。北大清华,是当今社会的缩影,是精英阶层的代表。北大清华的问题,折射出当今中国的问题。王老师曾经引用顾亭林的一句话,“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当士大夫不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普通老百姓该何处何从?国家该何处何从?
09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必要时,踹两脚。”王老师骂北大清华,我们不要先烦恼,先否定,而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古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有忧患意识,所以才能快乐地、持久地活着;因为有安乐意识,所以常常会不得已而死去。为了更好地活着,我们还是有些忧患意识才好。哪怕杞人忧天,我想,也是必要的。(黄东涛)
10
笔者说话也许不会象王老师那么火辣,那么横眉怒眼,但是想指出问题的心情,也许是一样的。当今中国,值得骂的太多了。而骂的背后,正是因为中国有价值,正是因为中国有了不起的基因,只是这种基因的光芒现在还基本被埋藏着,而中国的精英们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如果根本就没有提升的价值,就像一个老师,对一个根本扶不起的阿斗学生,是连多说一句都懒得说的。作为禅师的王老师,他所骂的,都是各个领域的领导角色。企业界他骂企业家,甚至是不怕“得罪”人地点名道姓地骂,教育界他就瞄准了北大清华。
11
笔者认识不少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最开始笔者认为,北大毕业的多少有不同的底蕴和思想,境界应该不一样。慢慢的这种感觉就消失了。他们基本跟一般人一样在争名夺利,一样在只为自己算计,一样以找一份安稳舒适挣得多的工作为人生最大追求,看不到他们身上有什么更大的担当,看不到他们跟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有什么区别,他们跟笔者读高中时候对北大的美好印象大相径庭,他们整体来说比一般大学的毕业生聪明一些,专业方面能力强一些,如此而已。
但是,难道这就是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的亮点吗?
12
又听说北京大学的校长,在毕业生典礼上,大引流行歌星的歌词,用尽心思引用网络语言,来赢取学生的好感。校长跟学生打成一片是对的,但是也不应该忘记了该有的引领角色。一味从众与循循善诱是不同的。毕业典礼上可能获得一时的欢呼,但是这种媚俗的做法,能为学生带来什么受益终身的教导吗?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标杆,北大清华理应为中国教育、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重要引领作用。
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就像美国的哈佛,英国的牛津这些大学一样,以其伟大的治学精神感召全国民众,成为国家的一种精神生发地。然而北大清华在当今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精神标杆作用,至于其他的大学,更是谈不上了。(郑汉根)
(本文摘自黄东涛、郑汉根合著《棒喝中国》)
出处:http://www.sohu.com/a/312388951_10001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