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科技创新需要创造性思维
2020年10月17日发言稿
科技来自创新,创新来自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来自独立的思考能力。《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如果需要创新,那么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就显得很重要了。
从创造性思维到创造成果的诞生,需要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经常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讲话指出:“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如果选不准,即使花费很大精力,也很难做出成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不但是科学家如此,青少年如此,社会大众的创新创造活动也是如此。
引发重要创新成果的基础是兴趣,兴趣的基础是好奇心,好奇心使得创新成果得到萌芽,最终引导向重大发现的领域。缺乏好奇心,很难有激情和动力改变落后的形态、习惯,因此也就与创造创新失之交臂。讲话指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因此,人们要进行一个小小领域的创新活动,或者是科学家进行的创新工程项目,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够给创造成果建立稳固基础。创造成果的出现,得益自原始的独创能力,而维持这些原始的创造力,需要一种好奇心作为引导,如此才能持续、有效、系统地完成一项创造成果的过程。