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鹿解角而蝉始鸣
黎黍匀/文
农历六月十四日,时在夏至。所谓夏至,其夏为极至也。《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阳至极,而阴有化,化为感阴物生于时,古之以此为礼,迎之鬼神,祭奠为尚,所以尊阴而备物也。其候为三:一候鹿角解,麋鹿,阴阳分也,麋为阴气极而解,鹿为阳气极而落。二候蝉始鸣,感其节气而振翅鸣也;三候半夏生,半夏喜阴,感阴至而生发,仲夏生田泽而为之名。《礼记》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其谚有:“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闷热汛来早。”“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言兆其时也。“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言其热生大小暑将至。
夏至亦为阴生之始,有果不成,非宜栽种,守其侯,合于时,物乃作。“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因其时合于祭,求以礼于鬼神。《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祭祀以去其灾也。《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清嘉录》云:“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忌讳之言,殊不可直之,本意为不可无礼于鬼神祖先也。敬意为重,形式为次,是为主祭。
夏至各代皆有所录。汉应劭《风俗通》云:“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唐权德舆《夏至日作》诗云:“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宋张耒《夏至》诗云:“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阳溢于表,热气蒸腾之始,三庚日后为伏天,躁热于身,其时养生之则,宜在养心,去其火也。是以,冷食凉品可食之。诸如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凉茶、酸梅汤皆宜,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饮食合之。饮食合,则能化热助寒,热邪不犯,汗泄自畅,肌肤不劳于形,心脾不损于内,加之晚睡早起,舒缓筋骨,散步于庭,志气益增,是为养生之道也。
2013年 农六月十四 2015年农五月初七 2017年农五月廿七 2019年农五月十九
2014年 农五月廿四 2016年农五月十七 2018年农五月初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