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孔子?
摘自黎黍匀《上古论语》前言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孔子?回答当然是真实、真正的孔子。
历代由于政治的原因,对孔子的形象因个人的修为和能力的高低,而产生不同的孔子形象。但是那些都是个人设计的“孔子”,不是曾经真实出现在生活中的孔子。所以,历代对孔子的形象赞美和描述,我们可以放到一边,可以认为那些是不同的人士根据自己的敬意而塑造的“意相”。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们不必须把孔子所有的细节弄清楚,选择其重点的形象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了。
孔子是一个很好学的人。孔子是很聪明的,这个特点没有人怀疑。但是聪明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所以孔子之所以是孔子,他还有一个好学的特点。“敏而好古”,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描述,这是正确的。聪明而喜欢对历史、对古人总结的经验规律进行学习、思考,是很有机会感悟到天、地、人等万物万事的关系和奥妙的。而孔子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学习,使自己越来越广博,越来越理解各种“道”的关系。最终在30岁的时候,成为了比较可以说是有大成“成果”的人。
孔子是一个充满对社会秩序和人类幸福关注的人。在向老子求学的时候,老子就提醒孔子:“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本质上是暗示孔子,社会秩序混乱,你知识如此渊博肯定看不惯而有所参与,但是这样反而使自己受连累,因为这是对捣乱者的“好议”“发人之恶”。深层来说,就是老子警告孔子,归隐是最好的选择,你出士想纠正天下之乱,让人们幸福生活,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这个时代不是需要“幸福”的时代,谁也无法扭转时局的。孔子当然不同意,但是他尊重老子,把老子的想法当作经验来提示自己。所以,孔子一出社会“工作”,就是努力纠正社会秩序和为人们创造幸福。但是,他并没有成功。一生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而始终不悔。这是让人敬佩的,但是也是十分让人遗憾的。但是,可以看出孔子对社会和人类幸福的追求之心,十分的专注和投入,甚至到了逆理的程度(当然也有使命原因)。
孔子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者。如果说好学是态度,那么,不断成长的提升,却是好学之后的行动了。孔子一生不断修炼自己,不让自己停留在一个同样的水平,从他自己一生的总结可以看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他不同年龄的修为程度是不同的。年轻的时候,他冲动而热情,他担任鲁国大司寇杀少正卯,说他:“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可以看出他当时还不是一个“知天命”、“耳顺”的高人。到了中年颠沛流离到各地,被隐士讥笑为“丧家之犬”,他终于得悟,知道是“天命”安排,加上最理解他本意的高徒颜回英年早逝,无不是冥冥之中安排一样,难遂己意。到了晚年,他不断被拒绝出任重要职位,感叹自己的知识不能像瓜一样肥硕,给看不给吃,但是还是无法得到机会施展,所以最后感悟,回归鲁国算了。于是有了晚年真正达到高人境界的孔子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达到圣人的境界,是他晚年之后才做到,而之前还是一个非常好学、修炼自己的勤奋者。这个时候的孔子才是他弟子回忆的形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这个高深莫测的境界,也是后代人认可的形象。
所以,《论语》的伟大在于客观阐述了孔子不同阶段的修为和特点。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他尊重人,对周围人以礼相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待别人时时怀有提助之心,别人对他不理解也不恼怒,最终一步一步成为非凡高人的境界。
这就告诉我们:孔子有很多不同的形象。如果认为孔子的修为一开始就是高境界,就误解了他本来的形象了。
那么现代人为何不理解这个形象呢?
首先一个问题是历代所谓的名人造成的。孔子之后的名人只盯住孔子晚年的境界,而忽略或不提孔子年轻的状态,给人印象是孔子生而为圣,终生如此,如果你不是生而圣,这辈子就别修炼了,修炼也不可能做到的。这就使后代所有人都不敢超越孔子了,这显示是违反孔子的本意的。孔子是一个包容的人,是一个“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人,当然希望有后人超越他,这才是他的真正心胸。历代名人树立的孔子,让人除了膜拜,几乎就没有任何允许超越的意思了。按照这个思维,后人是越来越差劲,永远无法比得上古人的。这是第一个误解孔子的原因。
其二是由于个人的水平问题误解孔子。比如古文不足,是后人误解孔子的第一要素。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形象。这个根源又是个人修为不足导致,比如对天地人事规律的认识不清,造成了对文字不解、原理不明。如此,孔子成为了很多人自以为是的形象了。
第三是无礼。首先是对先人的不敬,或者尊敬目的性很强,希望得到保佑啊、得到运气啊等等,有交换嫌疑,而不是无私地敬先人。其二是因为不敬,是以任意让自己的妄想和狂妄来解释祖先的文字和行为,不能站在古人当时的状态理解他们,这就误解加深了。比如《论语》,里面的用词十分注意礼仪的,不是随意增减文字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一定会错误理解本意。所以,无礼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所以,要理解一个真正的孔子,实际上就是理解生命。
明白这个特点,孔子的形象也就清晰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