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初学圣贤书的思维误区
黎黍匀/文
我国历史悠久,各种古籍琳琅满目。而初始学习古代典籍的人,其思考也与一般人不同,他们更注重心灵的、精神的享受。所以,他们的古籍阅读比较常见。
其中一些古书是比较经典的,如《论语》、《大学》、《中庸》、《尚书》、《道德经》、《庄子》等,比较有趣,思想深奥而意境悠远。而又恰好是这些古书,不但历代重视,当今的国学学习者也十分看重,翻阅频繁。
这就产生了一个无意识的趋向问题。阅读者由于仰慕古人的高风亮节,气吞山河的心胸,因此,常以之为榜样。这是不错的思维的,但是这个思维也需要警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圣贤的打造,不但时间长久,而且耐性也不简单。如果单就古书的描述境界,就以为古代圣贤生而为圣,就犯了急功近利、无视基础的条件问题了。
比如,孔子的为学精神、为礼原则、做人风格,的确是非凡,但是,也要注意,年轻的孔子,未学成的孔子,他的行为和习惯仍然存在不少可爱的真性情,真正到了无所障碍,随心所欲的境界,却是晚年的时候,而不是年轻的时候。所以,孔子的一些行为法则正是一个普通人都容易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不要马上拔高对待。比如他为了“推销”自己的学术不惜数次希望出山帮助不服周朝的人物,如阳货等,当他弟子反对他说:“老师你不守约了吗?”他就无奈地说:“可我也不能象挂在树上的葫芦,只看不给吃!”再如他深为讨厌的“乡愿”一类的伪君子,有人半路求他收徒,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厉声训斥:“活着干什么呢?浪费米饭。”这些行为和语言,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本人普通人的脾气和性情,真实最可爱不过了。而后代人一般阅读不广泛,容易以某本书的印象自认孔子的性格行为,就掩盖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了。
所以,有人批评孔子的思想、行为,也是树立一个假的孔子来批评,都不按照真实的孔子来评价。有人崇拜孔子,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树立一个自以为是的“孔子”形象来拜,与真实的孔子也不一样。这就不对了,不客观。
而阅读少的、思考又追求深远的初学者,尤其要注意这个“自我想象”的圣人形象,不要自己根据单一书籍的描述而得出想象中的“圣人”,不然就是对古人的一种无礼。
建议初学的朋友,不如怀一个吸收知识的心态,不要过度想象古人的形象,也不要按照自己的喜欢风格塑造自我“圣人形象”,再按照这个模式对照现实的人。比如你佩服某个朋友,朋友是阅读魏晋之文的人,就以为对方一定是象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放荡不羁、洒脱无拘、心灵至上”,这是完全错误的。喜欢古人的书籍者,未必都是古人风格,这是必须要区别开来,更不要自我想象“周围人也如此”,不然就看错人了。这就是需要谨慎的无意识倾向!
勤奋、多思考、灵活分析,是初始学习古书者应该具备的思维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