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蝼蝈鸣叫王瓜生
黎黍匀/文
农历三月廿六,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时为立夏。《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礼记·月令》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是以,立夏有三侯:一候蝼蝈鸣,蝼蝈应夏而出,以声为祝;二候蚯蚓出,示其土松暖,利于物生也;三候王瓜生,夏立乃万物长成之时,尤以王瓜为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王瓜为大,是为侯征。汉崔骃赋云:“迎夏之首,末春之垂。”明人《莲生八戕》云:“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农谚语:“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春争日,夏争时。”“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春锄深,夏锄浅,秋天锄地似刮脸。”皆为夏为成长之季,宜勤宜理,勿惰勿弃。
其俗有“迎夏”“称人”。所谓迎夏,云上率百官,至南郊迎夏也。被朱色,配朱玉,车马皆红,以视应令,宫内则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所谓“称人”,俗起后主。传称,晋武帝灭蜀,掳走后主公嗣(阿斗),孟获降之,云武帝曰:“勿轻其身。轻则反之。”武帝重之,每立夏称,皆合其意,得福寿也。民间传之为俗,称人重即为福也。是以,秤老人,“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女子,“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三岁童子,“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是时,禁忌拒夏,宜勤宜动。道光十年《太湖县志》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民国《宁国县志》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俗传立夏坐门坎,则一年精神不振。”
立夏养身之则,宜在于心,重在于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时亦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夏气时调,不伤于心,则心神不乱,百脏皆顺。以此饮食之,则无不合。食物有豆、香菇、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鱼、肉、蛋、奶诸等。
节令亦有尝新食物。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以祭祖。常熟有“九荤十三素”: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微火煨)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为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细煮)、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求祝也。
2015年:三月十八 2016年:三月廿九 2017年:四月初十 2018年:三月廿十
2019年:四月初二 2020年:四月十三 2021年:三月廿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