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匀营养专刊之
[135期]公筷的历史及其意义探讨
黍匀营养机构编
提到公筷,大家一般都熟悉。但是,对于使用公筷的含义,以及文化内涵,很多人是不懂的。一提到公筷,人们就认为公筷是为了卫生、为了防范疾病而应用。实际上,很多国家使用公筷与预防疾病几乎毫无关系。所以,很有必要对公筷进行一个系统的探讨。
1 公筷的历史
一些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历史使用的餐具以刀叉为主,后来随“国家”形态的出现,才逐渐出现“筷子”的。而筷子的出现,最初是以公筷的形式出现。当贵族分菜的时候,司仪一般都使用公筷将菜分到各人的碗里,而且这个公筷以青铜质制作,十分高贵。菜分到宾客的碗具后,各人才开始用餐。
上古时代的祖先吃肉,跟欧洲人吃牛排一样,先用刀切成小块,然后再用叉子扎起来吃,如果直接用筷子扎,那是扎不动的。所以在战国以前,中国人吃饭离不开刀叉。
战国以后,餐叉慢慢绝迹,被功能更加强大的筷子代替,餐刀也被改良成一种勺端带尖或带刃的长柄浅勺,古人称之为“匕”。从此以后,匕和筷子结成最佳拍档,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流行了将近两千年。敦煌莫高窟第473号窟的壁画上有唐朝人聚餐的场面,男女九人围坐在一张长长的餐桌旁边,每人面前都横放着一双筷子和一只匕,筷子用来夹菜,匕用来吃饭,同时还兼具切肉的功能。南北朝以前,中国人加工菜肴以水煮为多。无论是肉,还是鱼,还是蔬菜,都可以放到锅里煮。过去的锅很原始,早先都带三条腿,叫做鼎或者鬲,用青铜铸成。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火不能太猛,烧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不然鼎或者鬲的那三条腿会软化,稀里哗啦翻到在地,一锅肉就没法要了。所以在铁锅发明以前,中国人煮肉都不能煮到十分熟。
这些仪式到了唐、宋,仍然有所记载。
在唐朝和北宋,人们不讲卫生,去拿勺子的时候,筷子直接就放在餐桌上,容易沾上不干不净的东西。到了南宋,有人发明出一种“止箸”,是用竹子刻的,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刻着半月形的缺口,可以把筷子安放在上面(孔齐《至正直集》卷1《止箸》)。这种安放筷子的半月形小物件在今天酒店里的餐桌上仍然可以见到,只不过已经从竹木材质变成了玻璃器皿。
宋朝人吃饭,筷子为主,匕为辅,穷苦老百姓家里则只有筷子,而没有匕。但是上等人进餐,匕和筷子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它们分工明确:筷子只能用来夹菜,如果要想把米饭送到嘴里,则必须用匕,用筷子夹米饭是一种很没有教养的表现。
欧洲人吃饭,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左右开弓,双管齐下。宋朝人吃饭却跟印度人相似,只能用右手(左撇子例外),用右手拿筷子,也用右手拿匕,也就是那种带刃儿的浅勺子。当然,右手不可能同时拿匕和筷子,得像道学家朱熹说的那样,“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拿筷子的时候就要放下勺子,拿勺子的时候就要放下筷子。
其实南宋还涌现出为了卫生而使用公筷的“先进典型”。明朝人田汝成辑录的《西湖志余》记载了宋高宗的用膳习惯:宋高宗每顿饭都要摆上两双筷子和两只勺子,其中一双筷子是公筷,一只勺子是公勺,凡是他认为自己爱吃而且吃得完的饭菜,都先用公筷和公勺分到一个大盘里去,然后他再把大盘里的饭菜吃个干净,剩下的那些饭菜则分赏给宫女。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朕不想让别人吃我的剩饭。
到了元朝之后,公筷现象几乎消失,以后就很少恢复。可能原因是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的。比如战乱,无法让人按照礼仪方式准备公筷,逃命活命为主的年代,公筷是不需要讲究的。即使是恢复稳定的社会后,也不大习惯恢复公筷形式了。而公筷在我国消失的同时,在西方国家却逐步兴起,并成为系统的用餐礼仪,如分餐制。
到了现代,在国外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分餐制已司空见惯。在日本基本上是一人一份,小碗小碟小盒,分餐制推行得很好,据说日本有25种有关筷子的禁忌,“直箸”(不用公筷夹菜)是其一。在新加坡,用公筷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在西餐店,全部实行分餐。
而我国直到非典时期,才有人在社会倡议公筷礼仪。但是,这样的倡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预防疾病的功能而不是礼仪了。而预防疾病,不管是因为预防非结核还是其它传染性疾病,都不是公筷真正的目的!至于当代国人误解了公筷的意义,与公筷本身的礼仪文化是毫无直接联系的。所以,公筷是一种文化形式,而不是预防疾病!
2 公筷的文化含义
深度理解公筷的含义,我们将发现,其实公筷更多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比如,你不能强逼别人吞下你的口水。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国人很少使用公筷,反而不思考公筷本身的含义,以为使用公筷是家人、是亲密的含义,而没有人认为使用公筷是一件文明的行为,反而认为使用公筷让人感情冷漠多了。所以,聚会吃饭、请客、团聚等,我们都是一起使用筷子,大家都把自己的口水沾到筷子上面,再把筷子伸到盘子里面、汤水里面,不知不觉之间,筷子的口水都掺和到里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不觉得不卫生,反而觉得和气一团。其实这是完全的误解!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需要通过筷子的口水方式表达的。一起使用筷子、一起吃对方的口水肯定没有正当理由。那么,能不能说这么做促进人与人的感情呢?这个理由也牵强,你想想,如果你的女友跟其他陌生男人一起聚餐,那些男人的筷子都搅拌到汤水里面,而女友喜欢喝汤,岂不是把陌生的男人的口水都喝了!?这个感情能促进吗?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这个理由单是这个方面就无法解释了,也不合理。那么,家人之间总可以这样吧?可是,如果家人之间可以互相灌口水,公公和婆婆的口水流到老婆的嘴巴,老婆的口水流到公公婆婆的嘴巴,也不对。至少这是不礼貌的。尊重双方,都不要把自己的口水流到任何人嘴巴才是文明。使用公筷就可以轻松解决以上的问题。
可是很多人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么做等于抛弃了家人,抛弃了朋友。事实上,这么做从来就没有抛弃家人和朋友,反而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反而更能让对方获得赞赏和公平。反而是全家筷子都不公用的家庭,很少看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很少见到人与人的文化光点,等到关键时刻,这些虚伪的理解就变成可怕的专横行为了。
真正大家都不说的原因反而是这个:我不尊重你但是却不告诉你!这个理由让人大吃一惊,但是事实上这个心态确实存在很多人心中,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发觉。娶老婆回来,老婆成为自己的私人产品,从来没有尊重说法;跟朋友交流,只有利益的交易,从来没有尊重;合作伙伴合作,一到分利关键时刻,个个眼睛发红,说翻脸就翻脸;对孩子的态度,只有听话不听话,从来不知道尊重对方的思考......这些情形非常之多,都是跟不使用公筷有极大的关系。
真正使用了公筷,与别人有了一个小距离,才有美的产生!距离产生美,一直没有错。而因为没有距离,所以很多事情就不美,娶老婆不是尊重对方,而是如同抢老婆一样。也因为这些心理,导致不少男女悲剧发生,男人威胁女人,女人敲诈男人等等。而保持距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尊重。使用公筷可以让人得到一种心理的保护墙,你的口水不会强逼我吃下去,这就是尊重的第一步。同样我也不会强逼你吃我的口水,大家才不反胃。
使用公筷还能促进真正的卫生,不会导致口腔中的细菌在大众中传播,更能促进大家的健康。而因为使用公筷的麻烦而不使用,这是懒,这是不尊重。因此,如果你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请习惯使用公筷。使用公筷已经升华为文明的方式,而不是继续一团和气的表面方式。
3 使用公筷的那些事
江西一位读者讲述了自己家庭使用公筷的故事:
记不清我们家使用公筷始于何年,反正自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有了这个老规矩。爸爸是老中医,理论很朴实:用公筷免得吃别人口水,也省得传染疾病。我家每顿三菜一汤,配备一双公筷和一把公共汤勺。要夹菜舀汤,先放下自己的筷子,换上公筷或汤勺,用完了再放回原处。
文革期间,我们全家下放农村,依然使用公筷。乡下人见了觉得稀奇:他们家4个人吃饭,却有5双筷子,一双专门夹菜的。有个读过初中的农村知识青年问我:“你们家是不是有人患了肺病、肝炎什么的?”我笑着回答:“没有呀!”他摇头不解,我干脆不解释。
妻刚进门时,对公筷也很反感:“就你们卫生界的人自命清高,你看看四周,有几户人家使用公筷的?真是多此一举!”我调侃说:“不能以多少论成败,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哩!”后来,妻习惯了公筷,笑道:“公筷是麻烦点,不过,还是利大于弊。”
到我们家做客的人,也都照我们的规矩办,然而褒贬不一。一次,我家来了个患慢性肝炎的客人,她一见菜碗里的公筷,脸色立即变了,以为这是专门冲着她来的。不管我妈怎么解释,她就是不吭声。打那以后,那位客人再没有来过我们家。当然,也有被我们感化的,姨妹小芹就是典型。妻生下儿子后,把乡下姨妹请来料理家务。小芹在我们家什么都习惯,就是不习惯使用公筷。有时,她把“私筷”伸向菜碗的“上空”,忽然看到公筷,于是马上缩回“私筷”,红着脸改用公筷。不出一周,她渐渐习惯了。妻满了月,小芹回到乡下,在自己家里大刀阔斧推行“公筷制”,不料困难重重。她哥一看那菜碗里的公筷就来火。“改革”半途夭折,她为此伤心得大哭一场。听了小芹的诉说,我却感到高兴。让一些好的卫生习惯慢慢渗透到农村,只要有小芹这样的孩子在,只是迟早问题了。
编者点评:这是明显因病而使用公筷的例子,因此才出现误解。其实公筷是一种尊重,如果这样解释,就不存在那么多“清高”、“防病”的歧视性理解了。
而官方的行动还是比较积极的。
宝鸡日报报道,2012年7月 24日,宝鸡市启动了以“文明用餐 节俭惜福”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市民外出使用公筷公勺,少用一次性餐具;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带走,真正让小餐桌体现出大文明。该行动是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大力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行为、提升行业服务品位、打造餐饮文化,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为此,在经营中,餐饮企业不能误导顾客超量点餐,应主动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对于打包的顾客要主动提供免费环保餐盒。同时,还要对文明用餐的顾客进行奖励,实行吃完有奖,打包有礼。
2013年,广西新闻网记者报道了使用公筷的事情。
他们一行到藤县采访,碰巧赶上该县天平镇新大村一户人家办寿宴,落座发现,用餐桌上除了每人一双筷子外,每一道盛菜的碗里或盘里还分别放了一双筷子。当地村民说,那是用餐时的公筷。公筷摆上农村办酒的餐桌上,还是头一回看到,不失为一件新鲜事哩。新大村党支部书记张光勇说:“之前我们走亲访友一同聚餐,不是这样做,但现在生活观念改变了。”他介绍,近年来,新大村大力推进乡村文明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在日常生活中树新风、改陋习,办酒席用“公筷”就是其中之一。一位黄姓村民说到,“我们刚开始用公筷时,的确有一点不习惯,但久而久之,大家还是觉得这样好。”他板起手指,历数使用公筷的好处:一是体现了农民朋友观念的进步;二是吃得放心,干净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三是可以节约成本,吃不完的菜回锅加热后下餐还能吃。据了解,如今在藤县的城镇乡村,办酒席使用公筷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有关报道说到,一些苗族区域已经实行公筷用餐制度。
编者点评:对于所谓的公筷文明,还是没有讲述详细,当然大家已经开始使用,即使不知道原因也是好事情。
2008年广州日报报道,父母感染Hp孩子容易得胃炎。“现在已经证实,引起小儿胃炎、溃疡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Hp)。”区文玑介绍,小儿溃疡,其中约有1/4是Hp感染引起的。“成人的Hp感染者,超过半数都是在儿童时感染的。”区文玑强调说,Hp感染以“人对人”、“口对口”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有的父母长辈在给婴幼儿喂奶时,先自己用嘴试试牛奶的凉热,还有的家庭所有成员共用一个漱口杯,中国家庭还不习惯用公筷,所有筷子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些习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Hp感染的可能。
编者点评:尽管上面的报道讲述了公筷与疾病预防有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筷本身的习惯就是一种很好的饮食礼仪,促进儿童健康的前提仍然是“尊重儿童”的公筷文化,不能因为不存在以上问题的家庭就不使用公筷。
4 公筷使用,痛与快乐
由于对公筷的文化含义缺乏理解,因此当前社会对于使用公筷的态度就十分尴尬,各有痛苦与快乐的感受。如果大家走出使用公筷是为了防病、是为了标榜身份等与公筷无关的附加含义,那么使用公筷就十分轻松舒服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尊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更快心的事儿呢?
误解一:谁提分餐谁“有病”(黄小姐,29岁):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吃饭要“分餐”。直到一年前,一个朋友让我对分餐有了新的认识。那是一次大聚餐,在座的都是熟人。“服务员,给我多拿一双筷子、一个碟子。”那位朋友说。此言一出顿招讥笑:“喂,老兄,用得着那么讲究吗!”“不是这个意思,”朋友淡定自如,“我最近体检查出带肝炎病毒,怕传染给你们。”顿时,四座皆惊,面面相觑。那顿饭我吃得很不自在,小心翼翼,如坐针毡,连和他说话都保持着距离,生怕他的唾沫星子溅到我。现在,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家似乎已达成共识——谁提出分餐,谁多要一双筷子,谁就有“肝炎”的嫌疑。
误解二:分餐?明摆着不相信我嘛(吴女士,45岁)。现在的人就是怪癖多多,没事找事。我觉得分餐完全没有必要,大家都身体健康才会聚在一起吃饭的,何必搞那么多规矩?如果哪个人吃饭的时候提出分餐,我会觉得不自在,这明摆着不相信我嘛!我吃吃喝喝了几十年,没那么多讲究,一样活得好好的。说起来我还真是遇到过一家爱穷讲究规矩的人,那是我惟一一次在知识分子家里吃饭,你猜他们怎么吃?每人两双筷子!我当时很纳闷,为何要两双筷子呢?我小心翼翼地观察他们是如何使用这两双筷子的。原来,一双用来把碟里的菜夹到自己的碗里,另一双则夹着碗里的菜往嘴里送。对这种新鲜玩意我很不习惯,吃着吃着就把本该夹菜到碗里的筷子直接伸进嘴里,我当时又没意识到这点,只觉得那家人看我的眼光怪怪的,他们也不吭声,等我发现时已经迟了。自此,我再没到过他们家吃饭,他们也没有发出邀请。
误解三:分餐烦琐,吃火锅没有了热闹气氛(陈女士,38岁)。我不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只是比较讲究卫生。原则上我很赞成分餐,因为我不喜欢与别人间接“接吻”,把别人的唾液弄到自己的嘴巴里是件令人不愉快甚至是作呕的事情。但是,分餐的形式有点烦琐,比如需要每人一个碟子,每盘菜一双公筷,在家增加家务量不说,还显得生疏,不像一家人了。在餐馆也很麻烦,你叫服务员给你每人分好菜,她已经够忙的,哪有这闲工夫呀!说到吃火锅就更加没法分,火锅吃的就是热闹、团圆,分餐是吃不出这种感觉和气氛的。所以,实际上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餐馆,我们都没有实行分餐。
误解四:敬菜: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邹先生,35岁)。在我的家乡有个很不好的习俗:敬菜。有点像春节礼品大游行似的,一筷子的菜能“周游列国”,最后吃的那个人看起来最有面子,经过这样闹腾后,吃饭的热闹气氛就出来了,大家的隔阂也就在这种看似古老的习俗中消除,彼此熟络起来。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被敬菜的那个人往往是贵宾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这也是我们家乡淳朴民风的一种体现。参加工作后,我在大城市里再没见过敬菜的场面,但仍然时不时看到主人热情地为客人夹菜送到碗里,用的是自己刚刚舔过的筷子。对于这种热情,一般人都能接受,毕竟这是主人好客的表现。但我对这种做法不敢恭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很尴尬。
误解五:为了使用公筷不得不说自己有“病”。一位台湾客人与大陆客户吃饭,席间见主人不使用公筷,十分不适应。于是提议使用公筷,结果大家把他当怪物一样看待。他明白了,这是很难解释明白的习惯。于是他灵机一动说自己有“病”,所以使用公筷。于是大家马上照办,可是众人吃饭都吃得怪怪的,惟独那台湾客人吃得津津有味,不受影响。
所以,我们仍然看到,人们对公筷的使用缺乏文化层次的认识,还停留在肤浅的防病、虚无的文明方面理解,还不能从文化层次理解,这是造成生活很多误解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太史公云:仓廪实而知礼仪。当年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公筷制度当然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可是当经济发达了,水平提高了,公筷应该实施了。
有专家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强大阻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行为一方面受早期家庭教育或早期经历的影响而定型,这好像完全是个人的事,至多是家庭影响而已,但事实上,这背后还有长期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在起作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荣格更是认为,文化的积淀对人的心理影响巨大,能产生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在这种无意识力量的作用下,同一个民族中的不同个体就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行为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会最终表现为某一群体行为风格的一致性。这是潜在的影响,也有些是直接的文化影响。比如分餐制,国人不愿意采用分餐制是因为他们觉得大家在一个盘子里吃菜热闹、亲昵,显得宽容大度,没有猜忌和隔膜。如果采取分餐制的话,这种群体和睦、融洽热烈的气氛就会被削弱。所以,人的行为的建立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制约和控制的。尽管大家并不否认勤洗手、分餐制等卫生习惯的好处,但外在的压力一旦消除,原有的行为就会重新恢复。
5 走出误解,文明有礼
因此,我们需要走出使用公筷的误解:
不要把使用公筷当成是预防疾病的手段和无奈选择。
不要把使用公筷当成减少家人感情、亲密感的行为。
不要把使用公筷当成是“贵族”特征的行为。
应该理解的公筷含义:
使用公筷是一种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使用公筷是一种对别人的口水作选择的礼仪行为。
使用公筷更能从细节对别人的一种关怀和照顾。
使用公筷尽管也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但是这是最肤浅的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实施人人之间的“礼”——我没有强逼你。
鸣谢:
1.生命时报,亚洲大力推广公筷(独家报道).
2.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公筷调查.
3.杭州日报,宋高宗吃饭用公筷:不希望宫人吃沾口水的饭菜.
4.楚天金报,公筷故事.
5.中国公关礼仪网,夹菜的尴尬.
6.黎黍匀,我们为何不习惯使用公筷呢,上海东方网新闻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