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6】华佗《中藏经》谈养生
黎黍匀/文
背景: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具体在河南省永城市龙岗乡华佗村)人,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主要著作为《中藏经》,该书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学说,倡导重阳论。《中藏经》较早地将脏腑学说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华佗公所著《中藏经》,对于生命的健康本原进行探讨。详细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如果顺应了自然的气令,则获得健康;人若违反了自然的气令,则容易失去健康。即使是疾病人群,也是因为违反了自然的侯气所致,只要能够恢复到自然状态的生活,那么疾病也容易得到恢复。这些观点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在《人法于天地论》章节里讲述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人与自然相互回应的,自然对人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如果天地之气乱,则容易导致人之气乱。即“失其守,则蒸而热发,否而寒生,结作瘿瘤,陷作痈疽,盛而为喘,减而为枯,彰于面部,见于形体,天地通塞,一如此矣!”
所以,天地之间的变化,会影响到人的体质变动。通过掌握这些变动,人才能够掌握疾病的变化、健康的趋势。天地的变化有:“五纬盈亏,星辰差忒,日月交蚀,彗孛飞走,乃天地之灾怪也。寒暄不时,则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则天地之痈疽也;暴风疾雨,则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则天地之枯焦也。”同样,对应到人的身上就表现为“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人之危厄死生,禀于天地阴之病也,来亦缓,而去亦缓,”“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能够掌握了这些关系和表现,那么就能灵活处理各类不同的疾病和状态,即“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
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描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的健康的基础就是爱护好身边的环境,如果破坏了身边的环境,扰乱了气节的变化,那么最终还诸于自身,然后百气不畅,自然积累成邪气,进而为病。若能对自然环境爱护有加,不轻易干扰它们,顺其自然,则天地之气畅通,人体之气场也稳定。当前社会空气污染,气候反常,说明居住在这样的环境的人,其体质是不容易获得健康的,因此生态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关系到人身健康与否。
对于日常养生原理,《中藏经》通过阴阳理论来分析。观点认为,人是受阴阳二气直接影响的个体,阳生阴落,自然之则,即“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天地之间,阴阳辅佐者,人也。”如果人能够适应阴阳的变化,则是养生的一大智慧。即“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
如果人不能适应阴阳变化,搅乱其理,则容易疾患丛生。正因为人对阴阳原理的无知,所以酿造了很多无妄之难,自惹麻烦,让自己成为“举止失宜,自致其罹,外以风寒,暑湿内以,饥饱劳役,为败欺残,正体消亡,正神缚绊”的人群,这是可悲的。当身体发生不良反应,那么顺应了阳则利于生,顺应了阴则不利于生,这就是最高的养生准则。
最后,作者指出,“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逢斯妙趣,无所不灵。”
该书在开篇就对人与自然、人与阴阳的关系进行详细系统分析,让人明白养生过程,应该顺应生命的法则而不是任意而为,更不能对这些知识懵懂无知。对于当代人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何生活得更美好更健康,有深刻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