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露】鸿雁南来玄鸟归
黎黍匀/文
农历八月初三,令为白露。秋令气寒,寒凝为露,五行色为白,是有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处暑过则转寒,寒而凉,凉而夜露起,其冬不远矣。其侯有三:一候鸿雁来:气寒而鸿雁感,应而南飞,趋暖离寒是也;二侯玄鸟归,玄,黑也,玄鸟亦燕子,北方雪封,失其食,燕南飞觅其食,度其冬也;三侯群鸟养羞,《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秋果熟,冬将至,群鸟备其馐,有余粮也。
《楚辞·离骚》王逸注:“玄鸟,燕也。”《诗·邶风·邶燕子》云:“燕燕于飞。”玄鸟、鸟乙、燕子,盖一也。
农谚云:“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皆言其时气寒,万物备暖;“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谷子上场,核桃满瓤”,“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皆言白露五谷丰收,值其侯也;“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兆其侯也。
福州人以其时食龙眼,云龙眼合时,果大核小味甘,可益其气,养其神,补其身。
太湖人于其时祭大禹,禹上古之治水英豪,禹自北而南,疏通三江,震泽(太湖旧称)底定,消弭水患,民俗有称水路菩萨,白露时节,行祭禹王香会,白露乃秋祭,历时一周,甚为盛大。清乾隆《太湖备考》载:禹王香期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后一天送神。祭者以秋令大鱼为礼,献于神灵,以为佳。其时各立香坛,蜂拥而来,热闹非凡。
养生之则,宜在养肺气,暖脾胃。气令寒凉,肺气收敛,肾气将升,脾胃易寒,管道宜暖,防鼻腔、肺脏、脾胃破损疾作。谚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是以主张“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食之物宜少苦多甜,色白为上,色青为次,诸如鱼、鸡、虾类、百合、莲藕、龙眼、雪梨、香蕉、凉薯、葛根、马蹄(荸荠)、韭菜花、黄花、胡椒、豆类不等。
食疗方有:猪肺芋头汤、大枣乌梅汤。
猪肺芋头汤原料:猪肺250克,芋头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猪肺除去血污,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猪肺与芋头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炖汤,待猪肺熟烂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肺。用法:佐餐食用,适量。功效:补肺肾、止咳喘。
大枣乌梅汤原料:大枣20克,乌梅20克,冰糖适量。将大枣、乌梅洗干净,人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应用: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2013年 八月初三 2015年 七月廿六 2017年 七月十七 2019年八月初十
2014年 八月十五 2016年 八月初七 2018年 七月廿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