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点学校是否有清高之气?周济承认这点。“我们必须克服重视高端科研、忽视成果转化,重视国家任务、忽视服务地方的思想倾向。”他要求高校要“真正弯下腰来”。
教授们精力有限,他们要给本科生上课、带研究生,学校的考评体制约束着他们,为了完成指标,他们要跑“973”、“863”项目,要写文章,上SCI,拉科研经费,还要搞研发。一位校长指出,为什么教授们对横向课题(服务社会类的)不重视?社会服务强调社会效益强调经济收益,它的成果要用市场的杠杆衡量,教师服务社会,必定要与政府、企业觥筹交错,和农户联系往来,时间哪里来?“认识很重要,这其实是公司机制和学校文化的冲突。”西安交大副校长席酉民介绍,每个学校的文化不一样,比如老师办公司,有的学校允许,有些学校就明令禁止。
“唯SCI论”影响国家科教创新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一份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常春藤名校。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换言之,只是发表而没有引起同行关注。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指出,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SCI论文的评价标准在我国推广后,已在不少地方异化成“唯SCI论”:不少大学规定升教授需4—6篇SCI论文;而博士研究生要想取得学位,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一位大学老师由此发出感叹: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有些博士研究生在发表SCI论文后,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导师对此无可奈何。
专家指出,SCI“泡沫论文”的产生,浪费了国家科研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教育的本意和大学精神产生“失真”。甚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俨然成了可申领科研经费、可兑换学位和职称的“硬通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国家的科技教育创新。
SCI解释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它是1961创立并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末,SCI被引入中国,引导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1000元左右。南大前校长曲钦岳对此解释:一是当时国内学术界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大。南京大学的这种创新,使得其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竞相模仿。
1996年我国的SCI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 14位。2005年,按SCI所收录的论文数排序,我国排在世界第5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4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世界第9位,但是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仅排在世界第124位。有数据显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未产生实际价值。
南京大学博士生须发表一篇SCI论文和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清华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篇是SCI检索,或者两篇EI检索。
而国外一些大学,例如麻省理工的教授和博士生在SCI期刊源上发表的论文并不多,学生在读博士时,导师觉得他够格就可以,有没有SCI文章无所谓。
学术研究形同“挣工分”
发表论文、科研课题的数量成了硬性指标,并与教师待遇、研究生毕业挂钩。今年暑假期间,南京某著名大学博士二年级学生林仁漳放弃回家,整天在宿舍里埋头写论文。“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发表3篇论文的任务一篇都还没完成,怎么能不着急!”林仁漳无奈地说。根据学校的规定,林仁漳必须在SCI(英文核心期刊《科学引文索引》(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发表一篇论文和两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才能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
“有的‘师兄’就是因为没发够论文,只好推迟答辩、毕业。”林仁漳说。将科研成果写成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本来是学术研究应该主动完成的工作。可是,记者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了解到,发表论文、科研课题、科研经费、获得奖励等方面的数量,成了学校下达给教师和研究生的硬性指标,并与教师待遇、研究生毕业挂钩,许多师生要像“挣工分”一样完成任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教授的考核要求,除了每年要完成本科生教学40小时,还要主持一项省部级课题,当年到位经费社科类5万元、自然科学类10万元,完成一篇核心期刊或一级学报论文,这样才能拿到8000元的重点津贴,副教授完成相应的要求才能拿到4000元重点津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规定,教授每年除了完成200分的教学分,还要完成100分的科研分,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可得20分,编一本书可得80分,写一本书可得160分。完成分数可以拿到2.65万元的岗位津贴,差一分要扣50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年度岗位津贴,根据教学、科研完成情况,最高5万元,最低只有2.8万元。
“科研、获奖、写论文包含大量创造性的劳动,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可能是匀速前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将这些指标作为日常化的考核依据,虽然有了客观的标准,却让很多人忙于‘挣分’、疲于应付,未必符合科研规律。”
SCI的悲剧:有数量无质量
目前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3个方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世超说,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率先将SCI论文数量引入考核体系,各高校普遍提高了对发表论文数量的重视。目前大学实力的比较中,科研经费、成果、论文、获奖的数量指标权重较高、浮动较大。既然论文数量是学校实力的标志,各学校自然希望越多越好,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数量便层层分解到老师、研究生头上,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甚至成为评职称的主要依据。
“最近我们院领导征求教师意见,原计划鼓励一些擅长教学的老师只教学,不做或者少做科研、少写论文,结果没有一个人报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季宗绍说,“在这样的机制下,上海交通大学已故教师晏才宏的境遇发人深思。”由于没有完成论文指标,以教书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晏才宏去年去世时,虽然已是57岁,职称仍是讲师。
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公布了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80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人承认他们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近比例的人承认曾抄袭过其他学者的成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处长杨改河说:“因急于出成果,有的研究浅尝辄止,有的论文一篇拆成几篇,数量多了,‘含金量’却大打折扣,有的成果算不上成果,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踏实研究服务社会是正道
在中国传统中,经世致用是做学问的目标之一;国际上通行的教育理念中,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3个必备功能,服务社会也居重要位置。
教育部长称,我们的大学必须克服重视高端科研、忽视成果转化,重视国家任务、忽视服务地方的思想倾向。至于大学的口碑,没有哪种学术性工作比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给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带来实惠更高尚的了。
许智宏认为,中国的科学家过去并不追求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直到近些年才做出改变。“所以中国所谓SCI指数这些年来大幅度增加。但是,从整体来讲,中国SCI论文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是很弱的。至于北大,我们希望在增加论文数量的同时,尤其增强论文在国际上的影响。就这方面,北大的学术论文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而在国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北大人所获得的国家的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是全国高校中最多的。”
鸣谢:
1.中国青年报,教育部长:教授不要围着论文转 高校要顶天立地.2006
2.解放日报,SCI“泡沫论文” 中国八成论文零引用低引用.2006
3. 新华每日电讯,高校“指挥棒”下学术研究如“挣工分”.2006
4.腾讯科学话题,SCI=“愚蠢中国人的想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