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7】《黄帝内经太素》谈摄生
黎黍匀/文
背景: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黄帝内经》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医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均发端于这部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经典。而此外尚有《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此书作者为杨上善,他于唐代初叶将《黄帝内经》经文重新分类加注,厘为三十卷,刊刻于世,名之为《黄帝内经太素》。该书几乎包括了唐代所存《黄帝内经》的全部内容。宋代著名学者林亿在校正《素问》、《甲乙经》、《脉经》等医书时对其评价甚高。可惜的是,《太素》一书自南宋以后国内几乎无人睹其真面目。到明、清学术界便大都视之为佚书了。清光绪中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字惺吾)发现日本尚存仁和寺所藏仁和三年(相当于中国唐代光启三年,即公元887年)旧抄卷子本!杨氏仍如获异珍,遂影写携归。仁和寺旧抄卷子本《黄帝内经太素》的再度问世,在国内医学界立即引起了轰动。晚清学者萧延平于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撰成《黄帝内经太素》校正本,并刊刻于世。于中医学术的研究与发展。
本章节以《卷二.摄生》内容展开。《黄帝内经太素》是囊括了《黄帝内经》的医学经典,在原文方面有所扩充,而章节方面虽然有一些区别,但是其原理仍然发人深省。在摄生一章里,该书论述到了养生的一些重要法则以及日常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首先,该书认为,养生的重要法则就是顺应自然。人体与自然规律相和顺,则体质的康健几率就高。不但是身体如此,社会也是如此。即“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人体顺了志,而安其体,体安则阴阳之气不逆。
其二,对于身体的护理,不分贵贱。而把身体分出贵贱的意见,是错误的认识。因此,历史上曾经有医学人士接触达官贵人,由于对他们的权势的敬畏,从而对他们的体质不敢认真观察,从而使其体质无法得到真正的护理。比如曹操,为何落到要动脑科的重手段的地步?原因就是没有预防好。那么对他而言,请几个医师是不成问题的,肯定有高水平的医师在身边。那么还落到这个地步,还是因为这些医师敬畏其地位,失去了预防的机会。该书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黄帝问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驭,语之以其道,示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令者乎?”先师建议以生死之情况直说,以符合道的道理解释,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法,如此就没有人不听了。这就是对身体的态度,需要直接说,而不是被形式所惑。
其实这就是提倡对身体的关爱,而不是注重形式对身体的干扰。值得为医者深思。
其三,平时要注意寒温适度,不过其界。即使要求“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毋灼灼,寒毋沧沧。”不管是衣服还是饮食,都应该做到合适,既不太热也不寒。很多人冬天吃火锅,都嘴唇吃出泡泡来,然后以为是“上火”。其实这与上火无关,本质是因为被“烫”伤了。火锅的热气过盛,而吃的时候又不加以降温,次数多了就烫伤皮肤外表了,造成所谓的“上火”现象,就是所谓的热灼灼的食物。如果注意了寒温不过度,那来的“上火”说法呢?
其四,养生讲究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了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现代社会也好,古代社会也好,如果生活方式本身不健康,那么对体质的伤害也是必然的。比如坐的姿势不对,吃的食物不对,工作的时间超负荷等等,都会导致身体处于过度疲惫状态,因此使自身产生各类的疾病苗头,一旦有机会就表现出来。
一是久视伤血。夫为劳者,必内有所损,然后血等有伤。役心注目于色,久则伤心,心主于血,故久视伤血。这是因为外物对于心思的压力,过度的注视,损耗血气过多,因此损伤心脏。
二是久卧伤气。“人卧则肺气出难,故久卧伤肺,肺伤则气伤也。”这是卧睡过多的人,肺脏舒缓不够,增加了肺脏的疲劳程度。
三是久坐伤肉。“人久静坐,脾则不动,不动不使,故久坐伤脾,脾伤则肉伤也。”这是说脾胃运化不强,不利于肌肉的生化,各类的肥胖性的赘肉出现,就是坐过多的人常见的问题。
四是久立伤骨。“人之久立,则腰肾劳损,肾以主骨,故骨髓伤也。”因为肾主骨,立过度伤于骨,骨伤而肾亦伤,肾脏伤加剧了骨骼的损害,各类骨骼疾病容易发生。
五是久行伤筋。“人之久行,则肝胆劳损,肝伤则筋伤也。”这就是行走过度,消耗很多的肌肉能量,肝脏运输能量就超过了负荷,于是导致肝脏也损伤。
以上分析就是从生活方式方面提出的。
其五,就是注重按照时令来养生。这就是一直以来人们比较熟悉的四季养生法则了。春养肝胆,不抑其气;夏养心脏,不损血气;秋养肺脏,收敛之道;冬养肾脏,归藏之理。任何一个季节逆转了,气息就不畅通,来年就对身体造成危害。春不养,夏为寒;夏不养,秋无收,冬则病;秋不养,冬则泄;冬不养,则春萎厥,难生发了。因此,也是一种生命规律的法则,人体不能违反。
总之,在该章节,对于养生的法则都是从根本上面来说的。如果不按照根本来养生,就损害巨大,得不偿失。即“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如此对待身体,鲜有持久者。于是提出了整个养生的宗旨,其实也是全书的宗旨,就是预防疾病胜于治疗疾病。“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奇疾不起,是谓得道。”
该书尽管章节安排与《黄帝内经》有一些区别,但是主旨不变,核心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