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专刊之142
[142期]中国长寿村如何变成疾病村的
黍匀营养机构编
“中国长寿之乡”———山东省莱州市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中国长寿之乡”———山东省莱州市采访发现,日益严重的化工污染使当地部分村庄成为“癌症村”,众多癌症患者用生命警示着莱州湾南岸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记者的采访,排污企业董事长却称村民是“大惊小怪,说话不负责任”。
1 “癌症村”里恶臭刺鼻
两年多前,山东省莱州市被中国老年学会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莱州市的土山镇有着“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但该镇的数个村庄却被称为“癌症村”,当地人士直指与农药等化工企业污染有关。
记者在莱州市土山镇海沧村等村附近,感觉到一股浓烈的臭味充斥在空气中。
“你闻闻这臭味,七八年了,几乎天天如此,夜晚恶臭味更重,人被刺激得连眼睛都睁不开。”11月7日,在莱州市土山镇海沧一村,一群村民围着记者说。据村民反映,刺鼻的气味来自村北不远处的数家农药厂等化工企业,白天情况稍好些,一到晚上,海沧一村、海沧二村、海沧三村、李家村等几个村子弥漫着刺鼻的怪味,关紧门窗也不管用,有时夜里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才勉强能睡着。
现年63岁的海沧二村村民焦清安(化名)神情黯淡地对记者说,自打他58岁起,癌症患者便在村子里多了起来,死亡接踵而至。其他村民也证实,最近三年来,村里的人出现密集的反常现象,不少人出现各种不适,都是病重了才去检查,一查就是癌症晚期。患者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10人,多则达20余人。经诊断,死者多患食道癌、肺癌、肝癌等。村民向记者提供了30多个近两三年癌症死亡村民名单。
烟台市人民医院一位要求匿名的医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莱州市海沧一村、海沧二村、海沧三村、李家村等村癌症发病率在正常水平数倍以上,近几年收治这几个村的癌症患者明显增多,是典型的“癌症村”。
由于癌症发病率高,上述村庄被当地人称作“癌症村”。一些村民对记者说,常年生活在药瓶子一样的气味中,人活得都没希望了,村里的人总担心下一个患癌症的会不会是自己。
2 溯源,农药厂大肆排污
弥漫村子的奇异臭味到底是何种气体,污染源在哪里?被《经济参考报》记者请到现场的烟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一位专家分析认为,常年飘散在海沧一村、海沧二村、海沧三村、李家村等几个村的刺鼻气味主要是一种含酚废气,出自当地的农药生产企业。
而上述几个村附近的莱州市银海工业园内,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为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源化工)和莱州市腾飞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飞化工),其主要产品为丙溴磷、敌敌畏以及“2,4-D农药原药”等。记者了解到,科源化工是丙溴磷产业的行业巨头,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董事长曲江升称该公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0%以上,是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丙溴磷生产企业。
上述专家说,丙溴磷、“2,4-D农药原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废气和废水,而酚具有致癌的潜在毒性,含酚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造成暂时性永久性病变甚至直 接 致癌。
因“2,4-D农药原药”系列产品的生产易造成污染,国家对其生产审批极为严格。记者了解到,科源化工、腾飞化工等企业近几年一直涉嫌违法从事“2,4-D农药原药”生产。科源化工的《生产许可证》(编号X K 13-003-00663)并没有“2,4-D农药原药”的许可内容。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一工作人员在查询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科源化工无“2,4-D农药原药”等农药产品的生产许可证。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一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科源化工无“2,4-D农药原药”等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其生产属于违法生产,应当被取缔。
科源化工董事长曲江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2,4-D农药原药”产量是1500吨/年。但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科源化工“2,4-D农药原药”的实际产能是6000吨/年,违规生产已经多年。这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因无“2,4-D农药原药”的《生产许可证》和《农药登记证》,科源化工遂以山东一农药企业或外贸公司的名义出口,今年的出口量高达2000多吨。在今年上海农药博览会期间,科源化工打出了“2,4-D农药原药”的一系列广告,号称年产全国最大并签订了部分供货和出口合同。
按照山东省环保厅的要求,科源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一般要求进入一级碱洗塔处理,一些有机废气还需要引入锅炉焚烧处理。但科源化工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一般都不做相应处理,而是直接排放。
11月7日晚,记者来到科源化工厂区东北角的一条排污渠,看到红褐色的污水从一条暗管喷涌而出 , 经过一条明渠向东流淌两公里 ,然后向北通过 暗渠流向莱州湾 , 污水中的含酚气体熏得人头疼、恶心。上述专家说,如此刺鼻的气味和污浊恶臭的排水,绝对是排放前没有按环保要求处理过的。
11月8日中午,记者又来到该排污渠,看到排污已经停止,但残留污水中依然发出恶臭。给记者带路的当地村民说,科源化工常年通过这里向莱州湾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基本上都在夜间偷排。另一家制药企业腾飞化工同样涉嫌无证违规生产。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生产企业许可获证查询系统”中,记者未查到腾飞化工的任何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在农业部网站“农药信息查询系统”中,同样未查到该企业的任何农药产品的《农药登记证》。
记者从网上查阅到腾飞化工大量的农药产品广告。腾飞化工官方网站显示:公司成立于1993年,产品主要为丙溴磷、敌敌畏等农药产品。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腾飞化工一直在生产农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水,污染当地环境。
3 回应 排污企业不以为然
烟台市渔业协会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科源化工、腾飞化工等化工企业成了莱州湾南部海域一大污染源,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莱州湾畔的土山镇有25公里海岸线,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如今却被“癌症”阴云笼罩,一些村民无奈选择搬离。有村民感叹,“死的死,走的走,昔日热闹的渔村 , 现在变得没有一点生气。”
为此,上述几个村的村民多年来持续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省内媒体也质疑当地癌症患者增多与这种刺激性很强的恶臭有关,但情况一直没有改观。
村民说,每年镇政府都协调几家排污企业出一点钱,由村委会发至海沧一村、海沧二村、海沧三村村民手中,每人每年700元,村民称这笔补偿资金为“闻味钱”。而土山镇党委副书记徐开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镇里对部分村庄癌症发病率高的情况并不知情,也没听到过“癌症村”的说法。记者反问“癌症村村民深受污染之害政府却不知情,这是不是一种失职”,徐开君才很不情愿地承认“这几个村癌症发病率是高了一些”。
莱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姬晓东对记者说:没接到村民反映。科源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不存在外排,废气排放也经过相应处理,不存在问题。
科源化工董事长曲江升对企业污染形成“癌症村”的说法不以为然。他对记者表示:“我搞化工30多年了,要得癌症早就得上了、死掉了,我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曲江升还称,“化工企业有气味、有污水是正常的,连开个饭馆也会有异味。”对于“癌症村与农药厂有关”的说法,曲江升认为村民是“大惊小怪,说话不负责任”。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丙溴磷、“2,4-D农药原药”等生产企业如果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环保费用要占其生产成本的20%左右。而科源化工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偷排偷放污染物,赚的是环保钱。
截根医堂的马元帅医生提示:从长寿乡”到变身“癌症村” 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必须学会“马上反思”。
4 广西长寿村变癌症村 癌症患者蜂拥而至
巴马县的百魔屯辖区更是被称为长寿乡中的宝地,据说此地明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更有许多身患癌症的人,寄希望于当地盘阳河河水能治疗他们身上的顽疾,将此处看作“圣地”一般的存在,导致“长寿乡”常住的此地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长寿之乡又多了个“癌症村”的称呼。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一直都有“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瑞圣地”之称。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截根医堂的肿瘤专家梁凤兰提示:“癌症预防很关键,不要想着巴马能带来多少GDP,不能急功近利。巴马为什么长寿,就是因为过去这个地方山水好,空气好,有没有地磁这不清楚。老百姓人烟稀少生活简单。现在如果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房子,污水横流。那你长寿最核心的东西就没有了。”
巴马到处是混泥土建筑
广西巴马县的百魔屯辖区更是被称为长寿乡中的宝地。由于“长寿村”的名声,此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更有许多身患癌症的人,寄希望于当地盘阳河河水能治疗他们身上的顽疾。但是由于造访人数过多,导致“长寿乡”常住的此地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长寿之乡又多了个“癌症村”的称呼。
“我们现在都不敢喝盘阳河的水了。”谈起盘阳河,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长寿村”巴盘屯村村民黄妈贤感触颇多。
流淌在广西西北群山中的盘阳河是巴马人的“母亲河”,黄妈贤生活了50年的巴盘屯村就位于盘阳河的中游。在她的记忆中,当年的盘阳河水比现在要清澈得多,村民们都拎着桶到河边取水、洗衣做饭。现在河水不但变成翡翠绿色,还飘着淡淡的腥味。近些年来,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缔造了养生传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养生者纷至沓来,聚集在盘阳河两岸的村子里,致使这里千百年来的宁静被惊扰,生态环境遭遇极大挑战。巴马的宁静、祥和从此被打破,就连22年前亲自将巴马送上“世界长寿之乡”席位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也叹息说:“再也不想去了。”在国内举办的某次研讨会上,他直称巴马是“失败的案例”。
如今的长寿村坡月村更像是混凝土森林。潘琦/CFP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告诉记者,长寿不是单一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有遗传、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广西的天然长寿优势。同时,也因其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容易出现供需失衡、消费需求超出环境承载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旦这一模式的核心竞争力——环境遭到破坏,“养老”和“养生”也就变了味,消费者利益和当地社会经济都将受到损害。
那么,如何让这一经济模式下的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赵宝华说,一方面,外地消费者在选择到哪个“长寿之乡”消费时要保持理性,并且尊重当地的村规民风,尽可能少地给当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强化主导和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并举,使当地社会在享受环境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保持人与环境和谐统一,不要让追逐“长寿健康”的美好愿望破坏了自然天成的恩赐。
5 中国多地现“癌症村” 土地水源遭重金属污染
土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重大隐患,即生命安全受到挑战,职业病高发,病死率大幅上升,死亡的年龄普遍提前至45岁左右。
与此同时,由于相应救治机制的缺失,应对不当随时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不能不警惕。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基础科研部主任张建新说,他们调查了7万人25年的健康记录后发现,从1965年到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至5倍。
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因土地污染地下水质量较差,造成砷中毒、氟中毒等地方病较为严重的情况。
河套地区共有近30万人受砷中毒威胁,患病人群超过2000人。巴彦淖尔盟五原县杨家疙瘩村是砷中毒的重点区,该村病人多,而且死亡人数也多,主要是以癌症为主,大多在壮年时就由于病魔的折磨而过世。村民刘喜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反映说,嫁过来的媳妇三年后就出现砷中毒病症,村里的光棍越来越多了。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董家营到托克托县永圣域乡一带是氟中毒的重点区域,地下水氟含量在河套地区最高。该区几个重点村的村民均有不同程度的氟中毒症状。记者看到,很多村民牙齿发黑、疏松,骨质疏松。这里有的村民为了孩子健康,自己喝当地水,给孩子们买矿泉水。
距离包钢尾矿坝西约两千米的打拉亥村由于受尾矿水的下渗造成地下水以及粮食中的稀土元素、氟元素以及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使该村的居民受到严重危害。各种怪病多,以心血管病、癌症、骨质疏松为主,记者见到一个近十岁的小女孩,没有长出一颗牙齿。
辽宁省锦州葫芦岛一带,土地主要受锌厂污染影响,污染元素以镉、铅、锌为主。此类元素攻击人的肾器官和骨骼,造成骨质疏松。在日本,这叫“骨痛病”,属比较常见的职业病。
《经济参考报》记者来到位于葫芦岛锌厂主厂区对面的龙港区马仗房东街道办事处集贸社区。社区书记、主任霍春华介绍说,锌厂建于1937年,这里的人们受害很严重。每当锌厂排“蓝烟儿”时,人喘不上气,咳嗽。
而最大的影响是,这里得癌症的人群比较多,年轻人死得多,单亲家庭多,社区去年死亡14人,其中6人死于癌症;今年1至5月死亡5人,其中死于癌症的2人。最小的死亡者年龄均在四十五六岁。
6 “我们都习惯了污染”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内蒙古、辽宁、湖南三地土地污染带职业病高发地区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多对发病情况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表现“漠然”。发病群众对此也习以为常,反映多次后再无下文后即过一天算一天,求诉无门。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杨家疙瘩村村民杨三民说,尽管现在有很多人议论说,人们吃掉了重金属污染的饲料喂养的猪,又吃掉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出来的蔬菜和粮食,有些人甚至还喝着被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肯定会生病。
杨三民对此有所担忧,但也不知道污染到底有多大害处,因为肉眼看不到它能立即带来问题。他不希望把他们村的情况告诉世人,担心会引起外人对此村的害怕。
46岁的辽宁省葫芦岛锌厂职工高秀峰今年2月2日死于肝癌。他的妻子刘凤霞说,“对于锌厂的污染,我们已经习惯了,日本发生核辐射时,咱们一点儿都不怕,这儿的辐射可是要比日本厉害多了。”
刘凤霞所在的龙港区马仗房东街道办事处集贸社区主任霍春华说,从2003年开始,锌厂答应给社区居民补偿,但社区从来没收到过这笔款,当地的人大代表多次呼吁过把这里的居民整体搬迁的问题,但是政府表示根本无能为力,大家已经麻木了。
据龙港区北港办事处主任邵洪臣介绍,办事处人口1.4万人,其中农民1万人,共有2.1万亩,辖6个行政村,其中4个村与锌厂的直线距离为2至3公里,每到冬季天气总是灰蒙蒙的。
当地的稻池村有5000多人口,1万亩土地,受锌厂影响的土地有4500亩土地。土地污染最严重时,玉米不结棒,减收甚至绝收,得癌症或支气管疾病的人居多。去年,锌厂拨付9.1万元作为经济补偿,今年决定拨付10.5万元补偿经费,实际分到每个人头上没多少钱。
7 “土地污染带”疾病防控之难
记者调查获悉,除了云南、广西,还有湖南、四川、贵州等重金属主产区,很多矿区周围都已经形成了日渐扩散的重金属污染土地。
国土资源部曾公开表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而这些粮食足以每年多养活4000多万人,同样,如果这些粮食流入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土地污染带职业病、重症疾病正呈高发和扩大态势,面临着极其艰巨的防控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王喜宽忧虑地说,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很重视土地污染的调查,但由于不是“显而易见”的大问题,调查结果很难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
比如,他们调查发现,二胺类化肥中含氟较高,在河套地区氟含量较高的现实情况下,使用高氟的二胺化肥具有不断增加土壤中以及粮食中氟含量的危害。因此,工作人员曾多次建议相关部门要生产出低氟化肥,并引导农民使用,但这个建议几乎没人采纳。
针对土地污染对人健康的危害,王喜宽建议要尽快建库查询,分地区建立地砷病、地氟病数据库,即电子档案,包括水砷、氟含量,暴露时间,病情程度等。还要加强重点区段的水土环境监测。此外,加强改水、引水力度。
湖南村庄因污染成癌症村,每年10余砷中毒者死亡。湖南雄黄矿,这座有着1500余年历史的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它生产砒霜、硫酸和用来制造鞭炮、药材的雄黄粉,无可匹敌的丰富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这片土地创造了光荣和财富,也深埋下砷中毒的种子。而如今,在矿因污染严重关停后,不管是矿边的村民还是矿上的职工都面临无力就医的窘境,在矿破产改制后才被诊断出砷中毒的职工被告知不纳入工伤;而多数罹患癌症的村民在贫穷中默默死去。
据不完全统计,在破产(2001年)以前,坐落在石门县白云乡的湖南省雄黄矿先后有400名矿区职工砷中毒死亡,在破产后10多年间,“平均每年有10多人死亡。最多的一年死了30多个”。这个数字来自赵光明,他从1977年当厂医起,整理了一份砷中毒患者的档案,罹患癌症和死亡的人数在他的记录中不断增加。而在距离磺厂社区百米之外的鹤山村,村民唐胜勇收集了一份被有县医院诊断报告和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鉴定报告的砷中毒村民花名册,这个数字是286人,他的统计范围是未合并之前的鹤山村——距离矿区最近的区域,这里共有村民700余人。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蒋秋桃说,土壤质量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投资和技术攻关,比如需要政府加大投资进行浩大的改水工程和搬迁工程,只有以国家意志为后盾,以科学为指导,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土地污染地区重金属中毒现象。
肿瘤专家马元帅同时称,政府还要进行相应的医学攻关,加大对已有砷、氟、碘中毒区病人的治疗力度,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鸣谢:
1.搜狐健康
2.经济参考报
3.华夏经纬网:《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养生旅游发展 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4.光明日报:《广西巴马“长寿之乡”命名者:巴马失败 再也不想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