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8442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论文 >> [论文10]中国六千年酒文化(下)
[论文10]中国六千年酒文化(下)

 

[论文]中国六千年酒文化(下)

 

黎黍匀

(上古智阳,广西南宁,530001

 

七、酒德酒礼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 (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 (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聚众饮酒);“禁沉湎” (禁止饮酒过度)。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于是写了一篇《觞政》。

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相互跪拜、侍饮、举杯;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饮酒的习俗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格。比如饮咂酒。在西南,西北许多地方流传。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抬出一酒坛,人们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酒坛,从其中吸吮酒汁,人数可达五、六人甚至七八个人。

“转转酒”。这是彝族人特有的饮酒习俗,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无宾客之分,大家皆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一个的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这个习俗,据说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汉人、藏人和彝人三个结拜兄弟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饭,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三个兄弟你推我让,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弟兄喝,于是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酒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直喝得酩酊大醉。

交杯酒。壮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主人这时还会唱起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成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如果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各族的酒歌都富有特色。又如侗族的:“你左我右手,各端一杯酒,我俩手拉手,喝下这杯酒,今后日长久,永记此时候,情意胜浓酒。”

“三关酒”。广西的瑶族在迎接村寨的集体客人或十分重要的单个客人时,要设三关酒迎接,即主家派人在屋外必经之路上设三道酒关,每经一关须饮两杯,三关之后,方进屋饮宴。传说此风俗起源于当地瑶族的祖先卡罗,卡罗生下三个月后父母相继过世,善良的汉人盘尧收养了他。卡罗成家后为报答养父母的恩情,率家人采药物酿酒宴请二老,在迎接养父母的当天,卡罗带族人到寨外十五里处设酒关,每五里设一关,每至一关,卡罗敬二老甘醇的美酒两碗,以表隆重和真诚。此传说寓意瑶家敬贵客如敬再生父母,真挚感人

 

八、饮酒时节

 

人们在传统习俗影响下,公认为适宜饮酒的良辰美景,据清代郎廷极在《胜饮篇》中记载的有: 颂椒、人日、灯宴、探春宴、花朝、踏青(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社日(唐五驾《社日》诗中写道“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宴幄、访花、修禊、送春、新绿、泛蒲、观音渡(又称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避暑会、竹筱饮、喜雨、巧夕、迎秋宴、新涨、中秋、登高、红叶、好月、暖寒会、守岁等26个时节。

另外,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除夕夜的“年酒”;春节(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遇到喜事庆祝,更要喝酒。如“满月酒”、“寄名酒”、“寿酒”、“上梁酒”和“进屋酒”、“开业酒”和“分红酒”、“壮行酒”,也叫“送行酒”。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文化人更有解不开的情结。从而有了法饮宜舒,放饮宜雅,病饮宜小,愁饮宜醉;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的一些讲究。而一般百姓呢?却另有佳兴,据说绍兴民间在女孩降生后,即酿好酒用有花纹的酒坛盛好,以红纸封严,窖藏到这女孩长大出嫁时用,称为女儿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雕。这又多么富有诗意啊。

 

九、中国酒文化

 

酒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翻开五千中华文明史、从先皇始祖黄帝与歧伯讨论用黍、稷、稻、麦、菽五谷造酒,到夏禹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从项羽的“鸿门宴”,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酒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幕幕成也酒,败也酒,乐也酒,愁也酒,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史话。

酒更深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岁首元旦吉祥酒;寒食清明悼念酒;五月端午避邪酒;八月中秋团圆酒;九九重阳长寿酒;腊月除夕聚欢酒;婚宴喜庆酒;丧葬祭奠酒;迎宾接风酒;送别饯行酒;出师壮行酒,凯旋庆功酒......

酒纵贯六千年历史,她展现了皇族争权夺利的刀光剑影;宦臣权谋机变的勾心斗角;将士疆场拼杀的铁马金戈;外交场合的唇枪舌剑;长亭古道的离情别恨;文人墨客的慷慨高歌;饮酒作乐的市井百态。她被禁过,她被爱过,她被赞过,她也被笑过,然而,5000多年不管多少朝代变更,多少风流人物任凭风吹雨打过,她却依然是笑容卓约,屹立至今。                                          

要研究中国文化,不能少了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反映出人们在造酒、用酒、饮酒过程中表现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精神情操等酒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酿酒国之一。从古到今,从发明生产那天起,酒便开始浸润整个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酒文化。

(一) 道教影响而成的酒文化

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殷商以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正式创教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道教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也大致如此。早在道教形成之前,中国远古酒文化就已经非常发达了。我国远古神祀宗教深深浸染了浓厚的酒文化特色。远古神祀宗教不但不禁酒,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 早期道教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沿用了祭酒的称号,用来称呼高级神职。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者,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如道教经书《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说:“所以称为道士者,以其务营常道故也。”并指出道士有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六阶。道教历代仙真、历史人物中也多有与酒有不解之缘者。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八仙故事最初即与酒有关。于是形成了以道家哲学为源头中国酒文化。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 酒文化

有什么的酒“性格”,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酒文化。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这就是酒带来的文化:追求绝对自由、 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文化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君不见,古人少立壮志以身许国,当报国忧民的政治理想被残酷现实粉碎时,往往借酒消愁,展现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

你看,李白不是说了吗?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而柔情似水、雅致妩媚的中国女性也往往寄情与酒,借酒消愁。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被汉武帝宠幸,后来皇帝移情她人,遂作赋:“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愁。”后毅然离开皇宫。唐代女道士兼女诗人鱼玄机往往借酒销愁:“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为忘愁思旦夕醉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了酒,铁血战场也豪气冲天。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诗成百篇也易如反掌。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有了酒,天地山水都潇洒画中。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文化以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文化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的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得生的极大快意。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三)酒与诗

如此江山,对海碧天青,万里烟云归咫尺。

莫辞樽酒,值蕉黄荔紫,一楼风雨话平生。

翻开中国文学艺术史,就是一部酒神精神舞蹈的历史。“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酒与诗是双美,缺一不可。端起杯来,细细品尝,醇美香漫之间,那一点点诗意也就慢慢流淌出来了。当然酒与诗的“分工”又不同。“取兴或奇酒,放情不过诗。”高高兴兴地饮酒,诗也就流出来了。酒象是魔术师手中那根棍子,它任意指挥,诗人的情思自然就随它而动。“酒肠堆曲蘖,诗思绕乾坤。”(杨乘《南徐春日怀古》)酒进入肠子以后,在里面七弯八拐,左飞右旋。“绕”着石头,石头会走路;着草木,草木会说话。山起舞,河歌唱,天地万物,全都灵气浮动,无不象醉了一般。诗就象打开的水龙头,哗哗啦啦地直往外流。“李白一斗诗百篇”。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酒气熏天,酒香遍地。酒像诗的触发剂,没有它的投入,诗的产生形成就无从谈起。

李白是这么说的: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其旷达不羁,视富贵为浮云的胸襟己跃然纸上,其积极上进的深刻含义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千古绝唱,没有酒,那是很难“生”出来的。

这不是李白一人如此,其他的诗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们一边作诗,一边饮酒;一边饮酒,一边作诗。酒渗到诗里去,诗融人酒中来,真是难分难解。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段成式《哭李群玉》)人的一生就这么度过。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会作官,不会发财,没人取笑;而不会饮酒,不会作诗,则视为无能。许多人都以诗酒自豪,贫不为耻。当官的死了以后,骨埋山丘,尘随风去,再没人理会,而诗酒之徒,却为人津津乐道。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酿造一点酒并不容易。所以有了一点酒,往往想到我们的祖先,用作祭祖之用,与神灵共享。

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酒是美妙的东西,有了它,不仅要与神灵“共享”,而且用以招待客人。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争战,“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展于野,千里无鸡鸣。”人们生命,朝不保夕,故感慨良多。把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希望平定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河山,使天下出现大治,就可无优无虑痛饮两杯。不想则已,愈想愈悲伤。于是有了尽人皆知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叹。于是痛饮,想从醉中解脱。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生命与死亡的矛盾,都融化在这杯酒中。他那悲凉慷慨的歌声,震撼千古,差不多引起后世酒徒的一致共鸣,而以杜康为酒的代称,也就从他这时正式开始。

魏晋文人,处在政治动荡的社会,朝不保夕,心中充满忧伤和恐惧,饮酒是为了消忧,逃避现实,无法谱出昂扬的情调。

唐代诗人虽然对魏晋文土的诗酒生涯不乏赞叹,不乏仰幕之情,但唐代的诗酒基调与魏晋不同,有着明显的分野。唐代的诗人,生于政治较为开明之世,社会处在上升发展阶段,故有一股朝气,回荡于诗中。诗情豪迈,酒情激昂,如奏黄钟大吕,有宏亮激越之音。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一杯热热烈烈的酒,不仅洗尽前人的哀愁和颓废的色彩,而且是开后世豪迈诗派的先声。唐代的酒业到了鼎盛时期,唐代的诗歌创作也达到高峰。酒与诗,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一种什么关系?简而言之,相得益彰。在唐代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拥有金山银海,不是得道成仙,而是有诗与酒的享受。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宋代是诗词创作极盛的时代。大文豪苏轼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引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引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引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引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华发生”,等等。真是字字珠玑,词中有酒,酒中有词。

明清以后直到现代的许多文学巨子,如梁实秋、林语堂、丰子恺、周作人等也都有关于饮酒的随笔,饶有韵致。甚至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现在还有人利用这块招牌。再如李叔同根据美国J·P·奥立韦的曲子填词的《送别》,酒又为其增添了无穷的惜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文人墨客由酒而诗,由诗而词,由词而文,由文而歌,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由于文学艺术宫殿酒神的出没,使得文学艺术之神的巨翅从来就没停止过激情的扇动。

(四)酒与其他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也是活泼万端的。虞集《道园学古录》中说:“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重册。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易得,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即可如愿。板桥也知其中把戏,只好自嘲:“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遂有“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画书法何以有如此之缘?这看似非常神秘,其实也好理解。嗜酒画家平时作画,往往拘谨小心,囿于故习,兴致不高,缺乏想象,没有灵智。而饮酒之后,由于主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右脑受到刺激,豪情勃然,灵感顿生,才思横溢,思维活跃,冲破常规,创出佳作,这就是酒中出画之真谛。

酒令也是因酒而生的。中国的酒宴并非专为口腹之好,而是要有一种情趣甚至行乐,以及人情的沟通。故“酒令”应运而生。俗者如“猜拳”、“击鼓传花”;雅者如“射覆”、“行令”。《红楼梦》《花月痕》《镜花缘》《兰花梦》等小说对此多有描写。另有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就是使用令簿或掷骰子。可见中国的酒筵着眼于游戏佐酒取乐,也就有了一种别饶风趣而祥和喜悦的文化氛围。

其他又如戏曲。中国几千年的戏曲历史,创造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现象中的至情、至谊、至善、至恶、至美、至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万象。如《太白醉写》、《贵妃醉酒》、《醉打山门》等等,曲不离酒的。这样更使中国的酒文化斑斓多采,意蕴无穷。

在音乐、武术、舞蹈等等方面,酒在其中更是一样开出朵朵艳丽异常动人心魄的奇葩。

诸如此类的载体演绎,使得中国的酒文化具有了生动的民俗美和深层的社会积淀。怪不得,有人说,要研究中国文化,不能不研究酒文化。

 

        十、酒的品评

 

人们运用感觉器官(视、嗅、味、触)来评定酒的质量,区分优劣,划分等级,判断酒的风格特征,称为品评,人们习惯地称为评酒,又称为品尝、感官检查、感观尝评等。对酒类品质优、次、劣的确定,仅根据理化分析结果制定的指标是不够的。因为至今为止,尚未出现能够全面正确地判断香味的仪器,理化检验还不能代替感观尝评。酒是一种味觉品,它们的色、香、味是否为人们所喜爱,或为某个国家、地区的人民、民族所喜爱,必须通过人们的感觉进行品评鉴定。

品评是一门科学,也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据《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有主簿善制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明代胡光岱在《酒史》中,已对“酒品”的“香、色、味”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评酒术语。由此可见,对酒的芳香及其微妙的口味差别,从古到今,用感官鉴定法进行鉴别,仍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任何理化鉴定是代替不了的。酒好、酒坏,“味”最重要。在评酒记分时,“味”一般占总分的50%。苏东坡认为,评判酒的好坏,“以舌为权衡也。”

1酒的品评步骤

而无论哪一类酒种,其评酒的顺序都是一看、二嗅、三尝、四综合、五评语。看—评色泽:观察酒的色泽,有无失光、浑浊,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等。

嗅—评香气:要先淡后浓,先优后劣。酒杯放在鼻孔下方7厘米距离,轻嗅气味,共分两次进行。

尝—评口味:根据评香气排列的顺序,由淡到浓,由优到劣。一般也需品评两次。

体—评酒体风格:体、即酒体,总体之意。是感官对酒的色、香、味的综合评价,是感觉器官的综合感受代表了酒在色香味方面的全面品质。

2鉴别酒质量的一般要求

黄酒:色泽清亮透明,无浑浊、沉淀。香气浓郁,滋味清爽,无辣、酸、涩等异味。

白酒:酒液无色透明,无浮悬物、浑浊物和沉淀;瓶壁不得出现环状污物,有白酒特有的醇香,滋味纯正,无异味。

啤酒:酒液透明,无明显浮粒。注入杯中时有泡沫开起,越持久越好。有酒花的香气和爽口苦味,没有明显的酸味和怪味。

果酒:酒液透明,无浮悬微粒。无沉淀,在溶器内四周无粘着物。具有果实原料的芳香和果酒的酯香,不得有酸味或外来怪味,甜酸爽口、软润、无苦味、酸涩味等。

配制酒:酒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色泽柔和,有光热作用不会很快发生褪色,香味独特,无怪味,没有强烈刺激性。

3不喝混酒

喝混酒之所以容易醉,主要与酿酒的原料有关。倘若混合喝同一类原料酿造的酒,没有太大妨碍。但如果喝了谷类制成的威士忌后,再喝葡萄酒,就容易醉了。因为不同原料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容易伤害脑神经。

4纯饮

我国黄酒具有腹郁芬芳的香气和甘甜醇厚的风味。黄酒应该慢慢地喝,喝一小口细细地回味品尝一番,然后徐徐咽下。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黄酒的独特滋味。如饮用得法,可使其滋味更加香醇可口。

5冰冻

夏季饮用黄酒可以冷饮。其方法是将酒放入冰箱直接冰镇或在酒中加冰块,这样能降低酒温,加冰块还降低了酒度。冷饮黄酒,消暑解渴,清凉爽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6温热

温饮,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黄酒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在冬天,盛行温饮。

7调味饮用法

不习惯饮黄酒的人或妇女饮黄酒,可以饮用甜型黄酒,或将几种果汁.矿泉水对人黄酒中饮用,也可把一般啤酒或果汁对人黄酒中饮用。最佳黄金比例为11,加入矿泉水或冰水后,会产生混浊现象,酒精浓度降低,适合偏好低酒精浓度饮用者品尝。加热水、加果汁、加香槟、加蜂蜜、加乳酸饮料。(全文结束)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日    浏览次数:5304次
  上一篇:[论文]中国药酒文化(上)   下一篇:[论文10]中国六千年酒文化(上)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论文10]中国六千年酒文化(下)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2009/6/17
·[研究]用营养揭开光绪皇帝死亡之迷 2008/3/31
·[研究]总统威尔逊因病催发二次大战 2008/4/1
·[研究]总统叶利钦:因慢性病远离权力 2008/4/1
·[论文]我国民族健康产品发展对策 2010/4/29
·【研究】营养学学科整体缺乏创新精神 2018/10/8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概念】细胞营养学
·【声明】未授权任何人开设黍匀帐号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典礼】献给营养函授结业的学员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视角]夫妻欠九百多万被法院宣告破产
·[话题]睡眠不足靠周末补觉有用吗
·[视角]河南考生高考内卷后的创伤
·[人物]一年卖170辆保时捷的女销冠
·韩媒:水断食减肥在韩青少年中盛行
·[评论]消失的陈安之、刘一秒、翟鸿燊
·[信息]尿酸高就会得痛风吗?不准确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709767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