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一个飞行员营养师
每当驻汕空军某部飞行员们就餐时,总能看到一个纤秀的身影在不时地询问着饭菜是否可口,营养搭配是否科学?她,就是该部的营养师赵敏。2000年从吉林军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的赵敏,随着当飞行员的丈夫来到该部。刚到汕头时,由于部队医院没有护理干部编制,她便来到空勤灶当上了飞行员的营养师,虽说是半路改行,可她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
由于飞行员的营养师专业性非常强,中途改行做营养师的赵敏只得从头开始学习。她一边向医院的老营养师请教,一边自购了营养学书籍潜心钻研。有时,为了搞清一个营养概念,她都会不厌其烦地查找资料,直至搞清楚为止。飞行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让他们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赵敏就把每个飞行员喜爱的口味、家乡的特色菜式都作了详细了解,并按照四季作了不同的归纳,同时她也和炊事班人员一起商量,制订出每天最佳的菜式,这样既能让飞行员们吃得舒心,也使他们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飞行训练中去。她还针对飞行员的身体状态,提醒他们饮食时的注意事项,谁体重超标、谁需要少吃高热食物、谁胃寒,她都一清二楚,一到开饭就不住地提醒。
营养师工作中最难的是如何通过软件将飞行员的菜谱应用于实践中。软件生成的菜谱仅仅是程序在纯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偏差,菜谱上只注明了蔬菜、肉、盐和油的重量,而烹饪过程中造成的营养流失、不同的任务的需求、不同人和时间段的要求,软件生成的食谱是无法加以计算的,因此就需要营养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用性调查研究。每逢飞行日,赵敏都到外场跟踪飞行员的饮食情况,记录相关数据,晚上回家输入电脑进行分析;还给每道菜做取样检测、给每个飞行员做抽样调查,询问他们的口味。很快,赵敏原本白皙的皮肤晒红晒黑了,可她毫不在乎。经过她精心的准备,一个实用性较强的营养成分输入数据库初步建立起来了。为了让菜谱能够在日常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每次新菜谱制定出来后,赵敏就会和炊事人员进行详细的交流,适时提出营养方面科学性的建议,这样,保证了炊事人员做出的饭菜既可口又富有营养,得到了飞行员们的一致好评,而她也荣立两次三等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