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1108    
 
   网站首页 | 营养研究 | 健康管理 | 函授考试 | 报名咨询 | 创造思维 | 企业简介 | 联系我们 | 注册登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论文 >> 【论文】是否存在感光食物的真实性探讨
【论文】是否存在感光食物的真实性探讨

【论文】是否存在感光食物的真实性探讨

 

黎黍匀

(广西南宁,上古智阳,530001)

【摘要】一些美容行业提出了所谓的感光食物的提法,搜索行业的论文,几乎无法找到相关的研究文献。该名称的提出属于一些商业行业自我的观点提法,因此对于该“定义”需要全面的分析了解,通过对感光原理、过敏反应、光合作用、黑色素成因、营养学与体质等方面的分析,说明该提法存在多方面的逻辑定义错误,有杂糅现象,不符合营养学基本原则,认为该提法属于逻辑错误范围。

【关键词】感光食物;逻辑;营养学

    网络上流传有“感光食物”的提法,关于其定义,各有所说。依据学术文献的搜索和研究,中外文献尚无有关“感光食物”或英文类概念表述,因此有必要对该提法进行系统研究,以便了解其提法的根据及对营养食物的指导影响。

1 提法分析

    一些网络资料认为,感光食物也叫感光蔬菜,即“很多蔬菜在含有维生素的同时,还兼含有光敏性物质,过量地食用这些蔬菜之后,皮肤再接触阳光或是光辐射(包括电脑光辐射)后,便会形成晒斑、红斑、丘疹、水肿等皮肤问题。而这种蔬菜通常被称为感光蔬菜”。而关于感光食物的表述是“所谓感光食物,是指那些可以直接或间接增加黑色素的生成,令肌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侵害而变黑或长斑的食物”。多数的提法与以上相差无几。

    通过对以上提法的分析,可以知道对于感光食物的定义并不清晰。首先是定义的本质,感光食物区别于其它非感光食物的本质区别及核心关键原理,并没有被描述,因此不属于正确的描述;此外,定义的外延过于广泛,无法准确对该类食物进行归类,到底是食物还是蔬菜,无法统一描述。因为蔬菜属于食物范围,而食物包括了蔬菜,因此选择了蔬菜则不应该描述食物,而描述了食物,则不应该人为减缩为蔬菜范围,这是外延逻辑错误。

    可见,以上描述属于提法而不是概念或定义。从这里分析可以知道,该提法存在逻辑定义的基本错误,属于非专业的概括,更不属于个人有学术基础的概念描述,而是一种人为的观点归类,因此本文统一认为以上描述是个人观点提法而不是概念或定义描述。

2 文献查询

    对“感光食物”进行了学术文献的搜索,截止2015年7月31日,中文学术文献关于感光食物或感光蔬菜的学术文献为0篇;截止2015年7月31日,英文学术文献关于感光食物或感光蔬菜的学术文献为0篇。网络流传的“Photographic food”提法是错误的,外文显示该词汇属于使用到“食物相片”方面的描述,并非是“感光食物”的外文翻译。因此,“Photographic food”不属于外文学术界的研究定义,也不是真正的“感光食物”翻译,属于不存在的个人观点提法,不属于个人符合逻辑的概念提法,离概念定义还存在巨大差距。

    对于“感光食物”有描述的文章,多见一些娱乐刊物或普通的食物杂志,属于非学术领域,因此不列入研究范围。此外,还存在一些作者进行了没有出处和不规范的描述,如“营养专家说,很多绿色蔬菜都是感光食物”,该类句子的描述无法找到相关营养领域的专家观点,属于作者一种臆想看法,不列入研究范围。

3 食物分析

    对于“感光食物”的提法中,涉及到两个关键因素的描述,一是光敏性物质,二是黑色素生成,二者构成了所谓“感光食物”观点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该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其对观点支撑的科学理论根据。

    3.1光敏性物质

    所谓的光敏性物质即使光敏物质,但是在学术领域并不采用该名称,不存在所谓的“光敏物质”说法,只有“光敏反应”的说法。

    光敏反应的定义。一些分析认为,光化学反应中,有一类分子只吸收光子,并将能量传递给不能吸收光子的分子,促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本身则不参与化学反应,恢复到原先的状态,这类分子称为光敏剂。由光敏剂引发的光化学反应称为光敏反应。光敏反应(Photosensitivity)包括光毒反应(Phototoxicity)和光变态反应(Photoallergy)两大类。因此,光敏反应是由光敏剂引发的。

    通常,人们把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反应称为光动力反应,把可引发光动力反应破坏细胞结构的药物称为光动力药物,即光敏药物。因此,引发光敏反应的物质是以药物为主,并非是食物。这些光敏药物分为第一代光敏剂和第二代光敏剂。这些药物都是人造制作成分,并非食物的天然结构。从这个方面来说,引起光敏反应的现象,可以认为是药物效果而不是食物效果。这是一种病态的反应,非健康人体质的真实反应。

    一些网络资料把食物和天然草药成分也列举进入光敏物质范围,就是对该概念的本质区别缺乏理解,把不同领域的信息外移入非本质领域,导致了概念的杂糅,出现了学术概念的常识性错误。

    由于光敏反应过度,导致的皮肤症状称为光敏性皮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光过敏反应”。有人认为光敏性皮炎是一种阳光引发的免疫系统反应。光敏性皮炎包括日光性荨麻疹,化学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以在暴露在日光下部位的瘙痒性突发性皮疹为特征。这种光敏感的体质可以遗传。一般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卟啉症,也可因曝晒阳光后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若在阳光下暴晒或受其他射线或人工光源如白炽灯的照射,会使病人面部的红斑加重,或暴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伴有烧灼感、痒痛感,或使全身症状加重,这种现象称为“光过敏”现象。从这里可以知道,病态的体质会产生光过敏现象,健康的体质一般不会发生。但是,什么样的病态体质容易导致光过敏现象,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结论:从以上资料分析说明,“光敏性物质”是针对病态体质人群使用一些化学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现象的物质,并非是非药物范围,因此把“光敏性物质”嫁接到食物领域应用,不但缺乏科学理论基础,也犯了非同类杂糅的基础逻辑错误。从这个方面来说,食物是不存在所谓的“光敏性物质”的,只存在促进光反应的成分。这个光反应是否对人体产生危害,就要依据个人的体质健康程度而定,并非接触阳光或存在光反应的食物能够决定的。

    由此可以知道,食物不存在所谓的光敏性物质,只存在光反应物质;此外,医学药物导致光敏反应的成分属于光敏物质,属于医学药物领域,不能迁移到食物方面理解。所以光敏性物质的提法是存在基本的逻辑错误的。

    3.2黑色素

    “感光食物”提法还涉及到黑色素形成的条件。这里可以概括一下黑色素的研究:

    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动物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的一种黑褐色的色素,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即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由酪氨酸或3,4-二羟苯丙氨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正因为黑色素的存在,皮肤才有了颜色。一旦黑色素在某种原因下不能形成,也就造成了色素脱失,从而形成了白斑。

    黑色素的产生。黑色素是一种蛋白质,多巴是黑色素的前身,经酪氨酸氧化而成,释放出黑色素。人体2025岁是其形成的活跃期。它们存在于皮肤基底层的细胞中间,即色素母细胞。当紫外线(B波、A波)照射到皮肤上(B波即UVB作用于皮肤基底层),肌肤就会处于“自我防护”的状态,藉由紫外线刺激色素母细胞分泌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来保护皮肤细胞。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形状。从这个角度看来,黑色素就是保护人体皮肤避免受强光损害的有益成分。

    避免多余黑色素产生是美容的重要内容。黑色素在体质异常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正常代谢,因此形成了累积,导致色班、黑斑等的形成。这些因素主要有过度曝晒在阳光下导致皮肤损伤、各类体质下降引起的黑色素沉淀形成、各类疾病导致的黑色素沉淀、各类药物反应导致的黑色素沉淀等。

    因此,营养充足、体质健康的人,避免过度曝晒阳光,黑色素是不容易沉淀身体的。而通过吃所谓的“感光食物”单一因素而导致黑色素出现,不但是理论不充分,而且是片面的。

4 食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的光合作用成分对人体光敏反应关系并不密切,也不存在证据说明光合作用成分对人体黑色素产生有直接效果。

    光合作用是植物最常见的营养吸收方式。光合作用是过程是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完成了营养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各类光反应转化能量完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质体。叶绿体含有四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其中前二者为主要的光合色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后二者仅起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而不能参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得能量的过程。首先光能转化成电能,经电子传递产生ATPNADPH形式的不稳定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化合物中。分为光反应(light reaction)和暗反应(dark reaction)。在光反应的过程中,含铜蛋白质体蓝素(plastocyanin PC)中的Cu2+,铁氧还蛋白(ferredoxinFD)起重要作用,即铜离子和铁离子参与其中。一些网络观点认为铜促进了黑色素的过度出现,这是没有理论根据的,铜离子和铁离子都促进了光合作用的产生,使能量得到转化,这是积极的作用。

    从这里可以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转化光能为自身营养的一种必然方式,没有光合作用即没有食物能量出现,没有食物能量的出现则没有人类食物的出现,人类没有了这些食物,生命的基础养料也丧失了,生命就自然处于危险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物中的叶绿素成分不但是促进光合作用进行,而且是食物能量转化的核心成分,缺乏不得。一旦缺乏则植物就无法成为人类的食物。此外,植物的叶绿素完成了光合作用与否,对人体很难产生影响,因为食物经过了胃酸分解、消化、吸收等程序,叶绿素基本失去了促进人体光合作用的意义,只是成为六大营养素的基本颗粒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叶绿素对人体皮肤无负面作用。至于人体黑色素的产生,是人体自身的机制失去平衡的结果,不是因为多吃绿色蔬菜水果导致的结果。把食用绿色蔬菜水果当成导致黑色素产生的因素,不但理论勉强,而且在实践上也不大可能。忽略了人体自身的健康状态,归因于单一的因素,这是违反基本逻辑常识的。

5 结论

    人体皮肤出现过度的黑色素,属于人体自身营养的失调和异常导致,并非是因为食用绿色蔬菜水果导致,网络列举的各类所谓的“感光食物”(如芹菜、香菜、白萝卜、菠菜、韭菜、紫色包心菜等),不能推论得出必然产生黑色素的结论。人体出现过度的黑色素沉淀,原因众多,根源是身体本身异常导致的。

    黑色素的出现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缺乏黑色素是病态反应,而过度沉淀也是身体自身异常导致的结果。如身体处于异常光照条件下,黑色素产生了保护作用,使身体皮肤避免损伤。这是积极反应。

    植物中的叶绿素是其本身合成能量的核心成分,通过该成分食物可以得到充足能量。因此,凡是植物类食物,几乎都是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种类,从某中意义上说,叶绿素含量高的植物,其获得的相对能量也是越高,越利于人体能量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拒绝叶绿素食物,就是拒绝食物能量;拒绝高含量叶绿素的食物,也相当于拒绝高能量的食物摄取。这是不符合营养学的基本要求的。

    在营养学方面,所谓的“感光食物”都是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有益蔬菜水果,不但不对人体产生负面作用,还能促进皮肤净化、胶原蛋白合成、增强皮肤弹性和抗氧化作用,还能利于肠胃废物的排泄。

    因此,综合以上所述,“感光食物”提法没有营养学上的价值和意义,属于虚假命题,存在多项逻辑错误。

参考文献

 

[1] 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陈庆华 张华集.光敏剂漂白特性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2.

[3] 马金石.卟啉类第二代光敏剂的发展.[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202.

[4] 黎黍匀.肠胃决定健康[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 黎黍匀.食物生命力指数的概念与作用[C].2012年亚健康与健康长寿学术报告会暨首届广西-东盟亚健康与健康养生文化论坛论文汇编,2012:94100.

 

 

 

发表日期:2015年7月31日    浏览次数:2144次
  上一篇:【论文】薄荷的营养价值及其食疗功用   下一篇:【论文】《德道经》对当代营养学的影响
 
评论 评论总数:0 条
  无【论文】是否存在感光食物的真实性探讨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
评论人: 只有本站会员才能发表评论,前去注册,我已经是会员,我要登录
 相关文章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2009/6/17
·[研究]用营养揭开光绪皇帝死亡之迷 2008/3/31
·[研究]总统威尔逊因病催发二次大战 2008/4/1
·[研究]总统叶利钦:因慢性病远离权力 2008/4/1
·[论文]我国民族健康产品发展对策 2010/4/29
·【研究】营养学学科整体缺乏创新精神 2018/10/8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概念】细胞营养学
·【声明】未授权任何人开设黍匀帐号
·【汇总】课程函授讲授报名指南
·【典礼】献给营养函授结业的学员
·【简介】黎黍匀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课程】营养师1-8级函授课程及标准
·[服务]黍匀营养手纹分析专题
·【函授】课程报名表与缴费
·[研究]营养师的级别以及职业划分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
·[指导]你应该如何学习营养学?
·[图片]为爱50年凿六千阶梯
·[概念]生命力指数
·[评论]《肠胃决定健康》的思想高度
·[讲义]减肥饮食设计
· 医生称长期穿鲨鱼裤有健康风险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视角]夫妻欠九百多万被法院宣告破产
·[话题]睡眠不足靠周末补觉有用吗
·[视角]河南考生高考内卷后的创伤
·[人物]一年卖170辆保时捷的女销冠
·韩媒:水断食减肥在韩青少年中盛行
·[评论]消失的陈安之、刘一秒、翟鸿燊
·[信息]尿酸高就会得痛风吗?不准确
黍匀评论 - 推荐文章 - 新增文章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箱 - 网站支持
CopyRight 2009 www.shuyunyingy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黍匀营养创造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71)13078904345  服务邮箱:shuyunyy@163.com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55525968
备案号:桂ICP备09002927号  你是第 15707027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