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本文中的前十条就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的十条原则编写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第一条提出: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平常我们吃的食物有成百上千种,但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有调查研究表明,除母乳能满足半岁以内婴儿的营养需要外,其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根据所含营养成分的不同,大致可以将所有食物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第三类——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第四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我们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以谷类为主,是要强调日常膳食中来自谷类食物的能量应达到人体需要能量的一半以上,这样的膳食模式,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及含脂肪较高的动物性食物,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上的粗粮,如小米、玉米、荞麦、薏米、红小豆、绿豆等;二是不要吃精白米面,因为这些精白米面由于过分加工,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都流失到了糠麸之中。
近年来,不少人认为,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饭、面制品和土豆等会使人发胖,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真正造成肥胖的原因是能量过剩。而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