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又重阳
黎黍匀/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二十四节气解》曰:“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有三侯,一候豺乃祭兽,冬乃近而无物,其祭为谢天地之赏赐,有冬之食也;二候草木黄落,霜至而百草不长,黄而落尽,侯冬至也;三候蜇虫咸俯,乃不论小虫大虫,皆入而冬眠始也。
百草不长,惟独菊花芙蓉开。故子瞻公云: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放翁《霜月》亦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语,盖言其气冷寒,其侯近冬,其体惟暖计议。
霜降日当以梨、苹果、芝麻、参、乌鸡、莲藕、莲子诸等时令瓜果营生为佳。

霜降又逢重阳日,节令合一,气候相宜,迹象与交,吉之。古易云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乃阳两重,故为重阳。虽阳,其令亦近冬阴,岁在甲子上,百岁论者亦七十有五,人生自古七十稀,有之则为天地合寿,得享人伦之福矣。其福乃祝,重阳亦为敬老日也。
《吕氏春秋》之《季秋纪》云:“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古礼以奉先贤、天帝,天子以行,礼隆而庄重,亦敬老叟义同也。因敬而追寿,风俗自起。若汉《西京杂记》记贾佩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即为时人敬老话祝寿也。
九月初九亦为至阳数,内经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其为重阳日,故始阴生也。隆冬将至,霜传雪讯,其讯有备,而令无忧。身有所护,气虽寒凉,而不病于其间也。其病讳名,因有“邪”称,乃呼阴寒者皆邪类也。故亦有传之九月初九登高望远,而邪气沉下而不入,其体康健而福寿长之。梁朝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典故乃暗喻寒邪至,畜生诸类亦当自保,不然,其气交换,寒袭而不受,殆亦。亦劝世人以应天地节令,守护而不失也。
故重阳养生,亦避阴凉物而近温阳,体护而少霜冻,冬年而不荒也。适逢霜降,当是:重阳一到又霜降,气令变换一瞬间;合之与气息乃畅,冬来不惊循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