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的巴菲特
黎黍匀/文
如果因为阅读了巴菲特在股市成功的故事,而产生了投资股票的冲动,那么,这个人十有八九是胡闹,不成气候。如果是阅读了巴菲特的故事,删除了非专业作者描述的细节,关注了他真正的核心因素,然后选择是否投资股票,那么是他是可以成功的。
成功人士的传记都有一个可怕的陷阱,要么是扩大竞争的恐怖程度,要么就是太过抒情掩盖真实的细节,这些传记都会使思考力不强的人模仿行动,导致掉下陷阱而不自觉。同样,一些描述巴菲特的传记,一路高歌巴菲特如何的迅速发达,如何的类似投机一样完成了财富跳跃,或者对巴菲特真实的理财因素理解肤浅,这也难为作者了,因为他们都不是巴菲特本人,怎么可能真正洞察巴菲特的奥秘呢?
实际上,真正的巴菲特不是一个投机的、天才的股票人士,而是一个有过失败有过进修有过经验教训的真实的普通人,只是他的专著让人完成了心愿。他经常检讨自己的失误,并迅速修正:几年前,我花了约20亿美元购买能源期货控股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发行的几种债券,这是一家服务于德州部分地区的电力公司。这是一个错误,非常巨大的错误。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家公司的前景与天然气价格联系在一起,而气价在我们购买债券后不久就下跌且持续低迷。尽管自购买债券后我们每年收到约1.02亿美元利息,但除非气价大幅上升,这家公司的支付能力很快将告罄。我们在2010年对这笔投资减记10亿美元。去年又增加减记3.9亿美元。此外,他还投资过一个只值4亿的企业,但是却花了40亿,现在该企业价值为0,破产了。这些经验和教训,造就了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首先,巴菲特是一个对经济学原理和市场规律有深度研究的专家,而非一般的经济学者而已。巴菲特对经济学的研究,是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的,也超越了经济学教材要求达到的水平。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得到了顶尖人物的指点,直接使他的理论和学识超越众多经济学者或企业家。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他导师主张的企业投资分析,详尽地将企业解剖得一干二净,达到了投资人对企业了如指掌的境界,从而可以轻松作出投资的选择或主张。
其次,巴菲特用了4年时间成长为顶尖的经济学家,用了16年的时间参与企业运作实践资金管理财务运作,最后才选择专职投资股票之路的。这与一些经济学专家完全不同,巴菲特是一个从理论研究高峰转到实践操作高峰的人,既拥有卓越的理论知识体系,也拥有深厚的市场运作实践经验,并非是依靠单纯运气和赌博发迹,这些行为无疑都与投机毫无关联,甚至是他厌恶投机、鄙视投机的经历积累。
其三,直到42岁他才重新对股票投资作出成功的抉择,这个决定使他人生发生了跳跃变化,他开始变成了长期持有固定优质股票的生涯。巴菲特成为亿万富豪,等待到了42岁,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经验和市场洞察力沉淀的结果,也是一种大器完成的打造。这与一些鼓吹年轻有为、激素式的发达、所谓青年总裁的虚无浮躁毫无关系,他是一个沉稳而有耐心的投资人,而不是追求快速发财的投机者。浮躁和急功近利、无知往往成为一些爆发人的标签,暴败和不稳重也是他们的特征,但是巴菲特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实际的收益和实际的能力。
其四,尊重市场规律,反对冲动和想象。他在任何一个抉择,都进行深度的分析,这些分析甚至超越了国际特工对情报的分析的苛刻程度。
他说:“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而对于总想利用配股、增发等途径榨取投资者血汗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因为这些企业后劲不足,投资者无法保存资产。
巴菲特认为凡是投资的股票必须是自己了如指掌,并且是具有较好行业前景的企业。不熟悉、前途莫测的企业即使被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心。 因为任何的疏忽,都是一种赌博,而市场不允许赌博,赌博的人生最终会失去一切,因为运气不常在。
1969年整个华尔街连创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却在手中股票涨到20%的时候就非常冷静地悉数全抛。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巴菲特却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一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巴菲特说: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这些行为都是基于他本人对行业对市场深度的研究和分析作出的选择,并非只是一个心态而已。只有不贪心态或好心态,并不能够让一个人作出明智的选择,归结于心态是愚蠢的总结。因为市场不因心态而改变它规律属性。
其五,投资了,就耐心等待其成长。巴菲特对投资的耐心,超出了一般人的心理期限,他的期限最少是8年。而很多人投资一个项目,期望是一年甚至是更快速,这样的心态下驱使他们相信了那些认为编造的数据和财务。而巴菲特完全无视这些,他说:“由于我们的双重目标以及传统会计处理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会计方法已难以反映真实经营业绩。作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实上对这些数据视而不见。但是,我们会向您们报告我们控制的每一项重大投资的收益,以及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数据。”他真正的含义就是,他投资一个企业,对企业所谓的财务报表是扔到一边的,因为那些财务对投资者而言,跟“忽悠”没有两样。
他说,在目标资产的兼并成本相近时,我们宁可购买未在账面体现、但是可以带来2美元收益的资产,而不愿购买可在账面上体现、收益为1美元的资产。
其六,不负债投资。这是投资的最高境界。当普通人都把债务越多越正常的时候,巴菲特却完全反对这样的做法。显然,这是对经济学和心理学深度了解和洞察的人才能作出的决定,这是非同凡响的。热中负债的人,最终的结局就是投机而非投资,他很明白。
所以负债不允许出现。当然他成功了!
真实的巴菲特就是一个具备深度经济学理论、娴熟市场操作能力、高超心理学分析、洞察市场规律的一个卓越的综合型经济学大师。因此,模仿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